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第三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国家教委专业教学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我校结合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改计划中高工专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革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认真研究模具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社会、企业对模具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先进技术的应用,强化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改革中不断优化和改善改革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试点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力改革.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是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的主干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机件表达能力.五年来,我们两次修改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以培养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突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删除陈旧的知识内容,增加现代化技术含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建立适合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机械类人才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教改试点专业.近几年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的精神和专业教改试点方案要求,围绕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分层提高、循环强化的教改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考核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一、实验教改方案的设计1.实验体系的设计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中我们提出了“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按照“双体系有机结合服务能力,分阶段重点培养,循环强化,教科产三结合相互促进”的改革思路.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对新实验体系进行改革,从实验教学进程上构建“三期四阶段”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试点专业建设”的大潮推动下,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之一的《机械设计基础》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1995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教改实践,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试点专业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出版与模具专业相适应的配套试用教材;在大幅度减少学时的情况下,就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效果,为试点专业今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国家教委批准的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自1995年9月开始实施教改试点方案。为了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我们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成型理论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塑料模具设计能力。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确定改革思路:一是充实  相似文献   

6.
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文章从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材料物理性能教学的改革,认为改革拓宽了专业适应面,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机械工程检测技术》课程是高等工科学校的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为适应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我们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变革,体现了高工专重在实践,理论以够用为度的改革精神,经过模具试点专业教学试用,无论是从内容理解和实践教学上均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材料学作为战略性领域的基础学科,在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军用民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以东华理工大学材料学科为试验点,构建“循环递增”人才培养新型模式,开展由浅入深的研究及实践,形成一种“学为所用,以创促新”的品牌效应.在“循环递增”人才培养新型模式基础上,展开专业特色实践与教学实践,推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政策的践行.以创新型工程人才为依托,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材料学专业优势,促进专业发展多元化与均一化,提升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释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定位、专业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引进”和“双聘双挂”,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措施,尝试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质量管理课程是我校企业管理教改试点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满足教学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试点专业精神,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基本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形成特色明显的专科模式”的指导方针.自1995年以来,进行了两次教学改革,修订了两次教学大纲,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现代企业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工科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适应新世纪“提升层次、拓宽专业、提高素质、面向工程”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对电类技术基础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践环节训练与考试方式改革相结合”的教学方案。突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带着问题去学习”的理念,采用多维立体教学和多种授课方法,强化各个实践环节训练,并设置了多种考核评价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在各高师院校不断强化“学术性”、强调“综合性”的追求中正呈现出不断弱化甚至缺失的趋势。事实表明,只有围绕专业价值塑造,务实地建构起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教育体系与能力训练系统,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质量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模具工程材料>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所做的工作,探讨了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用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科特点,分析探讨了园林课程实践教学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社会实践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结构调整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有机小化工”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应用学科。本文着重从农村乡镇企业的科技现状和中小学在农村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师院化学专业的课程改革等几方面,阐述了在师院化学专业开设“有机小化工”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高职食品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出发,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是食品安全与检测、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应用技术三个方向,同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及其教学网站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等院校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测试技术》、《信号处理》等系列课程的教学需要,建立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测试技术教学网站》,形成全方位的教学环境资源;提出并实施“以案例教学和多元化的实践贯穿始终的《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精讲-自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方法。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在《测试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工程和科研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精专业”、“高技能”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本文综合鸡西大学实际情况,重点从“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的计划和提纲、课前准备、实施和总结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如何上好该课程的实验,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体现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地方院校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西大学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宽基础、强能力、综合发展”原则,采用“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哲学专业核心课程——哲学核心课程群——综合选修课”的模式,努力探索地方院校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