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等代数里 ,我们常常可见到这样的恒等式 :若 ab=cd,则   (a +b +c) 2 +(b +c +d) 2 +(a -d) 2   =(c +d +a) 2 +(d +a +b) 2 +(b -c) 2 .有趣的是 ,上式中将 2替换为 4也成立 .即   (a +b +c) 4+(b +c +d) 4+(a -d) 4   =(c +d +a) 4+(d +a +b) 4+(b -c) 4.事实上 ,我们引进  α =a +b +c , β =-b -c -d , γ =d -a ,  α′ =c +d +a , β′ =-d -a -b , γ′ =b -c .它们满足  α +β +γ =0 , α′ +β′ +γ′ =0 .这样 ,上述恒等式就变成 :若ad =bc,…  相似文献   

2.
解析几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题型多 ,变化广 ,用传统解法虽然容易入手 ,但相关运算比较繁琐 ,如果能运用其它知识和一些技巧变换 ,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文从如何运用解析几何本身的解题技巧、平面几何知识和充分发掘隐含条件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一、运用解析几何本身的解题技巧简化解题过程1 .巧用定义解题例 1 设P是双曲线x2a2 - y2b2 =1 (a>0 ,b >0 )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 ,F1 ,F2 是焦点 ,∠PF1 F2 =α ,∠PF2 F1 =β .求证 :tgα2 ctgβ2 =c -ac a   ,  c2 =a2 b2 。分析 :注意到 α2…  相似文献   

3.
曾经在一份某区教委的教师素质测试试题中看到这样一道题 .题 (I) :已知实数x、y满足x y =2x2 y2 =a2 - 3a 2①②求xy的最大值 .解 :①2 -②得 2xy =-a2 3a 2 =- (a - 32 ) 2 1 74 ③∴当a =32 时 ,xy的最大值为1 74 .上述解法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 ,如何改正 ?很多考生认为解答错误 ,并立即找到了错误的原因 ,认为已经超出了题目中要求的a的取值范围 ,于是 ,得出了以下解法 :解 (一 )∵ x2 y2 =a2 - 3a 2≥ 0∴  (a - 2 ) (a - 1 )≥ 0∴ a≥ 2或a≤ 1于是当a =2或a =1时 ,由③得 ,xy的…  相似文献   

4.
解数学试题有很多规律与方法,这要因题而异.比如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等等.本文将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与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1 特殊解法(特例法) (1)概念特例法 例1 已知等差数列{a_n}的公差d≠0,且a_1,a_3,a_7成等比数列,求(a_1+a_3+a_9)/(a_2+a_4+a_10)的值. 分析:由题意知,只要满足a_1,a_3,a_9成等比数列的条件,取何种等差数列与结果是无关的,因此可选取数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代数课本(乙种本)下册第46页一道例题:设sinα/2≠0,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sum from k=1 to n(sinknα)=(sin(nα/2)sin(n+1)α/2)/sinα/2,教材中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了证明。下面就这一公式给出另外的四种证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证明方法一:构造辅助数列和式法 证明:设Sn=cosα+cos2α+cos3α+…+cos(n+1)α将Sn与其自身两边同时相减(其中右边错开两项相减)得:  相似文献   

6.
与正整数有关的两个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通讯》1992年第9期“问题征解” 的第99题是:设n≥1,证明不定方程 ∑sum from k=1 to n a_k~3=(∑sum from k=1 to n a_k)仅有一组互不相同的正整数解{1,2,…,n} 余红兵利用数学归纳法得到了一个更强的结论: 定理1.对任意互不相同的正整数a_1,a_2,…,a_n,有不等式  相似文献   

7.
一、矩阵乘法的定义与实际意义在传统教材中 ,通常作出定义 1 :设A =(aij)是一个m×s矩阵 ,B =(bij) s×n是一个s×n矩阵 ,作m×n矩阵C =(cij) m×n,其中cij=∑sk =1 aikbkj(i=1 ,2 ,… ,m ,j=1 ,2 ,… ,n) ,则称矩阵C为矩阵A与B的乘积 ,记为 :C =AB即C =∑sk =1 a1kbk1∑sk =1 a1kbk2 …∑sk =1 a1kbkn∑sk =1 a2kbk1∑sk =1 a2kbk2 …∑sk =1 a2kbkn∑sk =1 amkbk1∑sk =1 amkbk2 …∑sk =1 amkbkn本定义对初学者而言 ,比较繁…  相似文献   

8.
对于正整数m、n(n≥ 3 ) ,设Sm(n)是第m个n的角数 .该文证明了 :当n >6且n -2是平方数时 ,方程Sx(n) =Sy(3 )无正整数解 (x,y) ;当n >6,2 n且n -2非平方数时 ,该方程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 (x ,y) .  相似文献   

9.
关于丢番图方程x~3-1=Dy~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证明了x~3-1=Dy~2(D>0,不含平方因子,且被6k+1形素数整除)当D<100,D≠26,31,7,38时,除D=61,仅有解(x,y)=(13,±6)外,其它情况无非零整数解。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通讯》1 988年第 7期的问题征解中 ,曾给出了这样的一个不等式命题 :设x,y,z R ,且x +y+z=0求证 :6(x3 +y3 +z3 ) 2 ≤ (x2 +y2 +z2 ) 3 ( 1 )一般情况 ,有如下的情况 ,即定理 1 设x ,y ,z,e ,r且x +y+z=0则λ(x2R + 1+y2R + 1+z2R + 1) 2n ≤ (x2n +y2n +z2n) 2R + 1( 2 )基中nrεN ,λ =( 1 + 2 - 2n + 1 ) 2R + 1( 1 - 2 -2K) 2n 。这是四川邓寿才老师在文中对 ( 1 )式所作的指数上的推广 ,并用求导的方法证明了 ( 2 )式。本文将用一个初等且比较简明的方法来证明条理 1 ,并将原不等式问题做进一步的推广。一、不等式推广…  相似文献   

11.
设s,t满足gcd(s,t)=1,s>t的正整数,a=2st,b=s~2-t~2,c=s~2+t~2。证明了:若c为素数幂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b有因子b_1≡±5(mod8),(2)b≡-1(mod8),(3)5|c。则不定方程x~2+b~y=c~z仅有一组正整数解(x,y,z)=a,2,2。  相似文献   

12.
设p=3k+2,k(≠)3(mod8),k(≠)7(mod8)为素数.利用递归数列,同余式,平方剩余以及Pell方程解的性质.证明了关于不定方程x3+1=7py2仅有整数解(x,y)=(-1,0).  相似文献   

13.
刘玉琏,付沛仁编的《数学分析讲义》最新版(1992年7月第三版)练习题9.2(一)第6题(该讲义下册63页): 证明:若函数级数sum from n=1 to f_n(x)与sum from n=1 to g_n(x)在区间I都一致收敛,且函数列{f_n(x)}与{g_n(x)}在区间I都一致有界,则函数级数sum from n=1 to f_n(x)g_n(x)在区间I一致收敛。 这是历次版本未有的一道新题,遗憾的是它却又是该讲义中少有的一道伪习题。 定理1 上述习题为伪命题 [反例] 取f_n(x)=(-1)~(n-1)1/n~(1/2),g_n(x)=(-1)~(n-1)1/n~(1/3)使用莱布尼兹判别法不难验证sum from n=1 to (-1)~(n-1)1/n~(1/2)与sum from n=1 to (-1)~(n-1)1/n~(1/2)与sum from n=1 to (-1)~(n-1)1/n~(1/3)均收敛,由于与x无关,对x当然一致收敛,又,|(-1)~(n-1)1/n~(1/2)|≤1,与(-1)~(n-1)1/n~(1/3)≤1(x)即对x一致有界,但是sum from n=1 to ∞1/n~(1/2)·1/n~(1/3)=sum from n=1 to ∞1/n~(5/6),5/6<1,发散。 因此,上述习题为伪命题 □  相似文献   

14.
1 常量与变量,相互可转换 常量与变量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互相转换。 例1.解方程(x~2+6x+10)~(1/2)+(x~2-6x+10)~(1/2)=6 3~(1/2)。 解:变换原方程的结构,有 ((x+3)~2+y~2)~(1/2)+((x-3)~2+y~2)~(1/2)=2 3~(1/2)(其中y~2=1)它表明:动点P(x,y)到两定点F_1(-3,0)和F_2(3,0)的距离之和为2(3 3~(1/2))。这就是椭圆。其标准方程为  相似文献   

15.
<正> 设lim(1~k+2~k+3~k+…+n~k)/~(n~(k+1)),则limA_n=1/(k+1)关于数列{A_n}的各种求法分别由文献[1],[2],[3]给出。本文将给出limA_n=1/(k+1)的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16.
高中代数下册中已经推证了两个基本不等式的定理。定理一:若a,b∈R,则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其推论为:若a,b∈R+,则a+b/2≥ab~(1/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定理二:若a,b,c∈R+,则a_3+b_3+c_3≥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其推论为:若a,b,c∈R+,则(a+b+c)/3≥abc~(1/3)(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推广后可得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a_1=a_2=…=a_n时取等号。它们在数学解(证)题中应用十分广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如何正确、科学的应用,使解(证)题更正确,简便,并通过分析思考达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7.
以下设 p 是大于2的质数,a 是 p 的平方剩余,b 是 p 的平方非剩余。现在我们要解x~2≡a(mod p)(A)这个二次同余式,这就是说,要找出一个求解公式。若 p=4n+3,则已知x≡±a~(n+1)(mod p)是(A)式的解。若 p=8m+5,则(A)的解式也不难求出。但时于 p=8m+1,正象在他的书第四章第35节内所说的,一直还“没有现成的公式。”华罗庚先生在他的“数论导引”(科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一书内也曾提到这个问题。当他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课本《立体几何》(P117)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AB 和平面α所成的角是θ_1,AC 在平面α内,AC 和 AB 的射影AB′成角θ_2,设∠BAC=θ,求证:cosθ_1·cosθ_2=cosθ。这个结论研究的是三个共点角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共点于点 A,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推广这一结论,我们在线 AB′上任取一点 A′(图2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三种证法,分别称为:最大公约数法,群论法,φ(P~k)相乘法。最大公约数法.证明.分下面几步进行。1~0 若d>0,且d|n,n>0,则1,2…,n中与n的最大公约数是d的数的个数是φ(n/d)设c是1,2,…,n中的数,则(c,n)d(==)c=kd,1≤k≤(n/d)·即c的形状为kd,c的个数即为k的个数。  相似文献   

20.
证明了如下结果:如果题设方程有非平凡整数解,D只有唯一的6k+1形素因子p,则D要么没有其他素因子,要么任何其他素因子q都满足(3p/q)=1或(p/q)=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