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逻辑形态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从两个逻辑形态的理论基础、灵魂还是立足点和文化基因等具有本质规定性的核心要素来看,它们是具有同质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从源流发展审视,无论基于实践视角还是理论视角,两个逻辑形态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关系;从微观视角考察,两个逻辑形态在内容方面的逻辑关联,以及形成背景、条件、基础等方面的历史差异,体现了它们既联系又区别的规定性,证明了它们是并列的而不是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与认识论--一种历史眼光的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统区分,澄清解释学与认识论之间的那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合理性.在今天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存在着通过解释学进行融合的大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不加区别地用解释学代替认识论,或把解释学等同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提出实践性艺术实践性的提出,是重新界定了文艺学体系逻辑起点之后的必然结果.我在关于逻辑起点的那篇文章(载《江汉论坛》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逻辑起点》)中谈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既不应该是"主体性",也不应该是"客体性",而应该是马克思再三强调的"实践性".因为在辩证法这一"最高思维形式"看来,所谓主体,乃客体之转化为主体;所谓客体,乃主体之转化为客体,它们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历史进程而相互转化的.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把实践看作是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实践性作为艺术的本体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  刘伟 《云梦学刊》2010,31(2):58-61
条件逻辑是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逻辑理论。运用现代逻辑的手段,深入研究各种条件联系及其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有效从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给出的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证明有关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大量定理,条件逻辑就是由定义和定理所构成的形式系统。  相似文献   

5.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孰是孰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在逻辑起点、处理对象、科学背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但它们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它们的结合与互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自然界的规律性。与之相联系 ,非因果联系与因果联系一样都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方式 ,偶然性与必然性一样也都体现自然界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逻辑真理既非纯形式、无意义的 ,也不是独立于人们经验之外的存在 ,它与事实真理一样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受生活经验的检验 ;具有经验性、系统相对性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我们应当客观地对待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 ,既认识到二者的区别 ,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联系 ;既不能否定逻辑真理 ,也不能无限地推崇逻辑真理。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家从来强调逻辑的应用即方法功能,把它放在这门学科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现代逻辑更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逻辑对于传统逻辑的发展,就在于把传统逻辑改造为精良的工具。 大致说来,现代逻辑方法包括运用现代逻辑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实践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对它们关系的认识程度。从唯物史观看,自然是被体验到、被认识到、被意识到和被实践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认识,有生成演变逻辑。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必然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强调人与自然内在同一性,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守正创新,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准确概括。  相似文献   

9.
<正> 有没有发现的逻辑,这是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1)发现是纯逻辑的还是完全没有逻辑?(2)如果发现离不开逻辑,那么有没有唯一普遍适用的发现的逻辑?在现代科学哲学中.波普、享普尔等“假设—演绎派”否认任何发现逻辑的存在,也否认在科学发现中有任何理性思维.而皮尔斯、汉森等人则认为不但存在发现的逻辑.而且“溯因推理”是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发现的逻辑.波普、享普尔等人强调猜测在发现中的作用,皮尔斯、汉森等人维护发现的逻辑.都不无合理性.但是他们的观点与科学发现史也多有不合之处.在我们看来,猜测和逻辑在科学发现中是并行不悖的.发现不能没有逻辑,但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普遍适用的发现的逻辑.科学发现史表明,任何发现,都是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采用不同的逻辑方法做出来的.因而从总体上说,科学发现是多种理性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之间的理论差异与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强调经济活动对人类历史的作用,并以此解释资本主义社会;马尔库塞则坚持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归因于经济因素,而应归因于人的本能活动.从反思现代性这一现代社会理论的规范着眼,马尔库塞理论体系的构成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有着密切内在联系,是马克思学说当代效应的一个重要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运用了一系列的逻辑方法、逻辑推理、逻辑论证,为人们在思维和表达中正确运用逻辑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指出和分析它们,不仅可以体会到一篇有说服力的讲话的逻辑力量,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讲话"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西方伦理学把责任和自由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强调责任从自由而来.而中国盛行所谓"先义后利",强调道义上的责任,至于责任从哪里来,是没有现实根据和理由的;西方伦理学认为,真正的责任首先体现为对自己的自由或自由的自己负责.而中国伦理学认为,责任首先应该指向群体,因为群体才是最真实的;西方人认为,作为道德主体,人应当毫不犹豫地承担自己行为的一切责任.而中国传统儒学认为,由于缺乏自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个体也就不能勇敢地去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然而,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不仅强调实践的作用,而且强调逻辑论证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估价逻辑思维、逻辑论证在认识真理、论证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弄清实践检验与逻辑论证的联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尺。逻辑则是来自实践,并反映实践,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东西。实践检验具有客观性、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而逻辑论证则具有主观性、间接抽象性的特点。把两者严格加以区别,才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才能和一切唯心主义划清界限。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丝毫也不意味着它是孤立地进行的。实际上,在认识、验证真理的过程中,它是与逻辑论证紧密地联系着的。许多科学家从自己的科学发现以及科学理论的建立的切身经验中,也体会到实践检验与逻辑论证是不能分离的。门捷列也夫就说过:“确定一个定律的正确性,只有借助于由它推导所得的结论(当还没有这定律时,这些结论是不可能有的和不可设想的),以及这些结论在实际考验中的证实。”所以,我们又必须看到实践检验与逻辑论证两者的辩证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才能和机械论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4.
胡塞尔有广泛的逻辑和数学著述,但胡塞尔的逻辑思想甚至并未引起以胡塞尔继承者自居的所谓"大陆哲学家们"的重视R.Tieszen;2004,p,208,更不用说在一向以资格审查严谨而著称的逻辑的领域。然而近些年情况有些变化。例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象学数学和逻辑研究专家蒂斯兹(R.Tieszen)近年来出版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文章和书评,意在系统阐述评价胡塞尔著作中的逻辑思想。依据蒂斯兹的研究,胡塞尔和逻辑学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一)作为哲学家的胡塞尔并不是狭义上的逻辑学家,但他却在一个重要方面上为我们提供了对逻辑概念的基本理解;(二)胡塞尔研究逻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构造一个特定的形式系统,而是更多地反思这一形式系统的性质,它们在逻辑和数学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提供知识;(三)胡塞尔研究了逻辑和数学概念的起源等问题,其逻辑观是描述心理学和形式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四)胡塞尔所从事的是逻辑和数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本文以胡塞尔《算术哲学》为基础,以蒂斯兹的研究为主要依据,力图较为完整的阐述胡塞尔《算术哲学》中的逻辑思想(当然,胡塞尔的《算术哲学》主要是关于算术的,对此,我们应当从广义上理解算术,逻辑及算术哲学这些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并通过胡塞尔这部后来激发了现象学开端的著作,使逻辑获得一种不同哲学传统(有别于英美哲学或分析传统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王文"认为,逻辑定理是通过严格的证明得到的,逻辑不会出错.实际是:逻辑运用的是演绎证明方式,而要保证演绎证明的结论(逻辑中的定理)正确,作为演绎证明的前提必须真实,但任何演绎逻辑系统都没有也根本不可能解决其总前提的真实性问题;真值表以及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演绎逻辑系统的总前提,但它们在该系统中是未经过证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法自创立以来,已是为全人类的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6.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江泽民在"5·31"讲话中首先提出、在"十六大报告"中加以阐述的科学论断.对此,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重新强调并加以发挥.本文旨在从理论上研究这个论断的科学性和价值性.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特性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得失的新总结,它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的新阐释;它为匡正时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偏颇提供了科学的尺度.  相似文献   

17.
马佩 《中州学刊》2005,(2):127-130
1.辩证思维并不违背普通逻辑,而是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2.辩证思维较之普通思维具有无比的优越性;3 片面地强调演绎,否定归纳,甚至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正> 逻辑思维系统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子层次,相应地形成了逻辑学的各门学科.研究逻辑思维系统的层次性与逻辑学科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已建立起来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进一步揭示人类逻辑思维活动过程中的系统联系规律,创立以研究思维系统联系的形式、规律和方法为对象的系统逻辑学科.  相似文献   

19.
辩证逻辑怎样对辩证判断分类?笔者以为不应根据辩证判断的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分类,也不应根据辩证判断可能带有的抽象的逻辑形式的特征进行分类,辩证判断的分类,应该根据辩证思维的特征进行分类。辩证思维区别于普通思维的特征,不仅在于它反映了事物的辩证联系,更重要的是辩证思维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地反映事物间联系的特征,具有由抽象到具体地反映事物联系的特征,而普遍思维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辩证判断是辩证的思维形式,辩证判断的分类应该体现出辩证思维的特征。因此,辩证判断的分类应该根据它们反映事物辩证联系的复杂程度和深刻程度,由抽象到具体地对它们进行分类。 那么看一个辩证判断是抽象还是具体的,有无一个确定的标准呢?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理论学说,都要表现为一定的体系并以体系的方式而存在.体系是内容以范畴形式的逻辑展现,它属于理论内容的形式的方面.相应的内容只能体现于相应的形式之中,所以没有一种发展成熟的学科内容不具有一贯性的和严密的理论体系.通常所讲体系,可以有两种涵义.一是指构成某一完整理论的各个思想间所固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联系表现着思想的统一性、连贯性和制约性;一是指一种学说借以表达的理论形式,这种理论形式通常是通过稳定的范畴、原理之间的有机的和统一的联系而表现出来的.前者渗透在思想观点之中,是潜在无形的逻辑,可以称作“思想体系”;后者表现在人们对于业已成形的思想的论述和表达之中,是自觉地揭露于外的联系,属于外显地有形的逻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体系”或“学科体系”.思想是逻辑性的存在,完整的思想在通常情况下都会自身构成一定的思想体系,但这并不等于自然地就具有了它的理论体系.要把思想具有的内在逻辑显示出来,必须通过相应的概念系统,还要建立起自觉的逻辑联系,这只有经过专门的研究才能做到,这就是属于学科体系建构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