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是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漫长的生存、发展实践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源流.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努力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振兴中华民族的今天,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葆“礼仪之邦”的美名,是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数千年悠久文化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有着极具特色的习尚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以刚健有为、崇尚气节、重义轻利、当仁不让、“忧”先“乐”后、宽容达观等为特征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这些习尚礼仪、价值取向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名.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光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是树根与树势、河源与河流、德本与继承者的关系。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正确把握它的内涵,深入了解它的价值。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最有价值的道德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优良的道德传统和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主要将儒家道德价值观和道家道德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在内容上具有双重性、辩证性特征,包括尊重传统而又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而又戒骄戒躁、敢于伸张正义而又热爱和平、强调爱国情怀而又开放包容、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变通等主要内容。长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支配性影响,中华民族塑造了兼有儒家和道家特征的双重性道德人格,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扬能抑。中华民族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坚守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即展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在道德评价方面应有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话语权。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伦理价值护航,赋予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最应该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同时也能够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伦理价值引领作用,给当代人类反对和抵制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逻辑上具有同构性和协同性。中华传统美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价值体现在夯实思想基础、维护整体利益和构筑精神家园等方面。要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来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传统美德不仅在古代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境界和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悠久,中华民...  相似文献   

7.
中华各民族在自我繁衍生息和共创中华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共同而持久的历史记忆。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受到严重影响时,共同历史记忆就会被激活,并转化成维护共同体根本利益的磅礴之力和具体行动。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践基础形成的长期“统合”记忆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记忆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资源。以“统合”记忆为核心的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之一和重要组成因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凝结和巩固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团结奋斗的实践动能和未来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共同构建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各民族的发展和相互影响、渗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基础;古代朴素的民族观、中华民族的政治结构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各族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美德与世界现代文明的成功结合,是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根本途径.科学地反思历史,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是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义利问题,是道德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儒家义利观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蕴涵."以义制利"、"义以为上"是儒家义利观贯彻始终的思想,同时也是其积极合理的内核.这一基本精神对铸造和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美德类评庞天仪传统美德,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珍贵财富。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决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传统。中华传统美德,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一直为历代所弘扬和传颂,并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促进了社会良好风尚,至今...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和文化基因。其中,中华"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念、元素、功能以及效力等方面具有多维"契合性",特别是中华"孝"文化在宣传教化、文化熏陶、榜样示范以及实践养成等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对于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塑信用社会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诚信、守信用、取信于民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涵盖个人、商业、政府等主要层面。由于历史与现实的错综复杂的原因的影响,目前个人、政府、商业三大层面的信用缺失凸显,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障碍。当务之急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诚信美德,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有着以下几个环节的历史过程;(1)起源于云南;(2)向东迁移,在中华大地上多元分布;(3)在多元分布的基础上形成中原中心;(4)形成中原中心后又向外辐射,表现为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融。并认为:(1)中华民族源自中华大地;(2)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上的远古部落集团融合、古代民族融合的产物;(3)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同时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4)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5)中华民族的出现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中源远流长 ,构成了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主要根基 ,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大环境下 ,夫妻平等和睦、对未成年人教育严格、尊敬老人。可见 ,倡导传统家庭美德 ,“古为今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中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主要根基,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大环境下,夫妻平等和睦、对未成年人教育严格、尊敬老人。可见,倡导传统家庭美德,“古为今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陈晓英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很注重发展道德文化,讲究道德的自觉和自律,使古代中国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逐渐形成的重德、爱国、务实、自强和宽容的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是伟大中华文明的结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是加强高校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传统美德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制约和影响着国人的一生。培养美德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营造美好心理的过程。新时代的"思政人",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把中华传统美德讲明白、讲清楚,并结合现代心理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章节中增加以孔颜乐处、义以为上、仁者爱人、自强自省、慎独自律等传统美德来分析需求心理、名利心理、交往心理、困境心理、网络心理,积极构建美好思政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