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汉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卷中具有奠基性意义的一页.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在科技与人文"两大科学领域"都有所建树,同时又能融通两大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人才.东汉时期的张衡就是集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光彩夺目的双子星.张衡在两大科学领域双领风骚的创新活动,堪称我国古代学者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研究跨学科和创新型复合人才的识别有助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本文基于数据库学科属性提出并设计S&H指标用于度量人文与科技之间跨学科性,利用跨学科性测度指标S&H与颠覆性指数的交互效应设计S&H&D指标,用于识别兼具跨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以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高被引学者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H指标较传统跨学科性测度指标能够更好的识别高被引学者在人文与科技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能力;跨学科性测度与颠覆性指数相结合的多维度人才识别方法可用于跨学科创新型复合人才识别。该方法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发现、引进和评估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并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数据库属性的人文与科技之间跨学科性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科学主义的批评要慎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不能不涉及所谓的“科学主义”问题。自然科学的理论概念和思想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人文社会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学界对这个问题大多持否定的意见。如果你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你就会被说成是“科学主义”。即便在今天的中国,科学的地位虽崇高,但“科学主义”却是一个地道的贬义词。所以,科技与人文的融通尽管是一种发展趋势,但离真正的融通还有不短的距离。从全国范围来说,共有2000多万知识分子,其中一半以上是科技知识分子,还有不到一半的是人文知识分子。应当指出的是,这将近1000万的人文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伦理研究领域存在两种思想倾向:一种认为科技是中性的工具,另一种认为应在科学与技术之间作出区分,科学是求真的,从而是至善的。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科学也不可能与政治、军事、商业等截然分开。科学既不是至善的也不是价值中立的,科学有好坏之好。  相似文献   

5.
当今学术界,分成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哲学则应是超越两大领域之上,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均有指导意义的科学。忽视哲学的指导作用,必将会使科学的发展受到阻碍。遗憾的是,部分学者尤其是部分青年学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未能正确对待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在他们看来,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是无关的,割裂开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联系。因此,探讨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我国科技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哲学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最密切相关的部分被称之为科学哲学。美…  相似文献   

6.
《围城》中的科技术语有助于认知、审美,有助于凸显其话语风格。综合运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修辞学、术语学等)的理论和方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跨学科、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围城》中的科技术语,有助于文本细读、科学传播,有利于文艺学、修辞学、术语学的发展。《围城》中使用的科技术语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的几乎所有领域。《围城》中的科技术语可作各种句法成分,句法功能较为完备,认知语义丰赡。《围城》术语句法功能体现的是特定组合关系,认知语义则体现的是某种“活性”,突显联想聚合关系,聚合与组合在总体上构成符号修辞上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研究领域知识贡献的重要领域与热点区域,但目前对中国人文社科各学科间的跨学科研究的规律、趋势等还缺乏较为完整的梳理与研究。本文利用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学术论文数据,从作者、机构、期刊三个层面对人文社科21个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情况进行了描述与总结,并建立了学科的对外贡献度与对外依赖度测量模型,重新解析了人文社科各学科之间的学术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繁荣欲求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和谐发展,以及科技理性与人文情感的共同进步。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代表着中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在追求科技效用的时代里,人们往往注重科技理性的培养,而忽略对人文情感的追求与和谐。艺术与科学领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史的理解,将有助于逐渐调和当代历史情境下科技理性和人文情感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大科学工程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大型科学项目,是体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科技资源,大科学设施在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技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与之相应的重大成果却不足,这与我国在“大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为了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愿景,我们需要把握好世界科技革命的突破方向,在重点领域规划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大科学设施方面实现引领.本文针对当前的国家战略目标,分析了我国大科学设施发展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就将面临的机遇展开讨论,对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科学设施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综述探讨了翻译、科技与人文的融通路径和研究新方向:1)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与赋能互促,可通过观念互启、方法互用和跨学科互构的路径实现;2)人文学科应发挥理论知识和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应对机器翻译智能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满足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新要求,也要立足学科本质,对接国家需求,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1.
张衡的心态完成了从依附性心态向隐逸心态的转变,他的汉赋观也经历了由汉代主流的政教赋观向自觉赋观的转型。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张衡终结散体大赋,开启抒情小赋,实为汉赋转型过程中终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变化对于汉赋转型的影响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西汉以后,张良的形象不断发生演变,从佐汉的谋谟之臣变成集天命与神仙于一身的历史偶像。晋宋之际的天师道建构张良与张道陵的血缘关系以契合刘裕的汉室苗裔身份,为刘宋“与道结缘”制造祥瑞,以达成便于传道与影响政治的双重目的。北魏的寇谦之则利用崔浩“自比张良”的行为,制造了一套“符箓受命”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汉代以来张良“授命”说的改造。天师道利用已非历史原型的张良形象,涉入南北朝的政治活动,也塑造了刘宋、北魏政权中长期存在而又沉浮不定的共同文化意识,并推动南北分裂的政权向着共同的文化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3.
《毛诗》中存在大量假借字,秦汉间的毛亨和东汉郑玄对这些假借字采取了不同的训释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对假借观念认识不同,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假借用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充的《论衡》一书,虽然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但对《周易》术数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易学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王充《论衡》中,"气寿篇"、"命义篇"、"无形篇"、"初禀篇"等都论述了命,并且论述了人的命和"禀气"有关,为古代人们探讨自身规律的"推命术"奠定了基础。另外,《论衡》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当时的"相术"说,其"诘术篇"丰富了当时的"风水说"。  相似文献   

15.
申超 《南都学坛》2013,(6):17-22
张安世家族是汉代众多的官宦世家之一,自张安世受封富平侯始,传国八世,历经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这在两汉时期极为少见。据文献记载,张安世死后极尽哀荣,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近年来相关的考古发现有幸使这一史实得以印证。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了张安世的家族墓,出土铜车马器、铜礼乐器、玉器、封泥等大量文物,而其墓园形制规格极高。这一发现也证实了张安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张安世家族之所以能长久不衰、持续发展,绝非偶然。张氏家族良好的家风及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紧跟时代潮流使家族逐步儒家化体现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发展特点;与当权者及皇室的婚姻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宗族团结使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等主客观因素造就了一个两汉时期的世家大族。  相似文献   

16.
刘德杰 《南都学坛》2012,32(1):82-89
张衡诗文在意象布设、意境营造及声韵使用等方面,有意追求清丽、简净、灵动、谐畅的审美境界,开拓了东汉文学新境界,肇启汉魏六朝之清畅文风。张衡诗文清灵简畅风格的形成,既得益于南阳地域文化的陶冶,也受益于张衡的科学艺术思维惯式,淡静的性情也使他比较偏爱清朗灵动之美。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前四史之一的范晔《后汉书》不仅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巨著,还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范晔为东汉时期众多的文学之士立传,还在诸传中著录了他们的作品及文体数量。文章对范晔《后汉书》的著录体例及作品、作家品评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范晔不仅重视作品的社会功用,也注意到了文学的情采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衡》同义复词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汉王充的《论衡》,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汉语发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所用同义复词颇多,现有的注本对此或略而不释,或注、译有误。作者对误解的部分同义复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国防R&D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都在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但与美国等国家依托自身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致力于发展压倒性优势的武装力量相比,中国的国防R&D投入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说都处于较低水平。形成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中国国防科研部门在科研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和应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应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建设、规范国防科研的投资管理等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两晋士人交相称誉的郭泰、祢衡两位汉末人物 ,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表述了他的不同看法 :郭泰是既怕仕途凶险又不能忍受潜居苦闷的假隐士 ,祢衡则是言行偏至的狂悖之人。他们在人格上属于同一类型 ,都是以外表眩世而心希荣利的人物 ,魏晋以来任情唯欲的士风皆为郭、祢之辈的流风遗韵。葛洪对汉末名士的评价一方面基于他对东汉历史的独特认识 ,另一方面则是借评骘汉末名士以重铸士人气节 ,表达他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