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丧服制度作为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法系区别于其它法系的独特性特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中西法律文化开始不断地冲突和融合,中国传统法律开始逐步近代化。清末变法修律,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作为传统法律重要内容的丧服制度也经过了一个由修改到逐步废弃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法律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3.
法律趋同化远溯于古罗马,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当今世界已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国内法学界对之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的学者看到或承认这种走势,有的提出法的“国际化”观点,还有学者提出法的“本土化”观点。本文阐明法律趋同的历史沿革,当今国际社会法律趋同趋势加强的原因,以及法律趋同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百多年来从近代化运动的全新视角,系统总结清朝自身改革历史进程的第一人。他通过探析清朝统治二百年间如何丧失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五次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19世纪中叶以来清朝各级各类官僚的整体素质、普遍心态以及社会风气、政治氛围,深入地探究了中国近代化运动屡遭挫败的根由。社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各方面的改革相配合,而当时改革之中最关键的环节刚在于政治体制的变革。从而得出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相近的结论:摧毁封建专制的“千岁老屋”,“别构新厦,别出新制”。这种崭新的研究取向,对于帮助20世纪之初的国人迅速转向革命,具有重要启蒙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化场域中,国家的孱弱和秩序的混乱、参与近代化运动之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利益的复杂性、市民社会发育的基础薄弱等基本特征对传统法律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未能为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相应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条件。因此,在近代化进程中,法律体系构建与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排异,这也是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所必须破解的"两张皮"难题。为此,要强调同样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法律文化、强化行政司法主体的现代法律文化意识、加快公民社会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西方社会的全面冲击,使中国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矛盾都充分显示出来,向近代转型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中国从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及文化观念上都开始了逐渐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型,然而这种转型却步履艰难,同中国许多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法律移植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再度掀起研究法律移植的热潮 ,并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法律移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立足中国 ,洋为中用 ,重在经济 ,遵循国际惯例。中国不仅可移植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 ,也可移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 ,移植的重点是经济、人和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法律。法律移植是一个复杂的立法过程 ,文章提出了法律移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代,为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一些仁人志士大胆吸收西方较为先进的近代文明,不仅从器物上学习先进技术,而且还从思想上更新观念。与传统的法律观念决裂,选择近代法律观念,是一场深刻的法律思想变革。这一变革是中国法律观念的近现代化的肇始。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已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要将其推广应用仍有不少障碍,如:法律制度文化的碰撞、经费匮乏、指导教师方面的缺乏、基于现行法律规定产生的障碍等,如何扫除这些障碍,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探索新路是值得学界研究的一项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留学精英对中国现代政治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在引进西方思想的过程中又存在着误读,这种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由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双重的差距造成的.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在套用西方的范式、理论、概念和方法,用来理解和解释中国的传统和现实.但这种移植套用在双重意义上是错误的.首先,它在知识论上是一种“语境误置”:将西方的特殊理论错误地上升为普遍有效的理论,再应用于中国特殊的语境与条件之中.这不仅无法对中国经验提供有效的解释,反而削足适履地遮蔽与扭曲了我们独特的经验.其次,它在伦理意义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浅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的健康的适应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逐渐生成发展,而传统的政治心理还未完全失去。针对农民政治心理的消极因素,应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为农民政治心理的现代化奠定强大、坚实物质基础;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为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为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创造思想、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当代政治哲学正成为思想界学术界追踪的重点,也成为哲学领域里异常活跃的学科。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哲学的讨论非常“热闹”。不过,对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民主机制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政治哲学提供哪些精神资源,以及当代政治哲学怎样为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设计提供学术资源等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也还有进行深入反思的必要。作为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顾肃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的研究,他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纯粹的理论探索,而且对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构想,因此,在这些领域他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学者。他的《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关于民主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辨析》、《论法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重建中国公共哲学的反思与设想》、《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等论著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推动中国政治哲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和方法——郭德宏先生学术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 董汉河:郭教授,您是党史研究界的著名学者,相关论著甚丰,堪称等身,且思想比较解放.早就想就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问题,对您作一学术访谈.您将自己主编的大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赠我后,方知您早就对这一问题下过大功夫.大著收编相关方面研究专家的论著23篇,堪称力作.但正如您在大著<后记>中所云:这本论文集的缺点和不足,一是各篇之间的深度、广度不够平衡,有的详尽,有的则比较简略,甚至不够全面;二是有些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史、组织史、政治制度史、军事史、社会变革史等,因开会前没请到合适的作者,后来又没有及时补上,这是要请读者见谅的.此外,大著编成于2002年,这些年中共党史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因此,就相关问题对您作进一步的学术访谈还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仲晓蕾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16-20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就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尤其是与中国现代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现代化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过来又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建构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和谐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社会发展的范式 ,现代化是由传统到现代并体现现代性的趋势和过程 ,是社会不可避免的全面转型和发展 ;作为学术研究的范式 ,现代化是与本土化、后现代化等范式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注启蒙与现代性的研究路径。基于社会与法制的发展 ,民法现代化在我国其实是一个合乎理论与实践逻辑的民法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与研究进路对我国民法的变革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认为,在中国对法治的诉求过程中,法学理论赋有前瞻性的启蒙、阐释和导引功能,这就需要市民社会理论的导入。因为它能克服传统法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为法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系统丰富的深层理论基础,并能有效观照中国法治之路理论构建的有限和不足,从而推进法学现代化和法治理论与实践对现实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政治学,与这个国家一样,从十年的动乱中走出来,又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政治学在学科声望与严谨性方面都有快速的进步,并正准备争取它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合理地位。那么,我们应期望中国产生何种政治学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政治学是否应当模仿一种美式或西式研究路径?或者,它是否应该大胆地采用一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或许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有关中国政治学政策和学术内涵的探讨,中国政治学追求一种混合式的研究路径,它给予问题导向式研究和理论导向式研究给予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对法律不确定性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何克服法律的不确定性、如何使我国的法制实现确定性是我国法制发展中的大问题.法律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克服法律的不确定性是实现我国法制的确定性、走向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到过一些阻碍作用,但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一作用的表现就是儒学作为零散的思想资源被改造、整合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由于时代条件的改变,今后,后一作用还可能有所加强。但是,儒学的主体结构和本质内容从来没有、以后也不可能全面进入马克思主义,这是二者在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时代基础上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只能是一个梦幻泡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