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 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 影响,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就已经自称“炎黄子孙”了。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不无与汉人攀附亲戚之嫌,但 他们在自称“炎黄子孙”的同时,并不否认汉人也是“炎黄子孙”,具有契丹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 华一体”、“中华一家”中成员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解读——兼论达斡尔族的族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大字的创制,文献的记载是比较清楚的,“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录第一》)。又,《辽史·耶律庶箴传》:“上表乞广本国姓氏曰:……始太祖制契丹大字,取诸乡里之名,续作一篇,著于卷末……”可知,  相似文献   

3.
辽朝是一个由契丹族建立的草原帝国,在这个草原帝国之中,汉人的人口数量占据了大多数。为数众多的汉人广泛的参与到了契丹社会的各个方面,促使了契丹人在思想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同时生活在辽朝的汉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胡风的浸染,从而在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表现出了与中原汉人截然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辽朝的惕隐可以追溯到突厥的特勤,契丹立国之后,用中原王朝官制建立并改造本民族固有官制,辽朝惕隐的名称及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辽朝惕隐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中央惕隐,即负责掌管皇族教化和皇族户籍的大内惕隐,简称惕隐,大内惕隐的选任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宗室成员,大内惕隐兼具教化、礼仪和军事三种职能,由于其出身显贵,在卸任后往往担任北府宰相、南北院枢密使等高级官吏。辽朝并无皇太子惕隐,《辽史·百官志》中关于皇太子惕隐司的记载是错误的,大内惕隐司即大惕隐司。其二,地方惕隐,即辽朝在各部族及属国属部设置的惕隐。各部族的惕隐,后升为司徒,地位极其重要,配合部族节度使管理部族事务,属国属部惕隐一般为该部酋长。从现存史料来看,大惕隐司与各部族、属国属部的惕隐不存在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5.
辽朝境内汉人来源广泛,主要有五种,分布上已遍布五京地区,并可按照地域与安置方式不同各分为两大区域。辽朝汉人契丹化现象性质属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为其重要一环。契丹化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在汉人契丹化过程中呈现由逐步至深入、不同地区程度不同之特点。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中之必然现象;其二,辽朝民族政策之推动作用;其三,辽朝统治区域内胡化传统与辽宋关系之变化亦为推动汉人契丹化的之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契丹本是起于松漠的风气刚劲的游牧民族,自初始有礼文之事至辽景宗和圣宗时表现出崇儒的社会性格,以契丹占据燕云、制定尊孔崇儒文教政策始,后由辽朝诸帝提倡而渐次影响统治群体。这种变化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契丹占据燕云后,为保证数量众多的汉人对契丹统治合法性的支持进而取得社会资源的支配,必然需要考虑汉人的心理,尊重汉人的文化;第二,契丹大族积极学习汉文化以增强文化心理认同,以更好地借助儒家意识形态强调辽朝承天应命的正统性;第三,这是辽朝世选制度下契丹大族内部政治资源竞争因时而变的实际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契丹大族的社会性格出现了由蒐狝为务向崇儒之美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辽朝继承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崇尚儒家思想,倡导“华夷同风”“华夷一家”。在政治上“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用科举制取士,以诗词赋为正科,从而形成了皇帝、贵族、士大夫阶层“志于道,言于诗”的局面,这也是辽朝诗词仅限于皇帝和帝后的特色。“澶渊之盟”后,辽朝出现了大量描写北方民族风土人情的诗词,这些诗词体现了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以及当时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8.
从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晚期开始,由于中原局势混乱和契丹贵族的不断南下掳掠,汉人不断北迁进入契丹境内,引起契丹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在北迁汉人的帮助下,耶律阿保机取代了遥辇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契丹政权,并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法度,发展了经济和文化,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巩固了新兴的契丹政权,为日后辽朝是实行北南面官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辽代经济发展概观契丹民族在早期发展阶段是一个“草居野次,靡有定所,……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的游牧民族.至唐朝末年,毗邻中原的迭刺部在汉族经济、文化影响下,社会经济结构渐渐发生变化.辽太祖阿保机祖父匀德实“始教民稼穑”,契丹社会出现了农耕.至阿保机父亲撒拉的时,“始兴铁冶,教民鼓铸”,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农业、手工业的出现,改变了契丹社会原来那种单一的畜牧经济类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辽朝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中叶,由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先后与中原地区的五代、北宋相对峙,雄踞于中国北方。契丹族之所以能够在封建割据、乱纷飞的局面中,由弱小民族迅速发展成为强盛民族,由部落联盟发展成奴隶制国家,进而发展成为封建国家,自有其成功的奥秘。历史证明,一个落后、弱小的民族只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善于引进其他民族的治世人才,一定能够走上成功之路。从这一认识出发,重温辽代历史,可以看到古代契丹族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自10世纪初就走向了改革旧体制、向中原汉族开放的道路。虽然史书中有所谓“军国大计,汉人不与”的说法,然而史实证明,汉官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始,在有辽一代的重大军国大事中,汉官不仅发挥了智囊作用,有时甚至起了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辽代,由契丹骑士与战马、弓箭、甲胄等组合而成的“特殊”兵种———契丹骑兵,其军事行动之所以需要某种特殊的气候环境,与常年生活在较高纬度干冷气候环境下的草原契丹人喜凉惧热之特殊体质以及战马、弓箭、甲胄等骑兵特殊装备的适干冷、怕湿热之特性有直接关系。并且,也正是由于契丹骑兵军事活动中所需的特殊气候环境,还催生了其“主动”南进中原出征作战时必有“季节性选择”的特殊战略则规。事实上,在契丹骑兵的诸多次南进中原作战过程中,气候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对战事的结局产生过或利或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五代时期朝代更迭频繁 ,政局动荡不安 ,对宰相制度产生很大影响。五代宰相的名号和机构基本上沿袭唐代 ,其一大变化是宰相的品级得到统一固定和提高。五代宰相的权力遭到枢密使、翰林学士和端明学士的侵夺和分割 ,受到极大限度的削弱。五代时期不乏有一些颇有作为的宰相 ,但从整体上看 ,平庸之辈居多。  相似文献   

13.
唐与突厥的和亲,同唐与吐蕃、回纥、吐谷浑、契丹、奚、南诏和亲相比,更具特色,但迄今却无专文予以论述。本文拟作全面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李渊结交始毕可汗 隋末大乱时,东突厥在始毕可汗(609—619年)领导下已发展到顶峰时期。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都受突厥控制,中原的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等人也向突厥称臣。刘武周还将所“获隋宫人以赂突厥,始毕可汗以马报之,兵威益振”。  相似文献   

14.
辽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的我国古代王朝,由于境内民族成份“种类番(繁)多、其心不一”,契丹贵族推行双轨官制,大量吸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参加统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在统治集团中,汉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契丹贵族十分重视汉官并推行汉官制度以利用之.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之一,汉官制度也随着辽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其中,汉族官僚韩德让自身地位的变化,以及他在佐助辽圣宗改革辽国政治中能发挥重大作用,都是辽朝汉官制度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传论”以阐述治国之道为核心而构成史论体系。《辽史》传论继承了我国传统史学中亦史亦论的风格 ,但一概以中原传统价值观念对契丹君臣进行评论 ,不仅导致对辽代许多社会现象无法证明 ,也抹煞了契丹族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6.
南唐设立枢密使,其枢密院也有相应的建制,从而使枢密制度进一步完善.南唐枢密使完全由外官充任,并基本上委任文臣,这和南唐崇文抑武政策是相一致的.枢密使权力的大小与皇帝控制朝政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在先主李昪时期,枢密使权力较小,但在元宗、后主时期,枢密使权力逐渐上升,主管军事的职能也渐趋明确固定.为了牵制枢密使,元宗、后主时期又设立多重学士、承旨机构,以分解枢密使日渐膨胀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佛教传入契丹,很多学者从史书记载分析,大多认为是契丹用来安抚俘掠来的汉人的精神工具。本文从佛教传入契丹本土的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入手,认为佛教之所以能在辽朝广为传播,有其功利因素,但亦与佛教对契丹长期影响息息相关,且佛教对契丹人的影响要追溯中原佛教和回鹘佛教两大渊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辨证,论述了契丹军队在中原“打草谷”的性质。作者认为,“打草谷”实质上是契丹军队的一种劫掠行为,否认它的存在是不正确的,但把它说成是契丹统治者在中原推行奴隶制度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9.
耶律阿保机作为契丹族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能审时度势,创建契丹(辽)王朝;东征西讨,南攻北伐,开拓疆土;南进中原.行州县制,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崇尚儒学,以“仁义”治国;弭兵轻赋,与民休养生息;广揽汉人,尊重人才;番汉分治,强干弱支;以法治国.变易旧俗。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契丹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积极扩张,疆域辽阔.尽管历代契丹统治者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耶律德光甚至乘灭亡后晋之机,一度占领了中原政权的中心城市大梁,最后还是被迫北归.契丹当时之所以未能统一中原,一是因为契丹在政治和思想方面还不成熟,统治者深受传统"华夷观"的束缚,墨守陈规,错失改革良机;二是受到了契丹统治阶级新旧势力分歧和斗争的牵制;三是契丹初期农业发展薄弱,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供给,野蛮的"打草谷"后勤保障方式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四是契丹的整体军事实力不足,汉族将领和军阀割据势力强大,契丹没有力量控制整个中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