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向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高鹗续书说,一是程伟元、高鹗合续说。前者已得到许多红学专家的赞同。虽然如此,也还有人认为,高鹗或程、高仅仅是《红楼梦》一书的加工整理者,而不是其任何一部分的作者。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前些时,我在阅读脂本系统的影印本时,偶然注意到“脂稿本”后四十回的文字歧异,似乎有助于探讨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这里记下我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朋友给我推荐了几本散文,其中有一本1995版《大地上的事情》,很薄,装帧朴素,作者苇岸,我未听说过的一个名字,朋友说作者英年早逝。多年来我更多地阅读了语言华丽、文笔流畅、富于韵律和节奏感的文字,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具有诱惑力的文字,其中有许多赞美自然的诗与散文。这些过分艺术化的文字以暗含的趣味、机巧、玄妙、暗示引领我一次次入其彀中。然而对于自然,它们的作者只是寄情者、欣赏者、旁观者的角色。在这里我无意谈论使用文字的风格问题,而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另外的风格,那就是简约、节制。苇岸关注的是自然中具有原初意义的意象:…  相似文献   

3.
大于音乐形象化的描写,在我国文学史上,不但于辞赋散文中运用此法,在诗词中也屡见不鲜。应该说,古诗中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而不少作者却能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声音比喻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从而促成作者和读者的感情交流,使人感受到既有音乐的形象美,也有读者的共鸣。有时甚至能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渲染音乐声的艺术效果,以无声衬托有声,以加强读者在阅读鉴赏中的情绪反映。  相似文献   

4.
<正> 文字脱离环境,或语言环境不充分,是不是准确?很难给它评价。例如:“我就走”,“我就溜”,“我就跑”,“我就迈小步”,——这些动词,哪一个用得准?没法下判断。读《社戏》,第一句是:“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为什么这样写?“我在过去二十年中”,或者说,“二十年来”,哪一句比较适宜?谁也答不上来,评不出高低。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必须置于充分的语言环境中,就是说,要能足够地显出情意来,才能衡量文字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朋友给我推荐了几本散文,其中有一本1995版《大地上的事情》,很薄,装帧朴素,作者苇岸,我未听说过的一个名字,朋友说作者英年早逝.多年来我更多地阅读了语言华丽、文笔流畅、富于韵律和节奏感的文字,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具有诱惑力的文字,其中有许多赞美自然的诗与散文.这些过分艺术化的文字以暗含的趣味、机巧、玄妙、暗示引领我一次次入其彀中.  相似文献   

6.
通俗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以贯之的修辞主张,也是他作品的一大风格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老舍作品的通俗特征以及作者熔铸通俗的手段和方法:“从俗话中掏出来珍珠”;“露出文字的裸体美来”;“好的文字是由心中炼制出来的”;“尽量地发挥本国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7.
张永葳 《阴山学刊》2008,21(2):21-26
明末清初的白话小说开始注重文字表达策略,《豆棚闲话》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它运用了旧事新编、寓言化和隐昧式等表达策略,使小说获得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和丰富的喻意。旧事新编的表达策略是作者借历史讽喻当下;寓言化源于作者对当下现实的荒诞性感受,折射出其面对现实时愤懑和颓唐不羁的心理。隐昧式是作者将自己的意图隐藏在对话和转述中,不直接表露。这些隐晦的表达方式在文网严密的清初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剥夺与屈从     
我知道 叶笃义先生的名字,是通过其翻译的文字,特别是那本《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我买到的是 1994年香港三联书店印行的版本。此译本前无译者引言,后无译者后记,但翻译的文字却极为平实流畅,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后来才听友人说起“叶家”乃是一个大家族,出了很多有名望的人。最近看到叶笃义自己写的被其子女评价为“类似检讨”的自传才知道,这些传闻都是确实的。 这本自传名为《虽九死其尤未悔》(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9年出版),从题目上我们已经可以猜测到作者所要表述内容的基调,那就是在用亲身的经历构筑个人苦难的历史。这本传记通…  相似文献   

9.
蔡宗齐 《学术月刊》2023,(3):151-161
如何描述作者“翻空”的作品想象转化为征实的文字,是困扰明清之前文论家的大难题。陆机《文赋》先用隐晦的比喻来形容行文的动势,结尾时又忽然描述灵感驱动行文的状况,但始终未能打通翻空的想象和征实的书写的关系。刘勰虽然意识到神思最终还得落实到文章构造,故列出成文之“三准”,但却没法阐明神思与三准实施的关系。到了唐代,王昌龄别出心裁,一方面妙用源自书论、动态的“意”描述作者在成文阶段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又用名词性的“意”来代称作品的情感内容,并将此“意”与景物的互动视为连缀文字的原则。明清论意者则沿着王昌龄所开辟的路径,致力于用灵动飞扬的“意”来贯穿统摄作品书写的所有层次,从虚至实,对“意”神妙的气势、意与成文模式、意与文章结构、意与炼情、意与求意取象、意与遣词造句作出极为精辟的阐述。同时,他们还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作出总结,深入探究讨论意与诗法辩证互动,让后者从死法变为活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清文论家解决了描述想象转变为文字过程的难题,从而使古代创作论变得更加宽阔和完整。  相似文献   

10.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红凯 《江淮论坛》2006,(5):106-109
鲁迅的乡土小说,所以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较之其他乡土作家更为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浙东故乡常常的眷恋和对中国农民常常的“爱”上。可以说,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对中国农村、农民深厚的情感文字表现,是这种真挚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1.
一、引论在人类生活中,有两大基本符号系统,这就是交际系统与记录系统.交际系统包括手势、体态、实物、烽火、鼓声、口哨语等等;记录系统包括结绳、系珠、契刻、数豆、图画记事、粘土记事等等.语言属于前者,而文字属于后者.从文字起源来看,无论前文字是图画样式,还是粘土标志,这二者都不是记录语言,而是直接记录人的思想观念.这些表达意念的象征性符号其有超语言的性质.只有在前文字系统中的符号经分解,与语言交际系统中的单个符号(词)取得对应,并用语言符号也必用语言符号来释读文字符号时,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文字是语言的派生,文字的功能仅在于记录语言的观念.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言化的概念即语义.文字符号的能指是字形,所指是文字化的概念即字义.语音指称字形(在文字中为字音),而沟通了语义和字义,因  相似文献   

12.
一、悬念和人类的三种心理特性很难设想,没有悬念的戏剧能够抓住观众;也很难设想,没有悬念的小说会吸引住读者。因此,一个小说作者,尤其是长篇小说的作者,如果不想白费气力,那么就必须同戏剧作者一样:懂得如何制造悬念。悬念就是观众或读者在欣赏戏剧、电影或文学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怀有的揣度和急切期待的心情。也有人把悬念概括为“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两者的意思都是一致的。小说作者在结构故事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激起读者的这种揣度和急切期待的心情,以使读者的兴趣有增无减。要知道如何才能激起读者的这种心情,或使读者的兴趣有增无减,就必须懂得并善于利  相似文献   

13.
用心看     
一天下午,我收到朋友转寄来的一封E-mail。打开一看,是一个黑色方块上面堆集着一些类似乱码的白色文字,排列方式毫无规则可言,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不过朋友附上说明文字:请一定要后退至少两米看。我半信半疑,近看都看不清楚,何况向后退两米? 我的位子不大,只好尽可能将椅子往后退,并将身体尽力后仰,荧光屏上还是一片黑白相间的无意义图案。我知道朋友不是随便转信的人,这封E-mail一定有点道理。我站起来,一步一步往后退。当与荧光屏距离超过两米的时候,我终于看清楚这个图了:一堆乱码似的字符中隐藏着五个大而清楚的汉字。想必你也  相似文献   

14.
<正> 鲁迅的书信,和他的其他著作一样,也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这些书信,不仅是研究鲁迅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最重要的资料,而且它本身也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和艺术特点,它有其他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鲁迅在谈到书信的特点时曾说过:“远之,在钩稽文坛的故实,近之,在探索作者的生平。而后者似乎要居多数。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尺牍就有了出路。这并非等于窥探门缝,意在发人阴私,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同志、朋友、亲人间的书信往来,不必象公开发表的文章那样仔细琢磨、认真推敲,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可以象平时的聊天那样,任意而谈,率性直说。写信时,也不必顾及什么“文章作法”之类清规戒律的束缚,而可以信笔挥洒,直抒胸臆。这就使书信能够更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字作品的剽窃早已告别"剪刀加糨糊"的老套做法,"鼠标加粘贴"的先进技术可以令一篇洋洋数万言的大作被抄袭于数秒钟之内.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不少小物件,亦可称为“小道具”。粗粗一看,这些“小道具”似乎不那么重要,可有可无,甚至以为是作者在卖弄“杂学”,故弄玄虚,调侃读者,捉弄红学家。但要仔细品味一下那些小物件的背面文字(寓言),又似乎不那么简单,仿佛其中颇有一点“深意存焉”。或许就是某些权威们所说的“味外之味”了。我明知自己的“味觉”差劲,虽然品不出更多的“深意存焉”,大略也可以尝出其中的香臭。这里所写的三件“小道具”的妙用,就是读书中的一点感受,故日“谫论”。一、冷香丸:薛宝辍人格的象征《红楼梦》第7回中写…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奉现给人类的一株不寻常的奇葩。书法艺术虽然也有文艺美学的共同特征,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不象绘画那样可以描摹事物的外貌,不象小说那样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写出具体人事关系和情节演变,而是运用纸、墨、笔、砚,以文字为书写对象,以线条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但不尽受文字的局限。通过书写,在组织安排点、画、线形的间架结构,节奏旋律,气势变化等方面,抒情写意,动人心  相似文献   

18.
盛洪 《浙江社会科学》2013,(1):31-33,156
我对科斯的文字有一种亲切感。这不仅因为我的学术生涯在一定程度上与阅读他有关,也不仅因为我与他有一些个人间的接触,更是因为,他的文字确实有自己的特色,简洁,从容,优雅。在他痛失爱妻以后,在102岁高龄时,他的文字仍不失这种风格,甚至更美。因此我有意劝告编辑,将他的英文原文一并刊出。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真正好的文章,它的美不仅在形式(文),而且在内容(质)。  相似文献   

19.
刘俊 《北方论丛》2015,(6):48-51
朱蕊的散文《上海之妖》,立足上海,却放眼世界。在写出上海的外在形貌和内在气质、历史文化和精神蕴含的同时,还展示了作者从上海出发,实现“世界”漫游的人生/心灵之旅。在用文字呈现上海和“世界”的过程中,作者融现代的敏锐与古典的雅致于一炉,使《上海之妖》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既充满现代意识又具有古典神韵的别致。  相似文献   

20.
江林昌 《东岳论丛》2006,27(2):40-48
判断文明起源的物化标志,可以是文字、青铜器、城市和宗教礼仪,也可以是其它,应当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不同的民族而定。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不仅要从时间上消除“上古无史论”的误解,充分认识中国文明起源的早期性,而且还应从空间上改变“中原文明一元论”的偏见,全面认识中国文明多源并起、广阔发展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