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最近,广东历史学会部分会员,围绕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同志们认为,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对于什么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志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社会形态的更替,不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唯一的。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一个范畴,凡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因素和力量,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动力”不是唯一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性。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诸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样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下,历史认识的主体会发生变化,其客体也会随之变化。在客观实在的前提下,客体历史的变化,取决于历史认识的主体。首先是主体的需要。由于主体需要的变化,客体历史的范围、内容和层次便会相应地变化。其次是主  相似文献   

5.
刘惠文 《学术界》2004,(5):224-229
历史新闻学内容上材料之难辨 ,形式上撰著之没有依傍 ,要求把握这门学科应当理性地总结新闻学的全面活动及其规律 ,特别是把握好历史新闻学之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论述“异化”与“人道主义”的文章多把抽象的人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主张“异化理论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线索”,要用异化来“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用它来说明现实的历史、社会问题”,有的同志甚至提出所谓“人——非人——人”(即人异化为非人,再克服异化复归于人)这样的历史公式。这就涉及到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人性和人的异化? 什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封建神学家、资产阶级学者搅得混沌不清的问题。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揭示出,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7.
一毛主席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因此,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的规律性加以研究,不特有助于阐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可以丰富世界史的内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之我见——简论需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在唯物史观中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要问题。长期被哲学界接受的普遍看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也可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笔者以为,在历史发展根本动力问题上,上述无论“社会基本矛盾说”还是“生产力说”都没有抓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东西,都仅仅停留在历史现象的浮面和表层,没有开掘出  相似文献   

9.
“以粮为綱,多种經营,全面发展”,是党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方針。多年来的实践經验証明,认真地貫彻执行这个方針,就能促进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和更好地发揮农业在整个国民經济中的基础作用。但人們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它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而是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取  相似文献   

10.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在唯物史观中是一个带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主张,以至近年成为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热点,现就目前提出的若干见解作一简介,供研究者们参考.需要说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理论界通行的人类社会是在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看法固然不错,但由于社会基本矛盾不过是人的活动的表现和产物,而人进行任何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因而,人的需要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这可以从它对于认识和实践,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上加以说明.人们认识世界是由于客观的实践需要,从而决定了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动性、选择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人们改造世界则是出于求生存,求享受,求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发展和提高,则促进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由此也就使得人类社会逐渐进步.在社会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有成都、重庆、南充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讨论会,专题讨论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对一些流行的观点的重新评价,有助于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推动历史科学的发展,因此,要认真重视,深入探讨。会上,同志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产力动力说;(二)阶级斗争动力说;(三)生产力与阶级斗争动力说;(四)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说;(五)“合力”动力说;(六)生产力内部矛盾动力说。讨论中,同志们勇于探索,发表了一些有独到之处的看法。例如,有的同志提出,应当肯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不能就此终结,还应当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因;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才是发展的内因。还有的同志提础,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全部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某个社会形态中,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是根本矛盾,但并不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因阶段性不同而有所变异。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既存在着阶级斗争,又有“阶级协调”。有的同志则提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中实际发挥着影响的“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在“合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有的同志提出,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进程中既互相联系而又不能互相代替的两种矛盾运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缺一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一个杜会经济形态的上升时期,主要是前者发挥作用;在没落时期,主要是后者发挥作用。现将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或摘要)刊载如后: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想研究民族精神,必须先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论界根据不同的界定,对民族精神的概括也不同。民族精神不是一蹙而成的,它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发展经过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几个时期,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不断向前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它的境界,亘古不衰。  相似文献   

13.
纪念话剧百年,最重要的意义是探讨百年来中国话剧兴衰成败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总结历史经验,以利于中国话剧今后的发展与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话剧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话剧与时俱进,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的战斗传统;中国话剧民族化道路的发展方向;中国话剧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兼收并蓄,多元并存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购并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是在招商局创建后的第五个年头——1877年。这个局草创伊始,营运的轮船共只12艘,计11854.88吨,码头、栈房、趸船等设施也不齐全,并饱受外商轮船的压抑,竞争中处于劣势。 旗昌轮船公司属美商旗昌洋行,垄断中国近海和长江航运近10年。到1872年它的势力发展到顶峰,拥有轮船19艘,计27769吨,总资产达332万余两。接着英商太古、怡和两轮船公司出现,向它的垄断地位挑战。1873年以后,招商局航轮又投入近海和长江航运,旗昌的垄断  相似文献   

15.
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文章分析了古代朴素的人权思想 ,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对人权思想的发展 ,以及近现代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确立的历史背景。文章指出 ,建立在“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理论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人权理论 ,构成了近现代人权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并对今后的人权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人权保护的国际性合作趋势使得人权保护的内容与外延进一步扩大 ,并成为新时期人权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需要是一个结构复杂、具有多方面特征的复杂系统。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需要通过内化为需要意识、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又外化为人的实践活动等环节推动历史的发展。从实质上讲,需要又是通过利益中介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粉碎“四人帮”以来,历史学界、哲学界许多同志就此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最近吉林大学历史系先后两次举行了“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有十四位同志发言。大家解放思想,各抒已见,对一些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会上共提出六种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一)阶级斗争和生产力究竟谁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最近关于历史前进动力问题的讨论中,一说动力是阶级斗争;另一说动力是生产力。这两种动力说都可以从经典著作中找出根据。各据经典论证已见,相持不下,似乎有点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我建议论者再仔细阅读列宁介绍恩格斯的那篇著作。他简明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的结果。”并且着重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是一个发展着的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诸多矛盾如何进行分类,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两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而又有待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运用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矛盾结构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投资基金的特质投资基金在国际上有多种称谓,美国称共同基金或互相基金,美国和香港叫单位信托基金,日本和我国台湾称为证券投资信托。我国目前通用的说法是投资基金、共同基金或基金。投资基金尽管名称繁多,基本内涵和实质都是相同的——它是集合投资大众的资金,交由专业人员(证券分析专家和投资专家)按资产组合原理,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分散投资,由投资者共同分担投资风险,分享投资收益的一种理财工具。投资基金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单位信托基金。本世纪20年代美国从英国导入投资基金制度并得到最大发展。投资基金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