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入手,通过对技术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在国家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和市场激励形式的分析,探讨了技术创新市场激励机制的产权安排和法律基础,说明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市场激励机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激励主体地位。无论是直接市场激励还是间接市场激励,最终目标都是使技术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技术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把握市场激励机制还必须注重市场激励的利己目标是争取物质利益回报,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市场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安排,即技术创新成果个人所有权的承认和保护。产权制度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对技术创新起激励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论述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为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力度 ,可以从企业、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出发 ,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框架。在政府政策安排方面 ,必须从产权保护、公共采购、财政支持、科技发展、市场培育等角度对技术创新行为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提高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我们在分析现有的技术创新激励理论、措施的基础上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机的激励决策 ,即充分发掘、培育、生成和提升不同企业内生的技术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古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特征的公司其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更加不同.本文选取了2006-2010年我国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16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的当前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呈显著的负向影响,高管股权激励的预期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呈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运用股权套现对削弱股权激励当前价值、预期价值或对公司技术创新有影响作用.而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当前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强,高管股权激励的预期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弱;地方性国有上市公司较中央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当前价值对技术创新的负向作用更强,预期机制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弱.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学者的论述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为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力度 ,可以从企业、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出发 ,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同时发力 ,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6.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应从企业、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构建一个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7.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激励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论述,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为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力度,可以从企业、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出发,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同时发力,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知识产权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激励与保障,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之间互动关联。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从知识产权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分析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试论国家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国家推进 企业技术创新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技术创新发展新趋势的客观要 求。国家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机制包括:结合目标激励和利益激励在内的完善的激励机 制;含有领导制度、组织形式、产业政策等多项内容的良好运作机制;从教育体制变革开始重视 培养和培训技术人才、注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开掘,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等方面的长远发 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绿色技术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使其具有比工业绿色技术更强的公共品属性。这种公共品属性使得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面临着缺乏研发激励、运行管理失效和公共资源投入不足等困境与挑战。基于公共品属性视角构建有效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应通过强化政府的财政激励、优化创新的市场激励、改进专利保护制度等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建立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引导机制、评审机制、奖励机制、推广机制和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构建技术合作联盟、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健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内部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应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建立和完善,尤其应注重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使企业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实现创新质量赶超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8年期间37个制造业数据,考察在不同所有权性质下政策激励和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政策激励和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所有权性质异质性,在国有行业中,国有属性抑制的存在使政策激励和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失效;在非国有行业中,政策激励对技术创新质量产生负向的被动实施效果,但是政府主动筛选机制能够中和政策对技术创新质量的负向激励;金融对技术创新质量的提高始终存在正向支持作用。要实现创新质量弯道超车,离不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3.
构建创新政府是指建设有效激励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政府之所以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是因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调控者,应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自身重要的经济职能,充分发挥自身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市场和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使自身真正成为有效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而构建创新政府的根本途径就是激励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要构建创新政府,关键是要通过建立健全产权制度、专利制度、金融制度、分配制度等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自由市场传统经济环境中绿色技术创新往往不足,什么因素更有利于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创新地条件是否会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偏向性影响,现有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利用2007—2013年中国184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以碳排放衡量非期望产出,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绿色技术创新,检验创新地特征尤其是医疗卫生条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后果.结果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激励存在条件依赖且选择性偏好表现出异质性,即医疗卫生条件越优的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越强,且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富裕程度和不同地域的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这可能源于医疗卫生条件更优的城市更有利于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正向激励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更利于城市朝绿色技术创新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研究了针对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激励的重要因子,对这些因子的重要性分析表明,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激励因素具有风险规避与官本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如何通过企业家这个因素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指出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属性,公司治理结构是依靠市场控制和组织控制两种模式,分别以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为主来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发挥激励作用,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并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技术型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产品创新为主,人才和信息是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产权激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但是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专利制度可以为技术创新拥有方提供法律保护,树立市场竞争优势,获取经济收益,激励技术创新,还能够有助于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科技资源,减轻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负担,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企业、市场、政府不同层面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从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激励、技术创新速度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中国企业要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就必须借鉴有益的经验,改革现有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