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比较低、生产关系不断变化、人口正值生育高峰的新形势下,对计划生育工作这个战略问题,要进一步加深认识,才能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我省人口发展的特点是增长过快。1987年全省人口1%抽样调查,到7月1日零时,全省总人口为20,855,018人,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5年间增加人口1,285,827人,增长6.57%;与“八五”期末全省总人口20,412,905人相比,18个月增加442,113人,月均增加24562人。城镇人口(不含市辖县)比例由5.25%上升为15.31%。  相似文献   

2.
甘肃贫困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经济、文化落后,集中连片的贫困县区有46个,主要分布在陇东老区、陇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地区。198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占78.9%,约有1284万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经过八年的开发性扶贫,不仅贫困面大大缩小,而且现有贫困户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其它省市相比,甘肃贫困面的比重仍为最大之一,特别是还有17.6%的农户仍处于绝对困境,更  相似文献   

3.
甘肃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是一个地处内陆的边远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自身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省区相比,差距却不断扩大。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相对应,人口增长却是全国较高的省份之一。本文分析甘肃省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和与全国相比所显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民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住迅速增长的人口数量,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那  相似文献   

5.
甘肃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策●杨琰︵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兰州730000︶甘肃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已识别的少数民族有44个,世居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依次为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甘肃人口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科  项亮 《西北人口》2004,(2):51-54,58
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甘肃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但人口文化教育的城乡差别、年龄差别和性别差别比较大,与全国相比仍处于后列。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其人口急剧的增长且目前有愈演愈烈的势头。人口问题在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形成了印度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给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本文就印度的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的发展作些简要分析。一、印度人口的急剧增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争论。本文首先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框架,进而得出了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预测,然后利用大量的经验数据初步证实了上述判断;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可能依时间、地点而有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应当适时地调整现行的人口管理政策,以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代东北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移民人口的增加,而不是靠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大量跨境移民的涌入是一个重要特征。大量的国内移民人口的增加促进了东北近代农业的发展,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代中国内地的人口压力。另外,大量移民人口的增加促进了近代东北地区贸易、工业和城市等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近代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推行了近二十年的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政策之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和妇女总和生育率较70年代初期显著降低,其中城市已基本上实现了一胎化.由于人口增长具有周期性和累积性特点,加上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中城小乡大的特征,我国人口增长的绝对数庞大,增长速度下降幅度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反弹,未来人口控制的压力依然沉重.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人口这一社会因素作为社会的第二种再生产时刻与第一种再生产( 物质生产)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就我国的国情出发,论述了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分别影响积累、造成劳动力闲置、阻碍人口素质提高和使自然资源短缺,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我国人口规模制约经济增长的难题, 笔者认为应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实行计划生育这两条途径来控制人口规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口移动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影响陶云(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730000)人口移动按迁移目的可分为定居性迁移和非定居性迁移,前者指永久改变居住地点的人口移动;后者指暂时改变居住地,一段时间后还要返回原居住地的人口流动。人口移动包含了人力、资本、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机器大生产的出现,科学技术的飞跃,使教育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大小,标志着它的生产力水平。因为,在近代,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在逐步变为科学劳动,社会劳动进一步智力化,教育从一次性教育变为终身教育。一个劳动者必须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熟练的劳动技能,才能有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人口增长压力下的环境治理途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环境治理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环境治理按照不同的治理思路可以分为“法律管制型”、“经济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三种途径,三者各有利弊。结合人口增长压力趋强这一基本国情,我们认为,在逐渐明晰环境产权制度和完善环境市场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强调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思路是我国环境治理的根本途径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人口、环境,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两大实际问题。人口激剧增长,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威胁着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在理论上、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追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的平衡为前提。本文论述了河南省跨世纪人口压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协调人口增长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口现象是历史现象。自人口群体出现于地球,不论其发展是旧石器时代还是当今的工业化时代,信息时代无不表现出时速时缓、或升或降,谷峰相间的正弦曲线发展特征。从而,形成了一次次周而复始的人口回升。正是在这种回升下,人口规模得以扩大、发展。中国人口亦是如此。当前我们即面临的“第三次人口高峰”,正是“第二次人口高峰”的波及而出现的规律性回升,亦即正弦形曲线发展的延续。目前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就是抑制、缓解、削弱即将出现的第三次人口高峰的峰坡,最大可能地减小人口回升幅度。因而,对于人口回升现实的认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资料限制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仅以平凉地区为例,对我们所面临的人口回升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能源     
能源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战略问题,世界各国对能源极其重视.工业和农业是人类生产物质财富的最重要的部门,若其脱离了能源就难以发展,更谈不上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生活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所以一定数量的能源存在,是一定数量人口存在的前提.因此,人口与能源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在进一步发展能源的同时,如何控制人口增长,对求得能源生产和人口发展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大事.据计算,在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人口每增加一倍,能源消耗将增加六至七倍.因此,人口的增长和能源的发  相似文献   

19.
人口与能源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大约在三百万年以前。人类为了生存下去,使后代延续不绝,需要从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中索取食物和能源。从人类的祖先开始,都赖以食物、能源而存生繁衍,所以能源和食物一样,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古代,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人口为获取食物,投入的主要是人力、畜力,还没有使用化石能源,因而也不发生所谓的能源问题。如今世界人口已达44亿多,为维持世界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每年必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口城镇化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至今日,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会赞成把控制我国人口增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切实坚持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关于这一方面的人口对策研究,人口学者们以及政府部门已有许多精辟论述,笔者不打算在此展开讨论。本文旨在通过一个农村一镇一市人口动态模型,探讨人口对策研究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人口城镇化将如何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