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充分看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从1994-2004年,我省安排到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就达38亿元,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220万人减少到了2004年的49.55万人。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事业以及群众生活状况等,与全省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加快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任务还很艰巨。一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任务还很重。全省17个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和总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7.8%…  相似文献   

2.
客观地、科学地、全面地做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设项目的评估工作,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提高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基建投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三十多年来,我国对民族自治地方基本建设投资不断增加,从1950年到1983年,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839.41亿元,其中从1979年到1983年的五年中,基建投资为258.9亿元,占累计投资总额的30.8%。建国以来,民族自治地方全民所有制单位已形成几百亿元的固定资产,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根据国家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50华诞。50年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社会和封建地主制社会并存的云南民族地区,经过各族人民的拼搏奋斗,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跨越,迈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62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89.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7元增加到1998年的1164元。回顾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云南民族工作,我们可以自豪…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国三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帮助和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至今工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落后。据有关部门统计,1981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54元,相当于全国人均699元的50.62%。五个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央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干部“四化”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主要领导职务由实行自治的主体民族干部担任的目标已经实现,党政一把手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专业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一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效保障了各民族政治平等、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繁荣。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遇到了现有行政体系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创新机制,修订相关法律条文,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改革,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粮、油、禽蛋等主要农副产品大多丰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内外贸易增长较快,交通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国家的大量投入。1996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19.06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了十几倍,而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0.79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15.09亿元,也增长了18倍。  相似文献   

8.
100亿元是个什么数字?这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全国今年发行国库券40亿元,不及其一半。而这笔可观的数目,确确实实是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口袋中的闲置金钱。据有关统计资料,1983年末,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城乡居民在银行的存款为82.5亿元,比1979年末存款增长两倍多。仅此数目,已超过了1983年民族自治地方组织的财政收入,也超过了当年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补贴,如果再加上农牧民手中的闲散钱,民族自治地方城乡居民的闲置资金不下100亿元。这笔可观的数目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有8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而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则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相对都较为落后,如何才能促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呢?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 要探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对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势作一正确的估价。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帮助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都给民族地区以大力的支持,如拨付专款、支援仪器设备、组织教师支边、安排内地与民族地区高校协作支援等。在方针政策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自主发展民  相似文献   

11.
凉山州民族干部现状和需求预测研究何明伟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自治地方管理党和政府事务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是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建设成就和工作成...  相似文献   

12.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建州20年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恩施州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恩施州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统筹规划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计划投资、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对恩施州给予倾斜。湖北省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充分考虑了恩施州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专门制定了《湖北省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由于省里的大力支持,“十五”前三年,恩施州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126.88亿元上…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三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正确处理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普遍,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够尊重,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利益和按照民族特点办事不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全面贯彻实施,特作如下决议。  相似文献   

14.
上级国家机关对其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和帮助,这是我国的宪法所确立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是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的上级国家机关对其属下的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领导和帮助。有关这方面的国家确立的法律法规及与其有关方面的总和就是上级国家机关领导和帮助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制度。我国的这一法律制度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国40多年来,这一法律制度在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甘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入手,探讨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文章指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县域范围的所有制结构应选择不同的模式: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方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方,农牧业实行土地和草原集体所有,家庭长期承包经营,而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为此,须按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企业改革,改革和完善农牧业所有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清理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研究建立民族经济特区,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民族高等教育:最好最快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是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而实施的教育,是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而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高等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大学,简称民族院校)、民族自治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等几种办学形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也成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据lop年统计,全省总人口49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8%。全省共建立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8%;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以上。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省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距离,已成为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族自治地方要尽快地发展经济,经济自治权的落实和完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少数民族干部主要分布在各民族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进入了非民族地方(汉族地区和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杂居地区)的各级各部门。作为非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因其独特的文化背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是中国地方政府的一部分 ,在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上 ,它们与一般地方政府有着相同性 ,也有差异性。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行政地位 ,其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 ,但其管理创新的基本目的却是相同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不仅与少数民族发展本身密切相关 ,还与国家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只有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才会是有效的和有益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有其内在的动力 ,这就是民族地区各民族要求实现现…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有效推动政治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实现差异性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