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元代文化与元代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东岭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一传统的中国文学犹如传统的中国人,自有其独特的品格,单从文学体裁这一角度来体认,诗文独领风骚的几千年一贯制便足见其个性之顽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有才华与无才华的文人学子,都曾挤身其中大耍把式,且着实筛选出数量可观的诗精文华供后人赏读。但如果认定中国文学总是这般步态沉稳面目呆板却也过于天真,有时它也不免打个趔趄而 相似文献
2.
李欣广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生对于自然经济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它的历史使命是造成生产社会化,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王森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6)
为了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共同特征,首先要弄清商品经济的一般历史性质。商品经济形式,无非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劳动交换或社会产品分配借以实现的一种交往方式。不论在什么生产方式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旦进入流通来实现自身社会分配,就成为商品。商品以其自身价值形式不同层次的发展显示了交换关系成熟完善的历史过程。这种交换关系的发展,每一更高层次上已经完善起来的价值表现或流通形式,并不排斥原来低层次上旧有生产方式所提供的商品,而是使各种不同层次的生产方式所生产的商品融汇在已经完善起来的流通形式之中,构成一个总的商品流通和商业资本的运动。这种 相似文献
4.
李泽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正>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是没有谁再否认的客观真理.但为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认识上就各有不同.一般的看法是抓住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根本的条件去分析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互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样去分析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为一块,商品经济为一块,这两块不同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它不是把社会主义经济放在商品经济这个总体中来考察, 相似文献
5.
火玥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由宋入元的理学除了在元代诗人的诗作内涵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方面留下深深的痕迹之外 ,还直接影响着元代诗人仕与隐的选择。可以说 ,民族矛盾与压迫并不是决定元代诗人仕隐的唯一原因。元代理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合流。前者是元代诗人仕元的理论基石 ,后者是元代诗人归隐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6.
7.
8.
元代的学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
元代的学田属于官田,为国家兴办的学校所占有。其租入钱粮主要用于学校“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廪膳。贫寒病老之士为众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赡养。庙宇损坏,随即修完。”由于学田是学校赖以存在的主要物质条件,学田的兴废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命运,因此,对学田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元代的教育状况以及元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和政策。再则,由于学田是官田的一种,对学田的研究,还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元代官田的经营状况,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元代的土地制度。本文试就元代学田的设置、学田的租佃与赋役以及寺院与地主豪强对学田的侵夺等问题,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从元代历史剧看元代文人的二难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轼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1):32-34
在元代,由于蒙古贵族的入侵,中原文明遭受践踏,造成了文人地位的历史性失落:政治上失却晋升之路,经济上毫无生活保障,同时还承受着残酷的民族与阶级压迫的双重灾难.仕与隐、进与退的二难情结成为元代文人普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元代的历史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元代文人用历史人物来淘写自我情怀,使作品处处烙印着作家自身的复杂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鲍敦全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十年改革带来了巨大变化。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毕竟人口众多,原有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很低。加上旧的经济体制的制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文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关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如何运行,这是长期以来争议颇多而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关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商品经济是指生产者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进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个历史范畴,发端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社会分工和生产单位(个人或企业)的独立经营并存在各自的物质利益为产生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说:“以交换价值和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诚然以生产者互相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但同时又以生产者的私 相似文献
12.
董洪钧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正> 人们习惯地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性的矛盾,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今天,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已经没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以,目前理论界公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但还是不提及这种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历史性贡献之一,就是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4.
高祥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商品经济为共同规定或商品经济一般的实质是什么呢?商品经济是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它的实质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商品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机制,而不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制度。它只有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结合起来,才是社会经济具体的现实形态。历史上已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简单商品经济和当今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社 相似文献
15.
16.
毛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从建国三十年来对商品经济讨论的情况来看,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一大量确凿的历史事实证明,社会分工早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初期就产生了。它最初表现为原始公社制社会内部的自然分工,即性别年龄的分工,以后逐渐表现为原始公社内部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渔业和原始手工业等的分工。在原始公社内部,人们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人们之间劳动的交换,是通过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即直接交换产品来实现的。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在客观上并不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原始公社制社会内部虽然长期存在着社 相似文献
17.
聂景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
商品经济是一种很古老的经济形式。它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后,跨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种社会生产力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它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同各社会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经济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谈点管见,向同志们请教。要说明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商品经济是种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交换不是一 相似文献
18.
19.
郑世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呈现为双重构架:一方面,经济主体是公有制;另一方面,运行机制为商品形式。这种公有制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历史对照。那末,为什么在同一历史时代,在大体相同的生产力基础上,能够建立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商品经济呢?或者说,为什么都实行的是商品经济,但其所有制形式却能够有所不同呢?这是因为,决定所有制的基础和决定商品交换的基础是有区别的,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20.
邓兆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说:“商品经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却下来。”商品经济是“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祸根。他们还说: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范畴,商品经济的灵魂是专门利己。因而,又发展商品经济,又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二律背反。显然,这里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政策问题,即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二律背反”?还是相辅相成?我认为,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针对那种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分离开来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