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年(民国十九年庚午) 四十岁一月七日,作《〈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载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二月一日,有《论观象制器的学说与颉刚书》。二月五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奉中央宣传部密令,查禁《新月》杂志。本月,与罗隆基、梁实秋合著的《人权论集》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五月三日,也遭国民党查禁。三月,开始作《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至八月,写成七章:一、齐学;二、杂家;三、秦汉之间的思想状态;四、道家;五、淮南王书;六、统一帝国的宗教;七、儒家的有为主义。未续完。四月一日,作《〈陆贾新语〉考》。四月十日,作政论文《我们走那条路》,代表新月社同仁对“怎样解决中国的问题”的根本态度;其中提出我们的敌人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个魔鬼,即所谓“五鬼乱中华”。载《新月》杂志第二卷第十号。  相似文献   

2.
玄宗开元二年甲寅(714)四十五岁在紫微侍郎任,仍知制诰。〔著作〕正月二十四日:《授姚崇都检校诸军大使、李义(甫)副使制》(见《诏令》。按,“甫”,衍文)二月一日:《贺太阳不亏状》《通鉴》:“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阳应亏不亏。”二月五日:《王晙朔方道行军总管制》(见《诏令》。二十八日:《命姚崇等北伐制》(见《诏令》。《英华》系于三月十八日,备一说)闰二月五日癸亥:《令道士女冠僧尼拜父母敕》(见《旧·玄宗纪》)。九日丁卯:《遣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上,前后时间共达八年之久。但只有《珰女士》标志着作者思想的进展,其他作品表明作者在思想艺术上,均处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一年以来,周谷城先生写作了一系列的文章,提出与闡述他自己对艺术問題的見解,到一九六三年九月止,计有《史学与美学》(載一九六一年三月十六日《光明日报》)、《礼乐新解》(載一九六二年二月九日《文汇报》)、《艺术創作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鲁迅书信集》出版以后,《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九日《文学》第六十期,发表了《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第十三封《致××》信,倪墨炎同志在《关于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一文中指出:“第十三封信曾刊《人间世》半月刊一九三九年第二期,收信人姓名被略去。”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大连图书馆所藏部分《越铎日报》中,发现四篇“古文”,分别署名“独应”或“独”,它们是:在社论栏发表的《望越篇》(载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和《望华国篇》(载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禹域秋阳”专栏发表的《尔越人毋忘先民之训》(载一九一二年二月一日)和在“黄钟”专栏发表的《民国之征何在》(载一九一二年二月二日),我们认为这四篇文章都是鲁迅佚文。现将全文试加标点抄录如下,并谨从几个方面做一考证。  相似文献   

8.
路易·勃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十九世纪法国史学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关于法国大革命,他写了十二卷本的巨著《法国1789年革命史》;关于七月革命及七月王朝,他写了五卷本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关于二月革命,他写了《社会主义·劳动权》、《向正直的人们呼吁》、《卢森堡宫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史页》,《历史的辩驳》和《1848年法国革命史》(二卷本)等著作;此外,他还写了一部《英国十年史(1861—1871)》。今仅就他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法国1789年革命史》这两部主要历史著作,作一简略的述评。  相似文献   

9.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最初发表在《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上,后来由鲁迅收入“比较锋利”的《二心集》中.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原来依附于北洋军阀的“新月派”看到封建法西斯王朝的建立,蒋介石一时得势嚣张,便立即改换门庭,于一九二八年三月创办了《新月》这一反动刊物,积极充当新军阀蒋介石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急先锋.“新月派”的干将梁实秋,在一九二八年六月号的《新月》上抛出了《文学与革命》一文,竭力鼓吹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和“艺术至上论”公开断言:“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而“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并露骨地诬蔑工农群众和颂扬人民公敌蒋  相似文献   

10.
一、传世的诸葛亮著作 据晋人陈寿在泰始十年二月一日(公元274年)所著《进诸葛亮集表》载;诸葛亮有著作二十四篇(总目),兹抄录于左: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全国秘书部门、秘书工性者的一件大事。《办法》是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1931年11月27日,赵景深在徐志摩去世之后,写了《志摩师哀辞》。文中记叙了1926年春天作者访问徐志摩的情景,在谈诗时,“问他对于自己的诗所最喜欢的是哪一首,他说是无题。”(《新月》四卷一期)《无题》收入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这首诗为什么被作者自己喜欢,我想大约是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性灵与诗魂。全诗以“朝山人”自喻,抒写为了攀上那“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13.
学术动态     
△教育部委托兰州大学主持的《现代汉语》协作教材(第一方案)编审会,于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日至三月三日在兰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四十五个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的代表七十一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志公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期间,甘肃省教育局和兰州大学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肖华、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等省委负责同志接见了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14.
《儗播布美术意见书》是鲁迅先生的早期文章.最初发表在一九一三年二月《教育部编篡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上,后收进《鲁迅全集》(七)《集外集拾遗》(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一二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了教育部,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鲁迅经许寿裳介绍,于二月底或三月初到教育部任部员.四月临时政府迁北京,鲁迅也随部到京(实际上是五月初到北京).蔡元培在四月发表了《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主张“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来制定教育方针,提出了五育.五育中引人注目的是以世界  相似文献   

15.
新月书店不但出版著作、译著,还担任着《新月》月刊的出版与发行。新月书店广告的主要阵地是《新月》月刊。新月书店在《新月》刊登的译著广告体现了新月派的翻译思想。以译著广告为视角,从翻译选材、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等方面,探讨了新月派的翻译思想。翻译选材上,新月派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通过翻译探索中国新文学建设,寻求社会进步的良方,并致力于推动国内学术和教育的发展;翻译标准上,主张忠实、流畅、传神;翻译方法上,灵活多样,主张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翻译态度严肃认真,通过翻译校对,保证了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省图书馆查阅解放前的旧报纸时,发现一九四三年一月六日的重庆《大公报》上有一篇署名郭沫若的文章,题目是《序<情虚集>》。这是该文的第一次发表。《情虚集》是田仲济先生的一本杂文集,它于一九四二年春夏间辑成,翌年二月由重庆东方书社出版。郭沫若的这篇序文(作于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即初收于该书中。但在郭沫若的各种单行本和解放后出版的《沫若文集》中,均未收入此文。一九八二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年谱》和一九八三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年谱》中,也均未提到郭沫若的这篇佚文。  相似文献   

17.
淮军成军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读了贾熟村同志的《淮军初建的几个问题》,感到淮军建立时间仍有重新考虑的必要,写此短文与熟村同志商榷。关于淮军成军时间问题大体有3种意见: 窦宗一在《李鸿章年(日)谱》中写道:“三月三日(农历二月四日),鸿章随曾国藩检阅淮军,淮军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8.
曹丕《典论·论文》的写作时间有建安十六年、太子时期、黄初初年前后三说。分析文献及史实,可以发现它的写作时间应该在太子时期,因其创作与《与吴质书》、《与杨德祖书》关系密切,而《隋书·经籍志》对当时书籍存世的记载对确定该文的创作时间下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过史实研究,可以精确地将《典记·论文》创作时间定位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至建安二十三(218)年二月三日之间。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拜上帝教有六个宗教节日(亦称“天历六节”),其中之一即天历每年的二月二十一日的“太兄暨朕登极节”。此节含义,解释不一。但大都避开“太兄登极”问题而讨论“天王登极”,且将“天王登极”理解为“登天王位”。罗尔纲先生曾认为,在1851年1月金田起义前,洪秀全不会正式登天王位;又,天王“登极节”在“二月二十一日”,这个“二月二十一日”当不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一日,而应是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二十一日,是时太平军进驻武宣东乡,所以,洪秀全是于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于武宣东乡登位称天王的。此说被广泛接受,写进了各式教科书。郭廷以《史事日志》也持此说。惟简又文根据《洪仁玕供词》等材料,认为太平天国当“一起义即正位天王,必无于武宣再行‘即位’之理”。但仍视“登极节”中的“登极”为正天王位。  相似文献   

20.
近世的研究发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日干支竟与《诗经》、《春秋》、《左传》中所载的干支纪日是连贯的。通过对《春秋》日蚀记录的研究,现已证明自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起,直到现在,干支纪日竟然是连续无误的,总计达2700多年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纪日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