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现代审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对实力增长和内部和谐两大基本目标的不同排序,规范性的社会哲学可分为三种: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增长与和谐并重的社会哲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主张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到19世纪后半期,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被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所取代,中国的社会哲学实现了转型。尽管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但其存在仍然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因此,它是现阶段唯一现实的哲学理念。至于向增长与和谐并重的社会哲学的过渡,目前为时尚早,而重返儒家的和谐取向社会哲学更不可取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传统与“和合”理念。文化强大的导向功能决定了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协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化解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和谐的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意蕴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陕西社会经济的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多样化、社会分层的加速进行和社会阶层的固化,陕西社会的价值取向多样化。这使得陕西社会的价值整合面临挑战,对实现陕西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对此,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缩小收入差距,以文化认同构筑民众社会心理,以价值整合实现陕西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指的是高等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不断引领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状态。从构建和谐高等教育关系的视角入手,对师资队伍建设与招生规模和谐取向的问题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既是文化的核心,又是安身立命之本.随着以和谐为指向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的转型,要求价值观也必须相应转到和谐的轨道上来,确立基于和谐的和谐价值观.所谓和谐价值观,就是基于和谐并以和谐为介质的价值视阈和价值取向,是为履行和谐使命而内生的永恒行为准则.和谐的理念、哲学的智慧和美学的飘逸,是和谐价值观的三个鲜明特征,彰显了人类存在的真善美.和谐价值观的终极指归是我与人、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的双赢,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索.  相似文献   

6.
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藏传佛教哲学以万物普圣(依正不二)为自然观和社会观,以众生一体平等、因果轮回为生命观和自我观,以超越生死为终极价值取向,是一种反破坏、轻发展、重和谐的生态哲学。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它对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和谐观具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和谐合理性:儒家文化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自荣 《学术研究》2006,1(10):53-57
通过分析哈贝马斯和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得出合理性判定依据,即与行动取向关联的知识及其预设(人与世界关系)的取向。儒家文化的人与世界关系(天人合一)和儒家文化的知识(内在超越)都是和谐取向的,因此,可以把儒家文化合理性界定为和谐合理性。最后,通过和谐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交往合理性的比较,说明和谐合理性是目的合理性和交往合理性之外的另一种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是合乎我国当前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律的必然状态,是从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向另一个经济发展阶段过渡的转换期。追求质量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关键。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低增长,而是要在速度换挡过程中构建起创新驱动的新模式,为新一轮增长创造条件,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潜力开发和动力重塑、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下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等,实现路径在于改革,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质量效益价值取向、市场配置资源取向、创新驱动取向、生态取向、民生取向和包容性取向。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玉蓉 《天府新论》2003,1(6):15-17
和谐是 2 1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实现人和自然界 ,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范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矛盾的同一性 ;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和谐价值的取向是事物的发展 ;和谐是相对的 ,不和谐是绝对的。因此树立正确的和谐观念 ,在新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逻辑。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社会和谐的本质包含九个方面的涵义:和谐是一种社会趋势;和谐是一种社会理念;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是一种社会理想;和谐是一场社会建设;和谐是一种科学方法;和谐是一种人生境界;和谐是一种理想人格;和谐是一种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