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制改革卢东华,丁新约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重塑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在所有制关系改造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寻求合理的国有制实现模式,是我国社会生产力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形式的商品经济。就其社会性质来说,所有制不同,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也不同。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是何关系呢?如何深化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呢?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生产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人们在研究这一经济运行机制时,比较多的着重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但要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则离不开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而且改变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所有制改革,既包括宏观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包括微观的所有制形式及其内在结构的改革。本文拟就宏观的所有制改革,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所有制的多元化,是我国近年来宏观的所有制改革的鲜明特征。所有制的多元化,是指多种多样的具有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的出现和被引进于我国的社会所有制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所有制的有效性入手,提出社会所有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的观点。认为社会所有制的有效性在于以个人致富为动力,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建立社会所有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一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看,无论哪一个社会,只要不是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都存在着一个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结构问题。什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判断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如何,不但要看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结构是否合理。因为,只有当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配置适当,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时,生产关系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力发展。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之后,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我们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结构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我们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在这个问题上,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照搬过别的国家的经济模式,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只搞两种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结构方面,重积累,轻消费,重基建,轻生产,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在经济体制方面,只搞计划调节,不要市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商业体制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社会商业所有制结构正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与非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长期并存的格局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建立“清一色”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而只能实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商业并存的格局。非公有制商业是我国商业新的生长点。从商业所有制变化的趋势来看,以下几种商业所有制将长时期内存在下去。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业(国有商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锻炼,其主导地位作用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除了国内贸易部系统所属国有企业外,还有烟草,石油、盐业、医药总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邹东涛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特色,在于在研究人类社会时,把社会形态归结为社会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是未来社会所有制的高级形式。建立和完善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上的逻辑支持;并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同时确保生产效率以实现生产力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和层次,它的各部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有规律的运动体系。人类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形态,同样也是如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体系,它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并有自己内在的运行机制。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源发层即所有制形式——我国应当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合理配置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体制  相似文献   

12.
所有制结构调整作为社会主义改革与实践中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其结构变迁改变了社会阶层的结构和社会的分配方式,决定了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并最终影响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科学调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术》2007,(4)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未来社会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以自然人联合体的方式组织生产,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劳动者。生产力是选择所有制形式最根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新经济秩序必先构造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基本框架。基于这种思考,本文就此谈谈一孔之见。 (一)优化的经济结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在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经济结构中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石镇平 《天府新论》2006,3(6):50-55
在马恩的设想中,未来社会实行的是社会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是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所有制?现实社会主义应不应该实行市场经济?这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更好地坚持马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 ,就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完善所有制结构 ,具体体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实质 ,是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调整所有制结构 ,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  相似文献   

17.
按商品经济本性改革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革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来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除了小型国营企业实行租赁、承包外,把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不是方向。实行类似西方的国家企业“私有化”,也行不通。我认为,改革的根本方向是:按照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重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建立新的结构。迄今为止,我们所实行的全民所有制,是在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个总前提下构思出来的国家所有制体系,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这种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宗寒 《中州学刊》2005,3(4):27-3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有其必然性和非必然性,存在着合理因素和非合理因素.居民收入分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结构的反映,非合理因素形成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可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中探询原因.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分配结构的变化,进而在改革实践中导致一些领域的失控,从而使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要提高认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好第二次分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结构。笔者试从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原理出发,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多元化结构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以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回到了生产力标准原则上;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践上,提出了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