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是子女最亲近、最信赖的人,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最亲密。父母的人品、教育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子女的身心发展。父母对子女关心和爱护的过程中自然地塑造了他们的个性。父母的心理障碍也很容易在子女的心灵上留下痕迹,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家庭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家庭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场所,每个家长都承担着教育子女的义务。父母与子女具有血缘的关系,他们之间有深厚和真挚的感情。对于父母的教诲子女从感情上一般听得进,接受得了。孩子出于对家长的尊敬和爱戴,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能够毫不勉强地听从和信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在我校组织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98.5%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5%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是三峡库区一所靓丽的移民新校,全校3000多名学生百分之七十来自普通移民家庭,还有近百分之三十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都是城镇里相对较贫困的弱势家庭子女,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没有健全的家庭教育,行为习惯差,学业成绩不好.为此,学校开展了贫困学生教育课题研究,倡导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加强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周末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
  (一)父母责任感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指望老师“妙手回春”,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儿女。”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又长期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他们普遍认为,家长只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学生,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好了。而教育问题应该是学校的责任。我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给我把孩子管严点,我们的话他不大听,只听您的话。”这些家长将子女的教育委托给了学校、老师,而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足够了。因此,他们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甚至粗暴,对子女关心不够,导致孩子情感缺失,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好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尽管他们每月给我生活费,但却从来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而留守学生的父母,不能找到这根弦,不能给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加强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周末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一)父母责任感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指望老师"妙手回春",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教,中职学校正快速承担起为社会输送劳动力的重任.由于中职校生源广泛,学生个体差异性大,为中职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难题.父母服刑对子女来说是一种逆境.家庭的变故使父母服刑的子女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和教育,尽管他们跟其他少年儿童一样享有生存权与发展权,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为了解本校父母服刑子女的生活、发展及教育现状,本次研究对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服刑子女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社会职能和教育作用,使缺失家庭的孩子得到行之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霞 《科学咨询》2007,(12):24-2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个人的成长,也会促进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的成效,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者,因此,父母自身的素养、所持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教养方式就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灵,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自信,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需求,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精神,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家庭的幸福."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家长的共同心愿.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子女"成龙"、"成凤"的必经途径.近些年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年年都在改善.作为家长,理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好子女.笔者就家庭教育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或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1 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畅 《经营管理者》2009,(21):381-381
长久以来,家庭教育的研究一直关注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母亲被认为是天生的抚养者,她们细心、温柔,具有母爱。父亲的角色却未能受到重视,父亲被认为是“面包的提供者”,主“外”而不是主“内”。然而,工业化革命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母亲从家庭走入工作岗位,伴随而来的是家庭问题的升温。家庭分工的矛盾以及抚养子女的责任冲突逐渐显现出来,父亲开始被迫承担起一些养育子女的责任。父亲在抚养子女中的作用逐渐被研究者所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男孩更容易女性化,懦弱、缺少面对问题的勇气;女孩则更容易在青春期出现叛逆。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得好的家庭中,孩子的学业成绩和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问题。作为一个家长,同时也是一个从事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的教师,对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思  相似文献   

15.
胡应春 《科学咨询》2010,(13):120-120
现在社会上离婚的家庭增多,单亲家庭子女也相应地增多,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容易冲动和叛逆,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是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他们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一旦遇到家庭结构的剧变,就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灵受到创伤,有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缺乏父母的关爱,长时期处在压抑、不理解,恐惧、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渐渐地有些单亲学生就变得性格孤僻,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6.
袁放 《科学咨询》2010,(14):46-46
随着离婚率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备受关注。这些小小年纪就经历人生变故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升学无门,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进入了各种中等职业学校。如果这些孩子不能在正常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讨论了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的辅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与独生子女有关的各种教育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情况。因此,本文拟对现阶段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现行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仪的事,当孩子呱呱坠地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我们就把全身心的爱给了孩子,爱得真切,爱得无怨无悔。但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仍有许多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不少家庭陷入了教子的误区。那么如何爱孩子呢?这就值得我们认真  相似文献   

20.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