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在1942年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隔7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两位中共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认识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作用,坚持文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坚持人民是文化的主体,追求文艺的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左翼”运动与延安红色文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立华  程春梅 《文史哲》2004,6(6):45-52
中国左翼文学生成于20世纪"红色30年代"的国际背景之下,早期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瞿秋白和德高望重的大作家鲁迅先生等诸多文化先驱对苏联文学理论的翻译传播壮大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力量。40年代的延安红色文艺直接师承左翼运动,左翼运动为延安红色文艺至少准备了四笔财富:(1)准备了理论基础,例如"阶级斗争理论"、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武器"等;(2)革命文学创作经验,例如较好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文学大众化的问题等;(3)红色文艺的领导干部和文艺家队伍,例如周扬、丁玲、萧军等;(4)作家主体意识,例如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等。延安红色文艺思想理论的形成有效地吸纳了前三笔财富,而对第四笔则作了有效的规范,此后,在相当长的年代里作家主体消解在社会主体"工农兵"之中。其间所发生的无数次文艺运动,都与这笔财富被规范有关。  相似文献   

3.
悲欢离合是中国传统文艺的重要母题,中国电影对悲欢离合叙事模式的钟情由来已久.港澳台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艺片创作对悲欢离合叙事模式的运用和发挥最为充分.港澳台文艺片的悲欢离合叙事模式以回环往复的时空结构、贯穿影片始终的意象和对超越性的审美境界的追求呈现出特有的哲思和审美风韵,以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次继承触动中国观众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郭国昌 《文史哲》2013,(1):137-154,168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解放区文学迅速走向了体制化,并且形成了规范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文学制度。作为延安文学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解放区文艺社团的转型直接推动了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前,解放区文艺社团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但主要是以知识分子作家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型"文艺社团为中心,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启蒙意识和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型"文艺社团的基本理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毛泽东的"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以"乡村剧团"和"文工团"为代表的"工农兵型"文艺社团取代了"知识分子型"文艺社团,成为解放区文艺社团的主体。"工农兵型"文艺社团以"讲话"确立的"工农兵方向"为唯一的社团建构理念,成为解放区后期文学发展中政党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作为政党意识形态的载体,解放区后期文艺社团具有特殊的社团组织形式,所有的文艺社团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规范下运行的。因此,解放区后期的文学完全被政党意识形态化了,而作为延安文学体制构成要素的文艺社团的转型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政党意识形态化的过程,解放区文学的体制化过程实质上是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讲话"转化为政治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艺阵地>作为一个以理论批评为主体的文学期刊,在其出版的5年中先后组发了一大批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引领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艺理论批评的方向,在中国文坛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文艺阵地>的理论批评不仅捍卫与发扬了"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原则,而且扬弃与消解了战时"旧形式"、"公式主义"等浮泛的文学创作之风.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环境,<文艺阵地>的理论批评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林焕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经历了从机械反映论到能动反映论再到文艺审美性研究的发展过程,对文艺功能的认识则经历了由革命特殊时期的"革命论""武器论"走向改革开放后的文艺"人民性"研究。林焕平的理论研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突破既定语境限制走向理论的丰富性与特殊性的过程,他在新时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批评原则,对现代主义、唯"主体"论以及"向内转"思潮等现代文艺思潮批判,对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亦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艺大众化是1930年代我国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与肇始于清末的"国语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一联系主要通过胡适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观念以及陈望道等人倡导的"大众语运动"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语运动"不仅仅是一场追求"国音统一""言文一致"的语言学革命,它更是一场漫长的文学革命,其目标是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艺"。"国语运动"的一百年是中国文学现代意识嬗变的一百年。文艺大众化问题是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8.
赋是中国特有的文体。它的体制与表现手法同汉语的特征和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思想,同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有关,故其产生仅迟于诗歌,而其创作一直延续至现代。赋的四种体式中以文赋为主体。文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新变或"复古",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有关,同时也体现着超越前代的艺术追求。赋的发展史给中国文学将来的发展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艺肖像与美学宗教意蕴袁明光中国古代文艺是人类文艺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页,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政治、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映照和折射,是中华民族光辉历程的物化形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必然也是文艺的主体.肖像描绘,...  相似文献   

10.
赵琴 《人文杂志》2012,(2):90-95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上的一部刚领性文献,《讲话》以其强大的叙事逻辑和神圣化的身份认同力量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项文艺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从文本叙事学的角度看,这种神圣化力量的获得是通过相互递进三重叙事逻辑而达到的,即:通过划定革命文艺的"人民性"属性而对传统文艺进行祛魅,以此确立中国革命文艺的阶级-政治身份;通过强调革命文艺的"大众性"特征来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辩护,以此厘定中国革命文艺的文化-美学身份;通过提升大众文艺的"民族性"属性来完成革命文艺的神圣化叙事,以此确立革命文艺的民族-国家身份。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的左翼文学和政治权力斗争形式相结合,提出了迥异于五四文学想像的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建设方案,体现了激进的现代性追求。作为左翼文学重要运动之一的大众文艺,也以实际行动参与了左翼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围绕大众概念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知识分子对于主体理性反思与重建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12.
周国琴  陈群 《江海学刊》2012,(2):230-233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性的深刻认识,对当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着对人的价值关怀,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等发展理念为当下中国教育实践"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如何教才好"提供了很好的原则;对教育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动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规定,即"个性鲜明的个人"是教育的价值主体,"自我实现"是教育追求的价值动力,"创造"是教育追求的价值核心,"全面、和谐"是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孙桂平 《云梦学刊》2006,27(5):15-16
文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文艺如何经由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得以形成;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研究作为意义主体的个人或群体,如何更有效地自我敞开以获得更多有意味的精神体验."文艺研究"和"文化研究"可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文化的历史语境下,文艺与政治既不是"从属"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融的关系。文艺最重要的属性是审美,而进步政治本身可以经由审美主体化为政治审美因素,文艺应当表现和反映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之美,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文艺与政治的疏离状态,实现交融,达到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5.
何轩 《云梦学刊》2009,30(3):121-123
熊元义对中国悲剧精神抗争之光的理论发现和运用,铸造了他的文艺批评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表现为在批评实践中对文艺与社会,文艺与作家,文艺与人物形象,文艺与读者等四种关系中的主体精神的强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的交互式群体共生的创作方式,将文艺的静态审美过渡为动态同步伴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艺着重个人理解的单向度传播方式,它以不断升级的娱乐体验和情感宣泄方式,满足了大众娱乐的新诉求,摒弃传统文艺"高于生活"的精英性和教化,追求"低于生活"的大众宣泄,在娱乐至上的消费时代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网络游戏与文艺之间并不是势同水火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的合作,文艺是网游内容的重要来源和审美认同的前期培养,网游则是文艺不断扩大的表现形式和新思维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文艺是以电子技术、广播技术、数字技术为传播手段,主要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艺术。技术,让广播文艺有了多角度实现声音艺术的可能;艺术,让广播文艺有了更为灵动的展示方式;而人,随着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则拥有了更加宽广、多元的欣赏空间。中国的广播文艺因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历程,从而在不同时期展示了具有时代特色与广播文艺特色的作用与价值,并在探索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又让中国广播文艺的形式、内容、风格再一次得到磨砺和凸现。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14,(4)
从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苏区文艺范式得以发生并走向成熟。通过从"娱乐科"到"宣传股"的行政机构建设,实现了红军文艺从娱乐到宣传的质变;"戏管会"到"工农剧社"的文艺组织架构明确了各级文艺生产机构的权限与规约;审查、培训和文艺批判等活动保证了红军文艺思想在苏区的确立与传播。这一系列组织手段的施行,在中国苏区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文艺生产方法,将文艺理念通过组织的规范与运作传达并在每个支端末节建立其绝对的权威,决定着文艺的性质、目标以及具体文本叙述方式,不仅左右着苏区文艺的走向,而且随着红军的转移,直接构成了延安文艺的最重要内容,对中国大陆几十年的文艺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要提升中国外贸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将不同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融入一条有机完整的价值链内,引导各个不同的经营主体,从全球产品价值链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确定其特有的价值链定位。通过"横向一体化定位",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通过"纵向专业化延伸",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各个经营主体的分工协调,实现各个战略环节的价值增长,提升整个外贸行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20.
柳倩月 《学术论坛》2012,35(8):95-98,232
明代心学思潮及市民思潮孕育出一批在文艺上追求性灵、高扬情欲的文学家,晚明文学家冯梦龙作为开拓了明代文学由雅转俗新境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情教"为理论基石,构建其"情教"思想系统及文学观念,对传统"乐教"及"诗教"观进行了反拨。冯梦龙的"情教"思想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对"真情"的艺术原则的推崇及对民间俗文学传统的重视,他所编《情史》、《挂枝儿》、《山歌》充分体现了其"情教"观及以"真情"为最高文艺标准的俗文学观,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应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