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农村的中心问题。农村家庭承包制实质上是建立在对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实践证明,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农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的土地承包制在一些方面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拟就进一步改善土地承包制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东雷  王炳义 《理论界》2006,(10):127-128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在最初阶段取得明显的成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家庭承包制内在的产权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产权内涵不明确、产权主体模糊不清、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土地使用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现,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化家庭承包制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制度的创新,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规范发展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的意义和要求纪尽善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已经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种经营承包制,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改革.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兴起和发展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农村经济改革深化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4.
完善土地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土地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权守荣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农业本身。但承包制并非完美无缺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完善──不完善──再完善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承包制的问题日...  相似文献   

5.
一、模式选择: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双重变革 70年代末,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大潮中涌现出的家庭承包制,引发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家庭承包制和农产品价格改革作为这场变革的原动力,推动着农业经济连续7年高增长。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74%,其中种植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21%。农业经济这样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种植业的高增长速度,不仅在中国而在世界农业经济增长史上都是罕见的。人们把农业经济的这场历史性的转变归结为实行家庭承包制的结果。并认为,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经济应该长期坚持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民公社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政治经济组织制度,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组织形式。家庭承包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农民逐步获得自由权和平等权,因而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就必须防止所有权对承包权的侵袭,将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法律意义,使土地产权制度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这一变革的深刻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认识,有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继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3年又推行了土地承包制,从而在分配经营上打破了以往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农村第一步改革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缩小了土地经营规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现在有一种观点:想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作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表现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这种土地家庭承包制在建立之初克服了原生产队制下的各种缺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土地制度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根源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制度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不断完善,我国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应这种制度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悄然转变,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制下的雇工经营模式(如“铁麦客”现象)正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小规模土地占有之间的矛盾,还在农村衍生出适应这种生产模式的新型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和政策的演进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琳琅 《学术论坛》2004,1(4):60-64
文章就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和政策的演变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从中揭示了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轨迹。文章最后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又及时提出了突破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改革的新思路,这必将使农业家庭承包制在农村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和巩固。  相似文献   

11.
严新明 《东岳论丛》2012,33(6):98-102
土地的保障性很容易使得土地被界定为社会保障,通过分析发现农村家庭因为缺乏劳力而使土地的保障性无法实现,但农村的集体化使贫困农民成为整体劳动力的一部分而享有了土地的保障性.家庭承包制后,贫困家庭的土地保障性无法实现再次凸显,国家出台新的条例赋予贫困农民基于公民权的社会救助权利,最终实现了五保制度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合作制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步伐,使之办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并积极发展各种新型合作组织,特别是专业合作组织,这是当前深...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制度形式。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起着矫正传统体制对农民经济权利的强制性控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如果说,实行家庭承包制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次制度性飞跃,那么,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则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制度性飞跃。只有完成这两个飞跃,才有可能在解决农民生存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农民的发展权,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五年展望万解秋对未来五年改革形势的基本估价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15年的渐进过程。从行政性分权到市场化取向的体制转变,使我国经济体制的结构,从微观基础到宏观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且每一次体制结构的调整,如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  相似文献   

15.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缺陷也开始显现.所以,在国家政策法律支持下进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创新发展,采取不同的模式加速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行为主体的制度响应是表达制度绩效的重要判据。基于"制度观念—制度目标—制度响应"的制度评价框架,有助于从宏观层面阐明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效率特征,从农户满意度的微观视角揭示家庭承包制和家庭经营制的制度绩效。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安排在总体上是成功有效的,但家庭承包制由土地福利性赋权转向财产性赋权,家庭经营制通过产权的细分来形成农业的分工经济,则能够进一步改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制度绩效及其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很大的绩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承包制这种小型家庭经营制约了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如何克服这种制约,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个涉及农村下一步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根据我国各地农村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程度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实行分区域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从而实现由家庭小型经营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再论我国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胜兰  冯晟 《学术研究》2004,(12):31-36
家庭承包制的最大特点是将农地使用权赋予广大农民, 形成了以农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经营制度。目前的农地使用权制度曾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要看到这种制度本身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土地使用权的不完全排他性, 不利于农地产权的稳定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此,农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应从两方面拓展: 一方面是从农地使用权制度自身着手, 推动它的完善和创新; 另一方面则是要改善其外部体制环境, 减轻其承担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在农村开始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石的变革,直接导源于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滞缓和农民生产热情严重低落这种双重困境。改革的起始阶段,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全而推行,曾激发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极大热情,使农业经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但是,1985年后,大潮似乎消退,农村面临新的困境,于是,人们开始对农业十年的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层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承包制的普遍推行及人民公社实质上的解体,我国广大农村的公有私营、私有私营经济以燎原之势,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形成了目前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农村经济新格局。中国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不属于公营经济范畴,而属于私营经济范畴中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实际上是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新型经济。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