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胜 《中国劳动》2002,(10):58-59
案情简介 申诉人:张某 被诉人:某县支行(下称某支行) 申诉人张某于1985年由山东银行学校毕业分配至被诉人某支行工作,1995年在被诉人下属营业室任现金出纳.1995年3月19日,被诉人通知营业室将申诉人的现金出纳工作交给他人接替,并办理了交接手续.此后,申诉人就工作及工资之事找行长,行长答复让其回营业室服从营业室对其工作的安排.申诉人自1995年3月20日至5月17日未上班.  相似文献   

2.
是劳务派遣用工还是直接用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情介绍申诉人: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投资公司)被申诉人:张某2005年3月1日,某投资公司的母公司某亚洲有限公司(外国法人)在中国成立某亚洲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中国劳动》2003,(11):51-52
案情简介 申诉人:赵某 被申诉人:某煤矿 法定代表人:张某,矿长 被申诉人:王某,某煤矿包工负责人 申诉人赵某2001年3月随王某到某煤矿井下工作,王某曾与某煤矿签有协议,由王某负责组织工人到井下采煤,矿上负责对这些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提供有关材料及工具,矿上根据煤产量多少和王某进行结算,由王某对这些工人支付工资并进行管理,还约定发生工伤事故由王某负责.2001年12月,申诉人赵某在井下工作时,顶上一块石头坠落,砸在其身上,致使其左侧坐骨骨折,腰椎3~4椎体横突骨折,左侧髋关节功能不完全丧失.赵某从医院出院后,两被申诉人互相推诿,不愿支付赵某有关待遇,赵某申请仲裁,要求享受有关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2007年11月,申诉人张某到被诉人某木块加工厂处做伐锯工。2008年3月27日,张某在工作时,坐着的烟花箱突然发生爆炸,将其炸伤。  相似文献   

5.
姚勇 《中国劳动》2003,(3):46-47
案情简介申诉人:张某等6人被诉人:某供销社(集体企业)申诉人张某等于2002年1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申诉人为被诉人内部的固定职工,1993年8月被迫与被诉人签定承包合同,约定自申诉人以承包的形式使用企业门面房等固定资产、被诉人营业执照进行经营后,申诉人养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2003年3月23日,申诉人某公司与其员工张某(被诉人)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自2003年3月23日至2008年3月22日,工种为销售员。同日双方签订保密合同,约定自合同终止或解除之日起24个月内,张某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公司有竞争的业务,否则张某需支付违约金20万元。2005年6月14日,申诉人与张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申诉人一次性支付张某6个月竞业禁止补偿金3360元。张某离职后不久即到与该公司有业务竞争关系的某单位工作。现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被诉人张某支付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违约金20万元,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被诉…  相似文献   

7.
李晓 《中国劳动》2007,(10):56-57
近日笔者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审理了一起涉及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争议案件。案情是这样的:申诉人张某与被诉人某机械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2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申诉人在被诉人处任销售经理。被诉人制定的《员工手册》中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申诉人张某于2006年5月到被诉人某配件加工厂工作,岗位是钳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为两年,至2008年5月止。张某的工资每月1200元。2007年10月至12月间,由于加工厂订单较多,用人单位安排张某及其他员工休息日加班,两个月共计加班10天。双方因加班费发生纠纷,申诉人于2008年3月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庭审中,双方对张某加班的事实均予以认可。被诉人认为,在2008年1月至2月间对加班员工均安排了补休,其他员工都已休完,而张某不同意补休,用人单位的义务已经完成,所以不应支付张某加班费。仲裁委经审理认为,用人单位已安排张某补休,应免除其支付加班费的义务,遂驳回张某要求支付加班费的仲裁请求。  相似文献   

9.
张某的除名决定何时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简介 申诉人张某系化工厂职工,1995年起休病假,由其父亲代其向车间交病假条,本人始终未到厂,在病休期间有人反映申诉人在外做买卖.1998年初,工厂通知申诉人回厂检查身体或上班,但申诉人未到厂.1998年8月工厂作出将申诉人除名的决定,并在厂区公告了除名决定.2001年1月申诉人得知被工厂除名的消息后,到工厂多次索要除名决定.2001年11月1日,工厂将除名决定送达给申诉人.今年1月28日申诉人申诉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10.
案由:工资、福利申诉人:王某,女,27岁,某电脑公司职工。被诉人:某电脑公司。申诉人于1997年11月3日向成都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诉称:申诉人原住房是集资购买房,1996年申诉人离婚后,根据法院判决,申诉人及其儿子拥有该房的居住权。被诉人借口申诉人离婚无资格居住,以开除相威胁,强令申诉人搬出原住房,让申诉人在劳动合同上签字,并搬进办公室居住。申诉人因生活多有不便,曾要求被诉人返还其合法的房屋居住权,但被诉人根本不予理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申诉人的母亲带着申诉人的儿子暂时搬到被诉人公司空着的另一住房。被诉人以此对申诉人作了离岗处理,并停发申诉人一切工资和生活费共计2940元。期问,申诉人坚持上班,并不断地找武侯区工委、妇联,省委和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被诉人:中国银行某分行被诉人解除申诉人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申诉人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申诉人是中国银行某分行一名代办员,合同制职工。2001年7月31日,申诉人单位通知其被解除劳动合同,而申诉人正值怀孕期间。申诉人认为,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单位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 最近,福建省三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收到一件职工因工死亡补偿费的申诉,申诉人(死者赖某的法定代理人)诉称,赖某经人介绍到包工负责人张某承包的某民办中学工地拆迁房屋,从屋顶摔下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由于包工负责人张某不具备国家及省有关建筑拆迁工程的承包资质,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用工主体的复函>(劳办发[1994]109号),申诉人将包工负责人张某和该民办中学均列为共同被诉人诉至市仲裁委,请求依法裁决两被诉人赔偿因工死亡补偿费、医疗费等共计19万元.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申诉人张某于2003年6月与被申请人福建省某学院签订了聘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2006年7月,在合同期限届满前,双方又续签合同,将合同期限延至2009年5月31日。同时约定:聘用合同期满并办理了终止手续的、甲方被撤销、乙方退休、死亡,聘用合同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1998年8月22日,申诉人张某到被诉人处(东方机械厂)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6年4月18日,被诉人口头通知与申诉人解除劳动关系.因被诉人未为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申诉人张某于2006年4月26日遂以东芳机械厂为被诉人申请劳动仲裁,并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供了被诉人的地址、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于1993年11月到山东省烟台市某金矿(以下简称金矿)配电室从事配电工作。1995年10月,金矿组建氢化车间后,申诉人被安排到该车间从事测定工作。同年10月26日,申诉人在工作中发生中毒。1996年8月20日,申诉人经烟台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确诊为混合性气体中毒后遗症。并在职业病医院住院治疗到1997年6月15日。1997年7月,申诉人按照金矿安排调入金矿兴办的企业——烟台市某黄金冶炼厂(2002年4月,该厂由烟台市政府批准改制为烟台市某黄金冶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炼公司)工作,1999年8月,冶炼公司为其办理了城镇合同制转招手续,双方…  相似文献   

16.
案情介绍 申诉人张某于1998年7月4日在本县城一广告栏看到一张施工建筑招工启事,并按启事内容找到联系人陈某,双方见面后就一问一答,相互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陈某当即决定试用申诉人张某几天.试用后张被聘用,并与陈某口头约定每天按20元人民币支付张某工资.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被诉人:某旅游开发公司,系第三人控股成立的企业。第三人:某国有企业申诉人刘某于1992年到当地某外运公司工作,后因该公司生产经营停顿,经与企业协商,申诉人离开该公司自谋生路,社会保险由该公司按时向当地社保机构缴纳,并未中断。1996年3月,申诉人到第三人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申诉人汪某诉称其于2007年3月27日应聘到某工厂从事压床工作,同日下午在工作车间受伤,被诉人将其送往医院住院治疗25天,医药费由厂方支付。汪某出院后没有回厂上班。并诉至劳动仲裁委要求确认与某厂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某家具厂职工被诉人:某家具厂第三人:某艺品有限公司2002年4月,申诉人刘某向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请求。要求被诉人支付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鉴定费及精神损害赔偿金。仲裁委受理后,经审查决定追加某艺品有限公司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徐某等人因工资、社会保险问题将某集团告上仲裁庭.经调查查清:1999年4月1日某集团筹划组建股份制企业娱乐中心(下称娱乐中心).在娱乐中心营业执照未审批下来的情况下,娱乐中心一直以某集团项目部的名义对外经营.1999年5月申诉人徐某等人被招录到娱乐中心工作,通过某集团办理了相关录用手续,未订立劳动合同.申诉人徐某等员工1999年9月之后的相应待遇被停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