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变迁中的回族女性文化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变迁中回族女性传统文化环境研究所涉及的诸多层面进行梳理,指出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回族女性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经历了困境、迷惘与抉择,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在传统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地调适、重构,并随着文化自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适应。  相似文献   

2.
回族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是回族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作为秉持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回族以主动调适和自觉融入的积极态度,吸收和承载了大量儒家传统文化,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二元文化属性和认同。在伊斯兰文化与汉儒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中,回族群体和国家政权和谐互动,持续强化在汉文化环境中的国家认同和"中国人"身份意识,成功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良性对接,历史变迁中,回族及其伊斯兰教不断朝着本土化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精神特征与回族民族凝聚力的双重印证──回族抗日救亡行为的深层剖析束锡红中华多民族国家走向统一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巨大精神动力。它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汇、孕育形成的回族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回...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的精华所在,而民族文化则是养育和承载民族精神的源泉。民族精神的培育与民族文化建设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需要有对民族复兴使命的自觉担当,需要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更需要有付诸社会实践的自觉参与。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的回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回族民间兴起了以阿訇和经师为主体的回族民间知识精英的伊斯兰文化译著活动,这场译著活动是回族民族知识精英对回族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困境的一种文化反省,是回族民间知识精英对回族传统文化的"自知之明",也是回族民间知识精英对回族民众进行的"深层文化启蒙",译著活动对回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回族民众新文化精神的培育必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 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形成的一个民族,其成员的来源可追溯到唐朝。当时中国的唐朝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到了世界文化的一个高峰时期,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回族文化还处于萌芽状态,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文化的内容及形式上都远落后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后者影响也是可想  相似文献   

7.
试论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撑起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统领民族精神的灵魂。研究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透过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了解,对于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回族产生形成的历史及发展过程,理解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是云南民族史学工作者努力且尚待深入的课题。马维良《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为学术界奉献了一部凝结着深厚民族情感的功力之作。  相似文献   

9.
略论“回回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回族缺乏其构成为民族的经济、地域和语言的显著特征,而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只是它的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有人说:“回族离开了伊斯兰教就不成其为回族。”似乎回族文化即集中反映为伊斯兰教。也有人说回族根本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回族文化就是汉文化,只不过是“汉族信奉回教”而已。我们认为,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回族也肯定有其民族文化的,无妨就叫做“回回文化”。因为这种文化既有其具体的内涵,也有其来源和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笔者曾提出了一个“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论点。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就教于研究回族的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演进的角度描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曾经的尴尬境遇,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十七大"报告所提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腾飞出现了历史的发展契机。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体育文化的需要;是重塑文化自尊,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体育的软实力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觉醒。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理应成为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发挥她独具的教化功能和"和合"的人文精神是必须把握的精神实质,是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把握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回族学术社团作为民国回族社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学术实践活动有创办刊物、阐扬伊斯兰文化、翻译经典、兴办教育等,成果丰硕。民国回族学术社团作为时代创举,有着鲜明时代特征。这场特定时期回族文化精英的时代自觉的文化自救实践,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形成融入了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和本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但最主要的渊源当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对回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它表现在回族传统道德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和生态道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有深度的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有所担当;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有理性的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有所包容和借鉴。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与自强,首先表现在文化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要树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础的理念,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同时,推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广泛融合。  相似文献   

14.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回族文化的同一性和地域性非常明显,这使得回族的口头传承文化丰富多彩。作为宁夏社会科学院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文化项目“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回族口头文化览胜》,全方位地展示了回族异彩纷呈的口头传承文化,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为探讨和了解回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桂榕 《学术探索》2009,(5):51-56
婚俗作为回族社区维护族群边界的重要文化机制,其文化意义在于拥有不变的伊斯兰教文化内核。本文以云南纳古这一著名回族社区为田野个案,试图建构和解读在纳古历史变迁中,宗教信仰与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人际关系如何共同编织回族婚俗文化之网的,就纳古回族婚俗的历史变迁进行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提出回族伦理文化研究的视角与理论预设.强调把回族伦理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的内在机理和本质精神的特征,可以更加接近历史原本的文化丰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四个理论预设,旨在建立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新的理论方法框架,从而有助于加强对回族文化价值问题和社会认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其历史悠久、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由此逐渐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重要成员之一的回族,是一个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融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该民族长期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状态,习汉字,用汉语,却融而不化,合而不流。因此,深入研究这样一个极富个性的民族及其文化模式,对于我们很好地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回族教育与回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回族形成于元明时期,从唐初阿拉伯哈里…  相似文献   

18.
回族历经悠久的社会历史发展 ,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体验 ,形成了其强烈的民族心理体验。但历史表明 ,回族往往民族情感强烈有余而科学理性稍有不足。文章从历史、文化、社会等角度入手 ,探讨存在这种失衡的内外诸因。并指出 :在新时期 ,须不断调适民族情感 ,提升科学理性 ,力求形成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云南香格里拉县哈巴村"藏四"族群在2000年前后经历了对回族身份和文化(主要是伊斯兰教复兴)的"回归",同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文化变迁.由于该族群迁徙到当地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文化早已发生诸多的变迁,因此试图用伊斯兰教来规范族群社会和生活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相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使得当地宗教工作几经停顿.如今该族群的宗教回归激情日趋淡化,他们最终明白,藏-回的认同已融入血液之中,难以割舍任何一方.因此,族群认同除应整合多元民族文化和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外,还应注重培养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钱志和清末,中国回族教育摆脱以往传统的经堂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了新式教育的历史。近代回族教育的发展有些什么特点,这是研究回族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近代回族教育与民族觉醒同步发展中国近代回族新式教育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