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重要发源地,而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透视井冈山斗争的历程.我们能够领悟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理论和动力逻辑理路,这对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理论创新,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新理论去指导中国革命的新实践,并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这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最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宗旨,也是作为中国原创意义革命精神的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这种科学认识始于井冈山时期我党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的基本原理,结合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特殊实践,紧密围绕"发动群众组织军事"的中心任务,以代表广大工农群众利益为价值取向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初步形成,也是对井冈山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世界观。这个世界观的经验基础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创造的,而它的理论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建构的。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大量研读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类、革命类的著作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毛泽东读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类、革命类的著作,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充分地吸取列宁有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用世界革命的规律来分析中国革命的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论述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谈到了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的构想,勾勒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未来前景,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毛泽东读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方法论问题。毛泽东吸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提炼井冈山斗争时期总结的一整套的调查研究方法,创造了以实践的认识论为内核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读书笔记记载了毛泽东创造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思想过程,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精神:理想、首创、奉献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国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取得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调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在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毛泽东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桥梁,也是毛泽东进行理论创造的基本途径.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了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坚持调查研究,不断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程明欣,原村黄景芳、曹庆萍同志在《光明日报》1993年12月13日“学术版”发表《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毛泽东倡导并由他开始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倡者是李大钊。...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先开始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完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从学理上讲,在中国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被坚定地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基本理论得到完整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对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达到理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确立阶段的逻辑图式是通过其奠基者李大钊、中间环节瞿秋白和完成者毛泽东展开的。确立阶段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实际的土壤,开始了真正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艰难历程,也即由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P1024)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积极探索根据地建设的道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经济保障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建设思想.文章试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钟德涛 《江汉论坛》2003,2(12):23-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密切相联的重大问题。迄今为止,在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最大。本文以史为据,指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和伟大旗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辟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奠基者及其事业的开拓者毛泽东的艰辛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及其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后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古为今用”作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对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人之地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机制等维度对遵义会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细致梳理.这种剖析既拓展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阈,又有利于深化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中地位的全面理解.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遵义会议推动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向保障;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顺利通过应对复杂问题能力的考验,标志着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为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遵义会议妥善处理了党内“左”倾错误,为党在此后处理党内错误树立了榜样,从而有助于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建立党内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晚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严重失误.认真总结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了辉煌胜利,而且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但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好,率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他们中的许多先驱者,在政治上、理论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他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指导我们夺取新胜利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6.
张允熠 《学术界》2012,(1):274-279
20世纪的中国哲学离不开毛泽东的哲学,而毛泽东的哲学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总结毛泽东在哲学上的这些得与失,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回顾 ,认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科学态度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实际 ,批判地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当之无愧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立者和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而且毛泽东也反对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毛泽东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取得了成功 ;第二阶段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历经曲折 ,最后误入歧途。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简单梳理 ,强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永恒性  相似文献   

20.
熊高 《理论界》2009,(9):83-85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晚年,他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步履蹒跚,甚至有重大失误.探讨毛泽东主观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与失误,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