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包蕴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启学生创新大门?笔者想以"课堂作文导训"为题将自己的实践体会,述诸笔端.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鲜明地指出了课外阅读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里充分强调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并且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指明了方向。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开发学生课外阅读资源方面应该有着不同的方向。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域特点,这是我们课外阅读资源开发的优势。我们如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古语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见资源环境的宽广与个人“拳脚”的施展是息息相关。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此如何开发利用教育资源,谈谈自己几点看法:一、结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现就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一、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5.
牟来华 《科学咨询》2007,(10):34-3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做到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是语文教材更为师生提供了训练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幅精美巧妙的插图、一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个标新立异的问题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益阵地,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是语文教材更为师生提供了训练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幅精美巧妙的插图、一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个标新立异的问题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从这里看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联想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也确实感觉到加强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学生说话和写作文时感觉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特别是有些学生面对一些“活生生”的场景时,学生只知道用“太感人了”“太美了”等语句,却不能把它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0.
张志  刘杨 《科学咨询》2007,(10):25-25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民族风情资源遵循语文规律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课程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学段目标中再分别加以具体化。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不能囿于教科书上的几篇文章,不能囿于课堂上的40分钟;语文教  相似文献   

13.
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时联文化资源,开发有特色的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加强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熏陶,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需要,是中职学生学习、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课堂氛围,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语文的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科学课程理念下,科学教学只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寸之地”,而大自然才是学生学习的广阔空间,可以说大自然是“没有围墙的课堂”,而农村大自然又有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自然之源”,成为学生探究的最佳场所。因而,我们应当注重农村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证科学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光盘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进行素质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小学如何利用光盘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进行“一模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降低学生学习时的接受难度、培养学生的参与、创新意识等,从而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的“春园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综合性学列,其植根于语文学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人亮点,是又与其它学科钉交叉融合关系的一项学列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牛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学习仅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领会语文学习的意义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构建开放的课堂,实现课内外沟通,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我们提倡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这样源于教材的课题语文老师指导有能力,学生研究有依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