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配方式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20年我国分配领域的改革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轨迹,好由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共同参与与收益分配的分配方式转变。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方式,对于深比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作了完整的概括,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指出,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继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从而突破了传统体制下的单一按劳分配模式以来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其过程图示即为;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主体十多种分配方式→c,按劳分配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精辟的理论概括,既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实践的真实反映,又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一次全新认识,也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最终是由生产方式,特别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从这个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仅仅是单一纯粹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既然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  相似文献   

4.
比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唯一的分配形式,则“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主张是分配理论和实践上的一大突破和进步。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按劳分配还是不是主体分配形式,有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主体来坚持,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
童筱明 《江淮论坛》2000,23(1):56-61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我们党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 ,是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联系在一起的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同时初步提出了新的分配指导思想。十四大报告的提法是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它分配方…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按劳分配·工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提出按劳分配原则时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商品、货币。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按劳分配理论必须在新经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共同认识。另外,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也必须经过迂回曲折的途径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依据。这一点也已为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应当怎样发展,则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应该是“两级按劳分配”。先是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然后是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国家对企业的按劳分配以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为尺度。在这里,按劳分配的“劳”是价值。而另一派则坚持按劳分配规律的主要内容并不因存在商品经济而改变。他们既不同意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按劳分配关系,也不同意按劳分配的“劳”是价值。我认为两大派学术观点的分歧,首先来自方法论的不同。主张“两级按劳分配”的同志,一般只强调按劳分配规律在社会主义分配领域的决定作用,只用这一条规律来分析当前曲折复杂的分配过程。而不赞成“两级按劳分配”的同志,一般认为支配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并不只是按劳分配一条规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在中国.这一理论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讨论,但迄今为止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从实践层面看.在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都把按劳分配当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展、收入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按劳分配的现实性表示疑虑.因此.对按劳分配问题的深入探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撇开各种否定按劳分配的论点不谈.仅就主张按劳分配的学者而言,对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也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量分配”(以下简称这种观点为“按劳动量分配论”).但在如何计量劳动量的问题上,又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二是从商品经济的现实出发.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下简称这种观点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主张这种观点的学者往往同时还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偏颇之处.我们提出的是第三种观点.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只有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来论证按劳分配,才能将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与当前的经济运动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五大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的分配理论。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按劳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采用平均主义式的分配方式,这种方式貌似公平,其实质是一种分配不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深入,我国的分配方式也先后经历了从按劳分配论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论相结合论的转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分配?..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李国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坚定不移的政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会也不可能会对按劳分配有任何否定,但必然会对按劳分配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党首次提出个人收益分配应包含按投入生产要素分配,即按投入要素分配,这一分配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遵循的个人收益分配原则。按投入要素分配,不仅在理论上有新突破,而且在改革实践上意义重大,在我国分配领域改革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然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王克忠教授专著《论商品型按劳分配》一书,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按劳分配作出系统研究取得的一项新成果。该书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性。书中把马克思设想的产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实践中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也是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种突破、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论断,即首次解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采用平均主义式的分配方式,这种方式貌似公平,其实质是一种分配不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深入,我国的分配方式也先后经历了从按劳分配论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论……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涵义R其特征,为积极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改革奠定思想基础技生产要素分配和投劳分配都同属于分配的范畴。有的学者认为,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极端情形①,意指按劳分配包含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中;也有的学者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按要素分配②。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就无从谈起.其实,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是同一层面或同一层次上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特定的内涵。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市场经济组织以…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不但应当了解: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作为“同一的尺度”来分配消费品的一种原则,这种分配原则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应当了解: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该相应的采取不同的分配形式,并以这些不同形式来实现它的一般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同一些范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地位。”这就是说,需要把按劳分配的一般性质和它的具体形式结合起来研究,否则就难以全面地理解这个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17.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江丛英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分配方式也开始改变原来的单一性结构,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结构。现实社会中,除按劳分配外...  相似文献   

18.
论体现按劳分配主体分配形式的动态复合结构工资制尚昌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改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仍然是企业内部多种分配形式中的主体。按劳分配是以“默认不同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为...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分配是连接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没有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消费,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生产决定分配,而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分配体制的改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经济利益多元,系指社会经济利益结构的多元,含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社会成员利益所得的多元等。它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利益分化的结果,是与利益平均化格局相对立的新的经济利益格局。我国经济利益多元的现象早已存在。即使在计划经济强调利益一元的时期,也允许少量的“自留地”收入和“副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确认了经济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制度,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承认了劳动者之间富裕程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