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用拍手来自我营救每天早晨,走进北京龙潭公园,你都会见到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块,他们齐声喊着嘹亮的口号,挥动着手臂,用手掌有节奏地击打身体的不同关节和穴位,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据说,这种锻炼方式叫做"拍手健身法"。站在最前面领队的杜先生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俨然一位仙  相似文献   

2.
"十一"期间,赣江市民公园"二期"落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赣江市民公园"二期"工程包括名为"渔舟湾"的赣江新天地至生米大桥段和名为"馥桂路"的秋水广场至八一大桥段。  相似文献   

3.
王永杰 《老年世界》2007,(10):40-40
北土城遗址公园是北京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园之一。这里花草遍地,树木成荫。每天早晨,周围有不少居民会来这里锻炼,有跳舞的,有打球的,还有打太极拳、舞剑的。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人在做广播体操或者练习拳术时,伴随着动作,往往还发出洪亮的喊叫声,要么是喊节拍“一二三四”,要么是单纯的叫喊。叫喊的锻炼方式,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奥力健身中心健身教练李彤。  相似文献   

4.
一个普通人在美国的一天 每天早晨跑步时,路遇认识或不认识的美国人,他们会微笑着说“你好”、“早上好”,脚步不用停,却从陌生人那里收获了一份祥和的好心情。  相似文献   

5.
梦境     
每天上午11点,一辆耀眼的汽车穿过纽约市的中心公园。车里除了司机,还有一位主人——无人不晓的百万富翁。百万富翁注意到:每天上午都有个衣着破烂的人坐在公园  相似文献   

6.
王瀛 《当代老年》2010,(11):35-36
拍手十年,一场健康自我营救 每天早晨,走进北京龙潭公园都会见到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块,喊着口号拍手。据说,这种锻炼方式叫做“拍手健身法”。整齐响亮的呼喊声伴着手掌有节奏的拍打声,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7.
十年     
1997~2007年,八一大桥竣工十年。十年来,他们陪伴着这座桥,也见证着这座桥与城市之间的故事。老万:十年风景人渐稀"照个相吧,一分钟就能拿到照片,这个位置好,白猫黑猫都能照进去,还有后面八一大桥的题词……"老万的"店面"就在大桥南端的楼梯拐角处,在路人眼里,他和他的招牌早已成为大桥风景的一部分。1997年10月,八一大桥刚刚通车,老万就从新建县来到这里,晨昏往返,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要准时。一面招牌、一张木凳、一台简易相机,专为过往行人拍摄数码快照,这一拍就是十年。  相似文献   

8.
正我想,这才是告别的喻义:每一个离去的人,都让我死去一部分,同时又生出新的部分。A爸爸的癌症,已经到了末期,每天抽胸水、输营养液、止痛,周而复始。早晨,睡意蒙眬中,冰冷的钢针就插进爸爸体内抽血。床位旁的记事板上,护士夹上爸爸这天的输液单,这是爸爸一天的生活主线。在病房,所有人穿着同款的病服,服从同样的作息安排,他们都失去了身份、财富感、背景,唯一具有识别度的是各自的病况,这也是他们交谈的主要内容。爸爸有点烦躁,对我说:"我想  相似文献   

9.
"英雄城"是南昌的名片。这点是毫无疑义的。因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因为,这里曾打响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历史给予这座城市的机遇,也是历史留下不能磨灭的印痕。南昌人的确为此自豪过、激动过,由此便有了八一大道、八一广场等特称的地名,也有了八一起义  相似文献   

10.
祁增年 《老年世界》2009,(12):42-42
60岁的老李,退休后又受聘到一家公司工作。他工作干得挺卖劲,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就到附近公园晨练,再骑车上班。前几个月,老李到门诊找到王大夫说:近日在公园活动时常感胸闷憋气。王大夫给他做了24小时心电监测,显示他有心肌缺血,用了抗心绞痛药无帮助。随后王大夫了解到,老李因怕夜尿多,晚饭后不敢喝水,可能因夜间缺水,血液浓缩,致循环阻力增大,引起心肌缺血。王大夫建议他后半夜小便后饮白开水200毫升。  相似文献   

11.
笑话连篇     
鹦鹉也疯狂有个人买了一只鹦鹉,想让它学会文明用语,于是每天早晨经过它时都说:早安。话说这天早上他精神不太好,经过鹦鹉时什么也没说。鸟儿冷冷地瞪着他说:"喂,你今天怎么啦?"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怎样整理家中杂物被视为每个女性的必修课,不过,把收拾屋子变成一种职业,甚至收拾出哲学来的,似乎只有山下英子一人。山下英子是东京都人,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创立了"杂物整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并成为行当里的佼佼者。但对自己的年龄,她一直不肯公开,媒体上竟然有38、48、58等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13.
系文 《老人天地》2010,(12):36-36
对门老赵夫妇是一年前退休的。刚退休时,总能看见两人早晨去公园锻炼身体,晚上一起去散步,这两个时间段恰好是上班族脚步匆匆的时候,大家看着他俩的悠闲自在煞是羡慕。  相似文献   

14.
琪东 《老人世界》2008,(1):46-46
养生是人们非常关心和重视的问题,这里介绍几个饮食养生的新发现。 一、什么时间吃比吃什么更重要。科学家研究试验发现。每天早上一次摄入2000卡热量的食物,对体重影响不大;而晚上摄入这么多的食物,就会增加体重。两组人进食同样的食品,一组是早晨7点钟进食,另一组在晚上5点30分进食(这些人每日就这一顿),结果早晨进食的人体重普遍下降,而晚上进食的人体重却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5.
饮料中,红葡萄酒有保健功能,很多人都知道。在欧洲,男女老少每天都要喝一点红葡萄酒。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首先是因为红葡萄皮上含有一种叫"逆转醇"的物质,它有很重要的抗衰老功能,同时它还是抗氧化剂。所以常喝红葡萄酒的人很少得心脏病。其次,红葡萄洒可以帮助防止心脏的突然停搏,在医学上称之为猝停。人的心脏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搏呢?第一是本身就有心脏病,第二是有高血压,第三跟食物有关系。过大、过硬、过黏和过热的食物可以使心脏停搏,血脂高也可以使心脏停搏。我在一所师范大学会诊时,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35岁的博士后,早晨还活蹦乱跳的,到中午却突然  相似文献   

16.
体育之美     
1.被誉为"瀑布跳水第一人"的狄焕然。从1983年以来,狄焕然一直在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景区的重要景点——吊水楼瀑布表演悬崖跳水。在旅游季节,狄焕然坚持每天为游客表演两次。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一项研究称,夫妻不争吵的秘诀在于多运动。研究人员招募了118名参与者,这些人都有全职工作,分别对他们及其伴侣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与伴侣的争吵情况,然后让其佩戴运动监测装置,对其睡眠模式和运动健身情况进行跟踪。结果发现,相比平均每天走路不到7000步的人,平均每天走路超过10900步的人,与伴侣争吵的  相似文献   

18.
胡喜盈 《老年人》2005,(12):33-33
每天早晨,86岁的赵书琴搀着90岁的丈夫赵炳琦,从上海梧州路一幢高层公寓走出来的时候,不用看手表,准是7点40分。他们拦下一辆出租车,然后坐车赶到5公里外的老年大学去上课。课堂上,夫妻同桌,写写画画。遇到老师提问,他们会像顽皮的孩子一样,交头接耳,低声商量,准备答案。他们同  相似文献   

19.
苏凉 《现代交际》2008,(12):53-53
晨曦下,一个很小但却别有情趣的鲜花店。店主是一个女孩,她有着一张讨人喜欢的可爱脸蛋。女孩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她要让沁心的香甜带给每一个过路人。花店里的她有一个谁都不曾诉说的秘密,早晨只要不看见那位送花少年,一整天都无精打采。而只要瞥见单车上那个熟悉  相似文献   

20.
异国垂钓     
严世杰 《老年人》2004,(9):48-48
客居美国休斯敦3个月,非常难忘异国垂钓的经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和朋友驱车60多公里,来到一座公园中的湖泊垂钓。公园设施简单,没有玩具,没有娱乐设施,只有二三个凉亭和几处供游人休息的长靠椅。围绕着半个公园的湖泊,像一轮弯月,宁静清幽。湖中成群的水鸭嬉戏低飞,为公园增添着生机。我用钓杆测试了一下湖水的深浅,大约一米二左右,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公园游人不多,也没有别的垂钓者。我上食甩杆,不到20分钟,浮标就重重地沉了下去。说时迟,那时快,我立即起杆收线,马上感觉到了钓杆的沉重,断定是一条大鱼。由于心急,在拖鱼上岸时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