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摧毁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巴黎公社,首创了公仆原则,即干部由人民群众选 举与监督的原则、艰苦朴素与廉洁奉公的原则、关心群众与为群众谋利益的原则。列宁十分重视巴黎公社的公仆 原则,并结合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具有时代意蕴的公仆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 相似文献
2.
徐阳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17-18,89
巴黎公社为防止国家公职人员蜕化变质、发生腐败 ,采取了实行民主政治 ,让劳动人民有充分的、真实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实施经济平等 ,取消高薪制 ,一切公平的人员都只领取同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资 ;坚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等措施。这些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斗争无疑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1871年的巴黎公社虽然短暂,但它的一些探索具有开拓性价值.巴黎公社曾面临农民问题困境,为了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公社做出过积极努力,但因为多种原因的制约,公社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没有争取到农民的广泛支持,没有建立一定的工农联盟,这是公社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巴黎公社在处理农民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黎公社在其存在的短暂时间里,以人民公仆的身份竭诚为人民服务,在政治上让人民当家作主, 参与国家管理;在经济上采取系列措施,改兽人民生活;在文化教育上进行教育改革,报高人民文化素质;在廉 政建设上更是采取一系列制度和得力措施,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巴黎公 社在社会主义民主和廉政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重 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巴黎公社在其存在的短暂时间里,以人民公仆的身份竭诚为人民服务,在政治上让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在经济上采取系列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在文化教育上进行教育改革,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在廉政建设上更是采取一系列制度和得力措施,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巴黎公社在社会主义民主和廉政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巴黎公社的渊源与第一国际有密切联系,但也是对法国民族传统的继承。巴黎公社的性质,或说它只是巴黎市的工人自治政府;或以为基本具备无产阶级政权的特征,但与纯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存在一定距离;但多数意见认为具有无产价级专政的性质。巴黎公社的原则,意见尚有分歧。对巴黎公社期间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历史功绩、教育措施、民主措施等亦有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富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42-45,79
当前,中国村民自治中存在村民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强,政务信息不公开、监督乏力和组织管理无力,干部滥用职权等问题。巴黎公社的组织原则、组织措施与政策和管理措施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巴黎公社中的国民自卫军具有如下特点:(1)军队采取公民兵制;(2)军队的职责在于维护公社的独立和自治;(3)军队的饷金微薄.国民自卫军是对传统公民兵制的再现和超越.国民自卫军制度为国家权力回归社会以及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提供了实践方式,它的精神同巴黎公社的精神是一致的,它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公民参与共同体活动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尽管巴黎公社仅存在了72天,但其干部的“社会公仆”原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列宁非常重视巴黎公社所创造的宝贵经验,尤其赞赏其“社会公仆”原则,他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不仅注意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培养党和国家干部的“社会公仆”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防止党和国家干部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相似文献
10.
构建政治愿景是革命型政党凝聚共识并促成革命行动的有效动员模式。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巴黎公社为愿景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这一独特的政治资源一旦注入革命暴动的洪流之中,不仅唤醒了广大民众被压制已久的抗争精神,而且积聚了巨大的政治能量。广州起义既是这种政治能量爆发的产物,同时又对继起的革命起到资源叠加的作用。广州起义虽败,其展呈的革命路线图却定格在共产党人的集体记忆中,激励着革命者依循这一路线图而前行。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先后举办过7次世博会,注重创新精神、艺术色彩、交流特色、规范特点,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上海世博会设定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规划了世博论坛、文化演艺活动.上海世博会传承发展了世博会的主题,进一步完善了世博会的规范,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省市的作用,将上海世博会办成科学技术与人文内涵融会的盛会. 相似文献
12.
徐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4-5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继承了历史上作为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又扬弃了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不仅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而且在其成熟著作中都有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周志艳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1-24
20世纪元杂剧研究成就巨大,元杂剧研究更成为一门体系性的学科。关于元杂剧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元杂剧进行研究,如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元杂剧中所体现出的民俗文化、元杂剧所体现的语法、元代文人与杂剧兴盛相互关系等。总体看来,研究者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是20世纪元杂剧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东岭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99-105
以晚明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性灵说是以阳明心学重主观心性而轻外在之物的观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又将阳明心学的良知虚明改造成超然的审美心境,将良知灵明转化为作家的慧心灵性,将自然良知引申为自然奔放的审美风格,性灵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阳明心学继承和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启蒙国民的过程中,梁启超将文学与儿童结合起来,试图通过翻译小说与歌谣塑造出冒险、自治、爱国的少年新国民。儿童作为国民被发现,儿童读物的体裁、题材、观念都由此发生了变化。儿童、文学、政治紧密相连,带来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端,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天津文学创作不仅与梁斌、孙犁等一批老作家的“复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原有的创作风格或以新的创作面貌进入到新时期的天津文坛,而且与蒋子龙、冯骥才等人在新时期中国文坛的崛起有着更为深入的关联,他们在引领或参与新时期文学潮流的同时成为天津文学的代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赵玫、肖克凡等人不断推出重要作品,但天津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集体消失使其进入了低潮期。这一状况直到世纪之交才得以改观,老作家的回归、中年作家的勃发与年轻作家的突起,使得天津文学呈现出复兴的态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