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谣言是由信息失真产生的不良信息,本文从微博社交网络谣言事件传播演化一般过程出发,研究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的竞争传播过程,基于SIR模型进行改进,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谣言信息和辟谣信息的竞争传播模型,并使用Anylogic软件实现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网民素养较高时,谣言信息的传播规模显著萎缩。节点接触环境中辟谣信息的接触权重较大时,能有效抑制谣言的传播。进而总结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提高网民素质、对网络节点的接触环境进行调控等网络空间不良信息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系统关系中的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在网络社会行动者间私下流传的、未经官方证实的事件.谣言以文字、图片、影音等多元方式被网民接受与传递,不仅提高了谣言的“可信”程度,也使自媒体与大众媒体进行着权力博弈.当虚拟公共空间与现实话语空间的信息博弈对社会系统的核心价值与运行功能提出严峻挑战,要求危机管理者在巨大时间压力与心理压力下,尽快做出正确的决策时,网络谣言事件即升级为网络谣言危机.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传播,谣言在众多群体性事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的特点、产生基础、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寻找到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华南虎事件"、"瓮安事件"、"胡斌替身事件"到2011年的"抢盐风潮"乃至"7·23动车追尾事故",中间无不充斥着各式版本、不同目的的各种谣言。事实上,流言、谣言可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谣言更借助网络新媒体获得了更高的传播速度和更大的传播半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不仅是一个容易滋生谣言、传播谣言的时代,更是一个容易陷  相似文献   

5.
<正>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必然引起公众极大的心理震荡。公众渴望从主流渠道获得事实真相,渴望听到权威部门的声音,而当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处于缺席状态时,公众内心产生的不确定性的信息,往往就会转向人际传播、区域外传播或网络传播,谣言于是便大行其道。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等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  相似文献   

6.
以社交网络、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为大学生求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与此伴随着网络谣言传播事件多发,网络谣言影响着大学生求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自律与社会监督并重,才能破除网络谣言对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求职的危害,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明晰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谣言扩散机理,是制定有效谣言治理策略的前提。本文基于社交媒体中“转发”和“点赞”两种不同的信息响应方式,以详尽可能性模型为研究框架,探究信息内容和信源特征维度下不同因素对谣言扩散的影响,构建谣言扩散行为模型,并利用新冠疫情谣言数据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专业性和信息的社会影响力正向影响谣言的扩散规模和速度;在用户规避深层次风险沟通的心理驱动下,来源模糊与内容模糊均会提升谣言的点赞规模。此外,情绪会促进谣言扩散规模,且情绪总量与消极情绪的交互项显著影响谣言的点赞规模。基于此,谣言治理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及预警机制,制定及时准确的澄清策略,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途径、特点、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完善应对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措施,降低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带来的严重危害,是当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胡诗妍 《领导科学》2012,(23):29-31
近一时期,各种骇人听闻、影响广泛的网络谣言一度愈演愈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网络谣言为何层出不穷?社会管理部门该如何科学决策、高效治理这种社会乱象?从综合治理的角度来看,只有深入剖析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受众、社会危害机理,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决策,达到预防预控、综合治理的目的. 一、网络谣言及其社会危害解析 1.网络谣言及其现状 所谓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介——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工具、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广泛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组织机构、名人隐私等内容.由于网络传播迅捷、影响广泛,网络谣言从形成到高潮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声势浩大地跨越地区、国界,加之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致使近年来的网络谣言除具有谣言的一般特性,即臆造性、易传播性、非正式渠道传播性、攻击性、信息变异性、社会危害性以外,还呈现出广泛性、隐蔽性、知识性、炒作性、宣泄性等新特点.目前,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领域必须正视的公害.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网络上各类与疫情相关的谣言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些涉疫谣言新变体在数字技术的包装下,成为谣言治理工作的新难题与风险点,亟待相关主管部门逐步优化应对机制和治理策略。谣言发展的阶段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蔓延期、发展高峰期、长尾回落期。涉疫谣言新变体的表现形式为:捏造聊天记录传播疫情谣言、“小号+大号”接力传播疫情谣言、利用造假视频传播疫情谣言、借助“科学”外衣传播疫情谣言。运用数字技术治理涉疫谣言,须建立涉疫谣言数字预警体系,建设涉疫谣言数字监管体系,打造主流舆论数字传播体系,使谣言失去滋生的土壤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9,(14):16-17
3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了“重庆市领导干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与媒体应对培训班”,强调要在突发事件媒体应对上让透明的信息发布止住谣言的传播。而就在各地以“瓮安事件”等为实例反省自身和总结教训的同时,3月23日又发生了一起恶性群体性事件:因一名初中学生被打.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村民发生打砸烧感城镇政府和边防派出所事件,虽然当地政府进行了处理,但并未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复杂网络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研究的发展,信息扩散或谣言传播及相应的传播控制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定义了边赋权网络中的控制行为--弱化免疫,即通过降低免疫节点所关联的边的权值,同时保持免疫后网络节点间的连接畅通,可使整个网络保持一定效率下的正常运行的免疫策略;其次,建立基于病毒传播SI模型上的弱化免疫模型,给出加权网络中弱化免疫下的谣言密度演化规律. 最后研究加权网络中基于弱化免疫下的目标免疫策略,并分析弱化免疫网络同步性能, 对加权网络中谣言传播和免疫策略等相关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表明理论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免疫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42):I0001-I0012
“十一”长假后,台风“菲特”突袭浙江余姚,“余姚水灾”成为互联网上最牵动人心的热词之一。灾害事件所引发的危机接连而至,谣言传播、救援物资遭哄抢、“背官员”等次生危机使得灾害本身的舆情热度升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社会信息传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一部分人获得信息的首选途径。但是由于网络存在着自身的缺陷,以及由于一些其他原因,使得网络谣言出现,而网络谣言区别于传统谣言有着自身的特点,使其能够对于社会秩序造成更大的破坏,面对目前治理不力的局面,我们需要找到更多方法来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一种140字的微博文字应用,正悄然改变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官方的治理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微博的诞生和传播原理、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社会动员力强等特性,以及微博不良信息易引发公共舆论事件、造成舆论失控、导致谣言泛滥等不利因素,提出在现实条件下完善网络信息服务许可、从顶层制度设计规范微博传播服务、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强化网络技术对负面信息的监管运用、注重行业内部监管以及提高网民道德自律意识等措施,提升微博在社会管理中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斌 《决策与信息》2010,(8):101-101
近几年来中小学在突发事件面前受到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中小学如何在网络时代提高在突发事件面前的舆论应对能力,是新形势下对中小学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一项重要考验。由于学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和经验,信息公布不及时,致使谣言伴随着网络超时空和地域无限传播,让学校陷入舆论的被动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技术保障制度、网络“把关人”制度等措施是落实中小学网络舆情处置机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网络便利,借着造谣传谣形成所谓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他们殊途同归,都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对此,法律专家、社会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纷纷指出,对于这些网络“大谣”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还网络以清明空间。
  拥有100多万粉丝的周禄宝热衷搜集网上负面信息,以在个人微博、博客等发布负面帖文、揭露对方隐私为由,实施针对选定目标对象的敲诈勒索;而网络犯罪嫌疑人傅学胜则是利用其大V身份,在网上一手制造传播“‘情妇’举报副区长、公安分局长”“中石化‘非洲牛郎门’”等谣言,以达到泄愤报复、诽谤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决策》2008,(12):49-51
面对谣言与真相并存,信息传播高度透明和迅捷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政治”正在考验每一个官员的行政智慧。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2,(28):13-13
7月8日,天津市官方公布了蓟县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天津市公安部门还表示,“有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根据已查清的相关事实,公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造谣传谣者进行了处理。当事人已承认夸大死亡人数、冒充武警和目击者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事实,表示悔过。”  相似文献   

20.
周高琴 《领导科学》2022,(11):122-125
根据情绪感染程度、情绪疏导效度等因素,恐慌性谣言的传播层级可分为轻度级(Ⅳ级)、警示级(Ⅲ级)、严重级(Ⅱ级)和危险级(Ⅰ级),最后常常演变成盲从式、偏见式、抵御式和暴力式四类恐慌形式。网民的谣言情绪传播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组织情绪疏导的效度,而有关组织情绪疏导的效度则取决于其对于网民情绪性传播谣言行为的重视程度与了解程度,以及网民对有关组织的信任程度,两者情绪博弈的胜负则取决于双方沟通的结果。应对突发事件中恐慌性谣言的网络情绪传播,要以网民的关切为导向进行共情化信息传播,促成建设性的风险意识;在共情对话中达成话语平衡,提升网民的群体效能感;在合作中建立积极信任,推动网络共识,实现负面偏好的正向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