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画面、声音、春天、“你”、“我”几个角度切入,对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进行解读,该诗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相似文献   

2.
从画面、声音、春天、“你”、“我”几个角度切入,对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进行解读,该诗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相似文献   

3.
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这个词语,总让我想起冬日暖阳把万物都镀上金色的美好画面。连续剧《流金岁月》是我爱看的,其中欢快的口哨声也时常在我耳边回响。这一幕、这一声,仿佛就是我大学生活的画面与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并没有抛弃黑格尔的辩证法 ,而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话辩证法。在费尔巴哈看来 ,辩证法是“我与你”的对话 ;“我与你”的对话是人自身的原初活动 ,表现为爱的宗教 ;通过“我与你”的对话、通过爱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所以 ,费尔巴哈的对话辩证法、爱的宗教与人本主义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5.
摄影画面是体现摄影作品内容的物质形式,是摄影创作的终结,是摄影欣赏的开始。摄影家的思想情感通过摄影画面表达,欣赏者对摄影作品的认识感受也只有通过摄影画面才能产生。摄影画面是联系创作和欣赏的桥梁,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形式手段。对摄影通过画面表达的方式,我们称之谓摄影画面语言。任何摄影作品,只有符合摄影画面语言的表达规律,才能为欣赏者所接受。各种事物的特征只有在与它类事物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出来。本文试将摄影画面语言与人类的自然语言、绘画的画面语言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摄影画面语言的表达特征。以期能有助于对摄影的认识、理解,创作和欣赏。  相似文献   

6.
惊蛰     
春天的节气中,我最喜欢惊蛰。我以为,"惊蛰"是个极具动感、催人上进的词。每每看到它,脑海里总会神奇地浮现出许多画面。是关于春天的,春雷、春潮、春汛、春雨的画面。远处的天边,轰然一声雷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时,大多数是以书画本身的好坏来评价的,很少提到装裱艺术对作品所起的作用。然而,我们知道,一幅好的书画,必须通过其装裱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书画和装裱的关系,就象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一幅作品,如果装裱不好,会破坏画面,如果装裱得当,能起到烘托画面,完整画面的作用,会使原来的画面更加突出。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装裱与书画的关系问题。一是,黑白灰,点线面在装裱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写完对茅忠群的采访文章後,为他的头脑敏捷、思想超前所折服,他不愧是一位既有专家头脑又有市场眼光的商场少帅。料想三到五年後,茅忠群的少壮精神将会创造一个又一个创业传奇。於是,我不禁想起了我10多年前的经历。10多年前我读高三。当我把准备退学的消息告诉班主任时,班主任没有说话,他从夹子里翻出一幅由三个画面组成的画:第一个画面是一个老农汗流满面地颓坐在一口还未挖出水源的井边,有点泄气的味道;第二个画面是老农又挥动了铁锄;第三个画面是一股泉水从井中喷了出来,老农的脸上喜笑颜开。接着,班主任说,你把这幅画带回去,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9.
昨夜梦见属猴的你抚摩着尾巴,说要割下来给我当裤带用。我是说过想要一条真皮裤带,但把猴尾系在腰上,我不忍心。再说你要成了秃尾巴猴,显得老气横秋的,白送给动物园人家都不要。  相似文献   

10.
传承     
我梦见一位智者,向他请教"传承"。智者沉默半响,长叹一口气后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这世上没有鸡,只有鹰。后来一部分‘聪明’的鹰发现在地上刨食就可以填饱肚子,大可不必辛辛苦苦飞那么高、吹那么多冷风。于是一批批鹰‘进化’成了鸡。后来,饱经世事的鸡妈妈替那些尚年幼的鹰儿折断了翅膀,教它们在鸡窝附近觅食。从此,这世上的鸡越来越多,鹰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代中国"去政治化"的历史逻辑,汪晖的"政治化"策略是我分析问题的前提。首先,我试图阐明批评在当代语境中的位置和可能性。其次,我将以分析一个电影画面开始,实践针对审美形式的政治化策略。通过综合詹姆逊、伊格尔顿和齐泽克等众多的理论资源,我尝试揭示"形式"背后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以及改革后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
詹明荣 《老友》2013,(11):18-18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始终廷支持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每当我在荧屏和网络上看到地震中人民子弟兵救人的画面时.脑海中常常出现另一个画面.那就是我曾经摄下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4.
詹华 《新天地》2015,(2):34-35
正是因为有了我任劳任怨的衬托,她才能淋漓尽致地"萌萌哒"。用时髦的话说,我老伴长得有点"萌",圆滚滚的身材配着一张娃娃脸。我俩过日子就像说相声,我是捧哏,她是逗哏的。我是直言快语,她是冷幽默。"十刀头"剃须刀这些年,老伴也学会玩浪漫,偶尔也会为我买礼物。我过生日,她花了300多元,为我买了一把三刀头的电动剃须刀。虽然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15.
图1是明代弘治年的青花残片,画着一人斜倚在一棵树上,树上挂一只葫芦,周边是海水。这是什么意思?是张骞乘槎?是八仙过海?都不像。隐约感到这画面似乎和佛教和医药有关。近日,淮安朱友山先生带来一片清代的瓷片,画面更其清晰。我突然想起这画面应该叫“悬壶济世”!那大海象征溟溟沧海、芸芸众生,那葫芦代表济世良药。  相似文献   

16.
生活的点缀     
正作品《坐活的点缀》是我对日常生活屮的一组静物的描绘。画面屮冇插花的花瓶,还有红洒、面包和水果,它们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必需品之外对也活的点缀。正是通过这样平淡却不失丰富的一组静物,让我对今后的生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17.
S H M J:我觉得你的作品很有意思,可以具体谈谈吗?怎么从版画走到对材质,对肌理,到追求天然东西在里面。刘嘉嘉:这12件作品都是我想象中的形象,特别有原创性。外面也不会看到类似的,都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些形象吧,我把它们表达出来。我和一凡,我们做东西都是想在前面的,想得特别清楚,然后做的过程中,可能过程比结果还要重要...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中心的形成往往是画面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视觉中心的形式构成是为画面主题形象服务的。通过视觉中心在画面中的运用,能够让观者在视觉心理上产生对画面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思索,促使视觉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达到突出主体形象的目的。视觉中心的提炼功能造成了主题含义的预测性和观者对画面主题含义的开掘。对视觉中心在画面的的研究和运用,让艺术家和作品研究确立了一个新的角度和起点,并为这个研究开辟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马涛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6(1):F0002-F0002
画面老人,是鲁迅美术学院比较有资历的一位老模特。平时拄个拐仗,提个烟斗,坐下时,很少说话,但是表情比较凝重。偶碰他休息,我迅速提笔,借用温柔的夕阳和安静的老人,用笔墨把画面的浓浓韵味传达出来。阳光通过窗户映射到脸上,人的情态特征及衣服装饰,显露了老人的庄重、凝思及社会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以往的汉语小说创作的叙述方式,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的小说代表作《灵山》,不是以专有名词也不是以常用的第一人称“我”称谓小说的主人公,而是以第二人称“你”和第一人称“我”及第三人称“他”来称谓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主人公,除极少数的传闻中的被叙述者偶尔以名字或诨名称谓之外,所有的叙述者和几乎所有的被叙述者都是以人称来称谓的。小说中主人公“你”、“我”的面前常有女性人物登场,作者以“她”来称谓这些女性人物。拙文意在通过对作品文本的具体分析,尝试解读这种全方位的以人称称谓作品人物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