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藏族原分布于青海湖地区、长江源头和黄河上游北岸一带。公元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蒙古族大批进入青海,占据环湖水草丰美地区,以今海北、海南、黄南及海西地区为基地。青海湖周围及黄河北岸各地的藏族部落,大多被迫迁往黄河以南,统受东蒙古亦卜刺、阿尔秃厮及其后来的土默特蒙古诸部的役属。明末清初,西蒙古和硕特部移牧青海,消灭了土默特诸部及喀尔喀蒙古却图汗的势力,青海藏族又为和硕特部役属。清政府默认了蒙古族对广大藏区直接统治的既成事实。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清朝平定了青海蒙古和硕亲王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后,根据“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才将藏族部落划归内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叠     
冯让 《人生与伴侣》2022,(44):43-46
<正>一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有一天,我回首走过的地方,惊讶地发现,我一直在黄河身边转圈。从甘肃、宁夏到青海,我溯流而上,距离黄河源头越来越近。我遇见了主动脉似的黄河干流,也邂逅了她毛细血管似的支流,她们一律清凌凌地流淌,或疾或徐,或呈土白色,或碧绿如翡翠,河底大小石头和鱼儿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3.
内地会传教士连福川集其在青海藏区20余年之布道经历,著成《生锈的铰链:青海藏区的门户初开》一书,从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文诸角度,尤以深厚的地理学涵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代青海藏区的社会概貌。虽然连福川运笔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重读其文字,不仅可以重新审视近代基督教在青海藏区布道之历史,增进对近代青海藏区社会的认识,亦可在对青海藏区自然与人文社会影像的认识的再认识、理解的再理解中,窥知在传教士将西方的知识和观念带到东方的过程中,因文化和族际差异产生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4.
住居新疆的西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领袖固始汗率领下南迁青海,进而占领整个藏区。在康熙年间和硕特部归顺清廷,雍正年间其孙罗卜藏丹津反叛被平定,清廷整顿青海蒙藏,安插众藏族游牧部落于黄河南岸地区。  相似文献   

5.
《文化、空间与秩序:青海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稳定研究》2016年6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骆桂花教授的《文化、空间与秩序:青海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稳定研究》一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大草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艺术底蕴深厚,出过许多著名的民间艺人。我自幼喜欢歌舞,跟随着老一辈草原艺人学艺,在甘肃、青海藏区演出过大半生,并曾两次晋京献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虽然我现在已经60岁了,但依然教歌传艺,参加各种演出。草原歌舞伴随我一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平定以后,清朝加强对青海各族的统治,设置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藏诸事务.三年(1725年),在青海藏区设置于百户制度,对藏族部落首领给以上司千百户;土司巡检等官职,命其分管各部落、四年(1726年),西宁办事大臣达鼐会同西宁总兵周开捷清查各部落户口,划定地界.“因俗设官”.分别赐予千百户等头衔.清朝政府把青海地区藏族部落及主要由藏族牧民编成的实罕诺门汗旗限制在黄河以南,归贵德厅管辖;黄河以北划定为蒙古游牧地区.道光年间,贵德厅所属黄河以南汪什…  相似文献   

8.
清雍正二年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清政府立即加强了对青海藏区社会的治理和管辖.至清朝中期乾隆朝期间,清政府在继续实行雍正朝政策的基础上,依据全国及青海地区的形势,对青海藏区社会实施了具有弹性的政策.文章依据相关史料,探讨了乾隆朝对青海藏区社会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9.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党中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青、川、滇、甘四省藏区发展迈出新步伐。据此背景,基于CNKI的文献检索,对739篇中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对青、川、滇、甘藏区的问题研究总体上呈现持续、快速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对四省藏区问题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藏区教育、藏区旅游、藏区法律、藏区社会政策等几个方面,上述热点问题之间相互关联,互相渗透。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四省藏区研究的特点为:总体集中,局部分散。其中,对四川藏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范围广泛,基本紧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步伐,而对青海藏区、甘肃藏区和云南藏区的研究明显滞后。对四省藏区的研究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转折期,未来还有很多能够继续探索研究的问题,如藏区的贫富差距缩小、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等。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推行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以及构建法治社会的背景下,藏区防控矛盾纠纷的民间调解经由何种路径臻达法治化轨迹且与国家法律渐趋调适,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以青海果洛藏区"斯巴"调解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斯巴"调解的现状发现,社会转型时期因调解员文化素养偏低难以应对新型纠纷、调解纠纷时情理与法律理解适用上错位以及网络调解平台使用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议从人员准入、过程防控、结果认定方面着手,建构依据纠纷类型聘人的"1+N"人员准入标准、"多元一体"普法模式、以村规民约规范调解依据、调解结果"准司法确认"审查机制以及完善网络平台保障机制的多元路径,使藏区民间调解在藏区法治化进程中日臻完善,进而助推藏区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姜峰 《人生与伴侣》2022,(28):28-30
<正>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千峰耸峙,挺立起广袤高原不屈的脊梁;长江、黄河、澜沧江川流不息,滋养着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这里是地球第三极,这里是大美青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心系各族人民、情注高原大地,提出了“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相似文献   

12.
四川藏区的藏医药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医药学源远流长,四川藏区的藏医药发展历史已有一千多年.1978年以来四川藏区的藏医药有了新的发展,但相较西藏、甘肃、青海还有不小差距,集中表现为产业化水平低.如何发挥四川的藏医药资源优势、形成藏医药产业优势,是今后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部落习惯法对青海藏区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部落习惯法在青海部分藏区死灰复燃 ,给我省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影响 ,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习惯法对青海藏区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消除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我国河流中最重要的七大江河之一,黄河之水的开发和利用为沿黄地区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黄河水资源正受到掠夺性的利用,黄河断流日益频繁。黄河下游从1972~1997年的26年中有20年发生过断流现象。20年中累计断流70余次,合计908天,平均每年断流45天。自1991~1997年,年年发生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时间达到了创记录的226天,为北方水资源短缺敲响了警钟。黄河断流给下游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972~1996年间由于黄河断流使下游灌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启动了基层治理的国家化进程,当时藏区社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纳入国家的制度体系。历经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实践,在藏传佛教宗教权力与旧制度世俗权力交织以及新秩序尚未巩固的场域中,最终完成了藏区基层治理的国家化。本文以青海藏区为具象考察对象,从实施基层治理的主体——党员干部队伍的构建为视角,最终概括出新中国初期藏区基层治理国家化在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原有地方权力整合和执政合法性巩固等方面所取得的基本经验,进而为当下加强藏区乃至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提供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6.
翻阅青海“十五”计划,发现一个特点,生态保护地位非常突出,不但专列一章,写得详尽周密,而且在省长赵乐际关於“十五”计划的报告中,也反复强调,一再提及,并把之称为青海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请问赵省长,为什么要把生态保护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 “这是从青海省情出发作出的必然选择。” 省情 谈到青海省情,赵乐际常提及两个数字,一个是三,一个是四。 三者,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之源头是也。“青海集中了全国三大河流的源头,而这三条河流量的49%、25%和15%都出自一省,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四者…  相似文献   

17.
藏区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关涉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具有传统规范的村规民约在藏区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点,归纳总结了村规民约在藏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现状、问题和特点,探寻村规民约在藏区基层社会治理中应用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安琪 《北京纪事》2015,(1):59-64
一次采访蓦然改变了原来熟悉的生活轨迹,她与一位青海养蜂的藏族小伙陷入爱河,之后两人领证结婚。
  周围人的不理解、婚后生活习惯的巨大反差、死里逃生的车祸、一次次的争吵、居无定所的迁徙生活……她想过分手,想过回到原来熟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1954年的中秋节,我第一次过黄河,那是大学三年野外生产实习结束返校的一天。这天早晨,我们一行近20位同学,从垣曲县横岭关铜矿出发,步行半日,天近中午来到东镇火车站,准备乘南同蒲铁路客运列车,到陕西省潼关,转乘去郑州方向的火车回长春东北地质学院。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68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工作的。我曾多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采访,延安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91年,我随中央电视台《黄河》创作组,再次来到延安采访,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南泥湾等革命纪念地,瞻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住过的窑洞,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