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背景下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的绘画表现出了其时代特色——具象写实的画风,他的绘画隐蔽而敏锐地透露出了当代人们在不安和危机之下伤感的精神状态和对易逝事物无限眷恋的诗情,洛佩斯运用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追求时光的恒定性,以传统的写实方式挖掘出事物隐藏的美感,这正是后现代背景下洛佩斯具象写实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西方写实绘画运用科学的造型、色彩及空间表现来塑造对象,从而达到幻真般的效果;中国传统绘画则以笔墨、线条表现对象,追求飞动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中国现代工笔画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从造型、色彩、空间及制作等方面不断借鉴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开始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一、中西绘画发展历程的比较比较中西绘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发扬中国绘画的传统,借鉴西方绘画的长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绘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我从自己的经验认识到,不论是东方或中国的,还是西方的绘画,它们所走过的道路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不同.这就是从实用的写实作品走向抽象的境界.早期画家用写实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目的,然后把某种目的逐渐取消,再去争取一点表现的自由,最后达到一种抽象概念的自由表现.简言之,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这一抽象不是通常所说的抽象绘画那种抽象,而是抽象概念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各美术院校遵循了一条具体的学习西方绘画理念与造型法则的道路,因而我国画家整体造型水平达到了一个空前高度,在绘画的表现效果上也较前更跨进了一步;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对这种背离传统的审美取向而感到遗憾与忧虑。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科学思路在于:现代造型艺术不仅要给予客观对象外部的“形”以应有的关注,还要注重画家个人性情的抒发。要坚持写实原则的造型观,但这种写实所追求的是一种并非真实的真实,是中国写意原则倡导下的写实观。这是一条形态多样、宽广无比的中国特色的“写实主义”道路,它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唐代佚名作品《游骑图》,无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风格来讲,都可视为中国古典写实绘画表现鞍马题材的典范之作,与西方文艺复兴早期如乌切诺等人的写实绘画相比,在鞍马人物形象的准确性与形体透视的生动性等方面的把握上,似乎具有更感人的魅力。可知中国古典写实绘画应是比西方更早掌握了如何通过透视缩形来真实表现客观物体的方法。尽管西方意义的科学透视法并不在中国产生,但那种中国式的视觉投影方法,曾经有力支撑着中国封建时代盛期的绘画写实艺术,那么,甚至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创作自述在西方图家均放弃传统写实这一绘画表现方式之时,我们是否应该一味效仿他们,而放弃这种在我国业已完善,同时也未必过时的表现方式呢?事实上,传统写实的绘画表现方面,我们国家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图家之一。传统写实绘画的实践在我国历时100多年,涌现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在世界范国内具有相常的...  相似文献   

7.
孙丹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68-70
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是以西方表现主义哲学为起点的。以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表现性作品为例,对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进行了历史分析。阐释保留传统写实绘画的视觉真实,利用抽象艺术的形式构成要素,深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本源的中国当代表现绘画的艺术特征,并得出当代表现绘画艺术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的真实情感,开拓了架上绘画的新领域,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西方绘画艺术中模仿客观对象的传统观念发展到十九世纪受到了严重挑战,模仿写实艺术表达手法面临危机,而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和日本的浮世会版画等东方艺术出现在西方,对西方绘画艺术家具有神秘的诱惑力,现代西方绘画大师马蒂斯、米罗、克里姆特、克利等人将东方艺术的表现性、写意性、平面感融进自己的作品中,突破传统西方绘画的写实程式的约束,以一种新的艺术手段、新的绘画语言、新的视点对西方现代绘画语言进了"形式革命".  相似文献   

9.
西方绘画因素对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很深的影响,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也显现了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西方传统绘画观是一套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写实观,而中国人追求的是意象的表现,注重主体对于主观感受的描绘。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基本取向是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开拓新的形式语言,并且结合当下社会现实的需要,迎合了新时代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出生于60年代的一群画家,抛弃传统绘画观念的束缚,用传统的写实手法,表现画家对世界的自我感受。他们在绘画史上被称为新生代绘画。  相似文献   

11.
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写实的文学思想源于史学的"实录"精神,表现为对真实性的追求,对写实的作风和技巧的追求,其在作品中的体现又因文体不同而有异,散文举例证实,画赞返实入虚,诗歌似虚而实。它是对李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艺术表现风格呈多样化发展,促使艺术院校的油画教学日渐更新。“写实”与“表现”的冲突与调节成为教学中谈论较为集中的课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重视表现。一反中国传统的以契斯恰可夫影响为主的注重写实的教学体系,着力于采用西方现代具有表现意识的艺术形式。第二、重视传统。固守传统写实方式的教学,排斥西方现代表现性的艺术形式。第三、折衷方式。既保持传统,又吸收西方现当代具有表现观念的教学方式。现代表现倾向的绘画与中国固有的写实倾向的绘画之间的冲突,引发出油画教学上的前所未有的多…  相似文献   

13.
世界美术发展历程中,绘画形式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下生成的差异和演化,导致语言形态具有多种表现倾向。通过对视觉形式嬗变差异表征的研究,追寻绘画艺术形式语言如何从传统写实形态转向现代创造形态的过程,可得以把握绘画艺术形式现代转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格物致知”与宋代绘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社会的“格物精神”使宋代绘画艺术登峰造极。宋人尚理,绘画亦重理。其中,宋之理学“格物致知”对宋代写实绘画风格的影响尤大。本文拟从“格物致知”的内涵演变论述其对宋代写实绘画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写实油画作为写实绘画中的一种,源自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写实绘画在欧州历经了文艺复兴500年的辉煌,至今在艺术领域依然占有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6.
卡拉瓦乔是彻底的自然主义这一新风格的发明者,他第一个以宗教题材的作品来表现普通民众的世俗生活,将写实性绘画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的艺术标志着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绘画向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成熟阶段的过渡。卓越的写实技法和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对当时整个欧洲的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郭萌 《九江学院学报》2021,40(2):112-115
意象表现主义油画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分别运用色彩、造型、写意技法表现艺术意象,处理物象色彩共性特征,有机转化色彩空间和色调,按照主观思维提炼物象整体印象的感悟形象,拓宽造型表达形式,借鉴传统绘画写意精神,使视觉特征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在审美取向方面,以画家自身审美追求为主,突出画面的层次结构和对比关系,确保色彩变化的单...  相似文献   

18.
从"摄影取代不了写实油画,反而给写实油画带来新的活力"和"现代主义绘画也没有取代写实油画,而且他们的探索客观上提升了写实油画家的语言自觉的意识"这两个角度对写实油画死亡论的观点进行了相应地辩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画兴起于宋元之间,那是对儒家思想控制下的写实为主体的传统绘画的背叛和革新。老庄哲学影响下的两晋绘画突出了虚静和空灵之美,南朝佛教禅宗传入并介入绘画,使失意的士大夫和落魄文人思想意识和艺术表现上有了进一步的超脱。王维成为崇尚自然和写意的文人画之事实上的领先人。  相似文献   

20.
写实中国人物画在南宋以后一直是中国绘画当中的弱项,与世界艺术发展不相协调,这既有文化观念的差异也有审美需求的离合。本文想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延承轨迹对当代写实中国人物画在绘画理念上的变革之路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