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熟近世戏曲家大抵是其它方面的专家,文化层次高,自成特色。通过对这些戏曲家的增补、考辨和订正,可知近世常熟不乏戏曲大家,作品亦为数不少,推动过江南戏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家东山魁夷说:"对于人类来说,生存本身就是旅行。"学校亦如此。位于常熟虞山南麓的石梅小学便经历着这样的悠长"旅行"——从清雍正三年创建的"游文书院"里走来,从两代帝师翁同和与同辈少年的潜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常熟市侨办把侨务信访建成连心桥,热情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归侨、侨眷排忧解难,赢得了普遍赞誉。常熟侨办想侨之所想,急侨之所急,认真依法受理来信来访。去年,一位居住上海的老侨眷来访,要求解决在常熟的私改房历史遗留问题。他是一位老信访户,常熟侨办曾经会同市落实政策办公室答复过他。由于私改房的户主为兄弟三人,分住上海、北京、南京三地,平时缺乏沟通,有的愿意接受货币结算,有的要求归还原房,意见不一致,导致经常来信来访。针对这一情况,常熟侨办对兄弟三人逐一做过细工作,向他们宣传政府的规定,使他们的思想有所转变。今年5月,他们兄弟三人再次来到常熟,侨办再次宣传解释政策,使他们很快地达成共识,当天下午就到有关部门办理了手续。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7,(8)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相似文献   

5.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文化教育传统;出过南方夫子、两朝帝师,8个状元,489个进士和一批文人雅士、画师书圣。十九世纪末,常熟就兴办新学,开创了现代教育之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常熟教育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常熟近代报刊事业发达,自1900年起至1949年止,常熟知识分子所办报刊累计达200余种,如此数量众多的报刊推动了常熟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虞山诗社(1920-1937)是近代常熟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在其存在的十七年中常熟近代报刊事业臻于辉煌。该诗社社长俞鸥侣、钱南铁的办报经历是诗社文人乃至常熟近代知识分子创办报纸的缩影,在其带动下虞社文人积极创办报纸。虞社文人在推动常熟近代报刊事业发展以及常熟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38年6月,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率领下,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1939年春夏间,陈毅组织东进纵队进入无锡、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苏州县(今吴县及常熟县的一部分)、常熟县(今常熟县北部地区及沙洲县的东部)、太仓县为中心的游击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1940年4月中旬,中共中央东南局派谭震林(化名林俊)率领一批干部来到常熟,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谭震林从到达常熟至1941年夏天因日伪“清乡”而撤出为止的一年多时间里,宣传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抗日武装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培养了一大批  相似文献   

8.
概述常熟县医学会组织成立经过,其时代背景,适在旧政府抑制中医发展的低谷时期.常熟县中医界同仁,奋起抗争,改组、建立医学会,创办医刊.1922年9月11日<常熟医学会月刊>创刊号发行,副会长吴玉纯撰"发刊词",词意恳切,呼吁中医界同道,团结自强,努力学习,革故创新,扬长避短,化不利为有利.此发刊词是常熟近代医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
江苏常熟地区的宣卷活动是与民间信仰紧密结合的木鱼宣卷,宝卷、宣卷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宣卷的技艺产生了变化。表演形式、基本曲调、宝卷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目前观察,常熟宣卷是一种结合民间信仰,植根于常熟人民生活中的仪式活动,且能在不改变原有核心精神的情况下,不断地自我发展、创新,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潘贇 《华人时刊》2011,(4):54-55
投产才1年多时间的一家企业,生产的背板就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而且成了"无锡尚德"、"常州天合"和"常熟阿特斯"等国内前十名大型太阳能电池厂家的首选。创造这个奇迹的是苏州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在吴江这块创业乐土上,这家由科  相似文献   

11.
常熟,是一座有着全国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地位,是由生息于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所创造的丰富的地方文化决定的。回顾常熟5000多年的文明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古至先贤们在常熟这个历史舞台上,具有颇为不凡的表现,做出了不小的业绩。这些业绩,尽管有的离我们已经相当遥远,有的只给后人留下了依稀可辨的印记,也有的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了,但是在其中体现出的一代又一代常熟人的奋斗,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意义的。早在春秋时期,常熟先贤言但就师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学习礼乐、文学及济邦治国之学,成为孔…  相似文献   

12.
谢俊美编《翁同龢集》,收录国家图书馆藏《常熟翁氏家书》中的翁同龢家书,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动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家书系年错讹颇多,文字释读亦有误处。选取国图藏光绪十三年翁同龢致翁斌孙家书系年有误者,重新释读、考证,请方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亦理亦工专业试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工融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亦理亦工最能体现理工融合的本质特点.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中进行了亦理亦工的试点工作,对其专业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4.
循吏群体形成于汉代,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亦师亦吏"的双重作用。循吏"亦师亦吏"的角色定位渊源有二:一是儒家"以教为治"的治理思想,二是"以吏为师"的历史传统。二者均滥觞于上古三代,并在后世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在社会治理中,汉代循吏通过礼义道德教化、发展地方教育、整顿社会风俗等方式将"以教为治"的观念付诸实践,这对于稳定乡里秩序和促进蛮夷边地对汉帝国的认同有着重要意义。汉代循吏的社会治理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对当代社会治理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出《沙家浜》的戏,曾一度风靡全国。现实中的“沙家浜”就在江苏常熟。常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今日常熟,更是令世人刮目相看,在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之中,其经济飞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县,同时也出了一批风流人物,常热对外经济技术贸易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胡惠文先生,就是一位风流的弄潮人。 毛遂自荐 奔向大潮 胡惠文,今年刚越不惑之年。他目光如炬,话语不多,外表透出沉稳和刚毅。 胡惠文1977年调到常熟外贸公司车队做统计工作。1985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常熟外贸不甘落后,加入改革行列。公司决策层提出了外贸车队承包经营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华联商厦中,江苏常熟华联,论历史,无法与由百年老店改建而成的上海、天津华联相提并论;论规模,也比不上实力雄厚家大业大的大连、宁波、郑州华联,更不用说地利因素,然而,在全国华联商厦35家成员单位中,江苏常熟华联,九三年至九五年的销售额却稳居第五位,创下了“鸡小也能多产蛋”的经营奇迹。 在常熟华联集团办公大楼,记者采访了集团总经理许盘根和办公室主任张艳敏两位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常熟华联集团发展轨迹和经营秘诀。 常熟华联商厦是由常熟市商业局从一九八七年开始投资建造的总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大厦基建  相似文献   

17.
燕园又名蒋园、燕谷园,系常熟著名胜景,且为太平天国遗址,颇有历史意义。园占地不多,而构思奇巧,别具一格,园内景色佳丽,燕园十六景,脍炙人口,驰名遐迩。其中假山燕谷,尤为名贵。今述其沿革与胜景,以供参考。一、燕园沿革燕园座落常熟虞山镇辛峰巷内,东邻炳灵公殿及亦爱庐,南面辛峰巷,西接蒋洞旧宅,北临琴川第五弦。清福建台澎观察使兼学政蒋元枢(字香岩)渡海遇险回常熟后,于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在其从父蒋洞旧宅之东,辟建园林,供海神天妃于其中(后天妃迁至西弄)元枢祖父廷锡,父溥,父子大拜,家世豪富,因之筑园极尽奢侈。如园内西洋台之棂槛,悉以檀楠为之。元松长子继煃,字芝山,  相似文献   

18.
正淬火,是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是把合金制品或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即在水、油或空气中急速冷却,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后,被心理学家称为"淬火效应"。孙媛编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中详实论述了这一效应在学生管理的中运用,笔者以为,"淬火效应"在学校日常教师管理中亦甚有效。  相似文献   

19.
传统时代常熟教育发达,号称“人文渊薮”。近代以来,在较早开埠的上海、苏州等城市影响下,常熟传统教育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清末民初以来,以丁祖荫为代表的常熟士绅群体积极创建新式学堂、关注女性教育、推广私塾改良,藉此而开启民智普及新式教育。在近代常熟教育乃至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以丁祖荫为代表的常熟士绅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不少很著名的时尚摄影师、化妆师、造型师,就专门是吃装修裱糊女明星脸蛋这碗饭的。修理完毕再拍出各式各样的女明星靓丽假脸以惊世人,谁越能把难看的脸拍成天仙、谁越能把老脸拍成"今年四十,明年十八",其收价就越高得吓人:有拍几幅照片四、五万的,再高的八万、十万也并不新鲜。谁最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谁也就成了最高价的拍照"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