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板如歌     
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当然与印年代的唯苏俄是胆有关系。但是对於苏俄的幻想易破——也不是那么易——对於柴的情感难消。他已经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他之容易接受,是由於他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采多姿。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比如钢琴套曲《四季》,比如小提琴曲《旋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浑如天成,了无痕迹。它们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  相似文献   

2.
莫春华 《新少年》2010,(6):35-35
儿子内向、文静,天生就喜欢看书。这大概和遗传有关系。上学后,我为他订了好几种少儿读物,比如《新少年》、《好孩子画报》、《故事大王》等。由于才上一年级,好多字还不认识,每期《新少年》来的时候,他都让我跟他一起读。  相似文献   

3.
我的野语文     
张蛰 《可乐》2010,(5):17-17
说一句可能让我的语文老师很生气的话,我打小对母语的敏感和兴趣,全来自语文课之外。 我喜欢听书,昕村上的老宁头说故事。他说书杂,也野,表情丰富,唾沫横飞,带骂人的口头语。《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呼延庆打擂》都是在他满嘴脏话里听来的。他说书也模仿那些说书艺人的腔调,喜欢把嗓音弄成破锣声:“话说小将罗成……”  相似文献   

4.
你可能不知道张轩南,但是你一定知道《李卫当官》《大清后宫》和《穿越时光的爱恋》等曾经在各个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这些热播剧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导演张轩南。而张轩南,曾长时间身处北京社会最下层。那时候,他觉得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是群众演员……  相似文献   

5.
由小说名篇而搬上银幕的《夜行货车》,使得海峡这边更多的人熟悉了台湾作家陈映真。其实陈映真在台湾早已声名大振,因为他的丰盛作品也因为他的坎坷经历。而今,《陈映真文集》在北京问世,陈映真以其文学成就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境外院士之一,这是中国文化界对陈映真的充分肯定。喜讯传来令人高兴,我赴台湾采访时与陈映真先生有些交往,深知他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6.
对于《红楼梦》,我是再熟悉不过了,黛玉、宝钗、紫娟、妙玉等众多人物,我了如指掌。就让我来说说我心中的《红楼梦》吧!4岁爱宝玉《红楼梦》是我妈妈的最爱,可以说,我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受到《红楼梦》的熏陶了。4岁那年,我让妈妈读《红楼梦》给我听,听是听不太懂,就知道妈妈笑我也笑,妈妈哭我也哭。当我看到插图里的贾宝玉时,觉得他脸白白的,那么漂亮,就像童话里的王子一样。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7岁爱黛玉“妈妈,黛玉姐姐好漂亮哦!“”贾宝玉喜欢的女孩儿能不漂亮吗!”哈哈,我喜欢黛玉,也是从“漂亮”开始的。那时,我的心愿就是长大了能像黛…  相似文献   

7.
陈浩民,一个熟悉的名字。第一次看见他,印象并不深刻,只依稀记得他在《天龙八部》时饰演文弱书生段誉这一角色。再次看见他,是在《聊斋贰之鬼母痴儿》,他在里面饰演与鬼母同蹈火海的儿子石天生。鬼母和天生的母子同心,让我落下感动的泪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饰演《西游记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在众人的舆论 ,他的用心良苦把孙悟空的每个神情、每个动作都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一次听他的歌,是《西游记贰》的主题曲—取一念,清晰动人的嗓音深深地吸引了我,久久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也许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作祟,也许是他的魅力非凡,那时候的我,对他有种莫名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特定语境中的字词教学,是整个字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字词,而特定语境中的字词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定语境中的字同未必是生疏的字词,甚至可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字词,坦它却有着特定的含义和作用,离开了特定语境,它的特定含义和作用也就消失了。比如;(l)“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叶文玲《我的“长生果”》)(2)一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题安稳了。”(鲁迅《藤野先生》)例(l…  相似文献   

9.
蚂蚁和犀牛     
小朋友,你们一定读过不少寓言吧?比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多采用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一定的寓意。还有一些寓言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是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显示一定的道理的,国外的寓言作品多以这种方式出现,像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就是典型的代表,里面的寓言故事几乎都是动物故事。中国现当代寓言作家向西方寓言作品学习,也写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物寓言故事,今天特别选出几篇让小朋友欣赏。——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0.
初读《论语》,那还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对书中的内容还是懵懵未懂。但不知怎么的,我却莫名地喜欢上了“一代儒学大师”仲尼老先生。今天我再读《论语》,对书中的内容理解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仲尼老先生的喜爱依旧。我不能认同陈独秀等人对仲尼及《论语》的成见而百般攻击。天下之大,难道容不下一位作古千年的老人和一部著作吗?我要为他鸣冤。人们对孔仲尼的不满,可能是因为他提出了儒者“三纲五常”之说,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固然,这些与民主、科学精神确实有些格格不入。这种儒家的孝道与贞…  相似文献   

11.
陆兴华:"将要到来的艺术将被如何引领"这个题目我要从哲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讲一下。社会学方面是卢曼的看法,哲学是法国巴迪欧的看法,他们两个看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一个当代主体在全球体系之下,进入社会会有几个管道:一是政治;一是爱情;还有一个是科学。比如杨福东看《甄嬛传》后,可能带给他哲学的反思,或者带来其他的启发。将...  相似文献   

12.
一之 《中华魂》2013,(2):41-41
仇方迎主编的《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专列》——一群北京知识青年的传奇故事一书正式出版了,我答应为该书写一个书评,但是很久无法动笔。面对着我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群,熟悉的事情,熟悉的经历,熟悉的地方,我却感到了知青的那段历史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那样的复杂,那样的纠结,那样的不堪回首,同时也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单纯,那样的令人难忘,以致我每每动笔的时候因激动和思绪万千而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3.
重庆文理学院的夏明宇教授,是作家型学者,也可以说是学者型作家.同时,他长期以来还是重庆文理学院文科学报的主编,所以他是个集学者、作家和编辑于一身的文化人.一身而三任焉,这种复合型人才难找,很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但是,我对夏明宇的认识还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大约是20来年前,我向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投稿,夏主编并没有因为我探讨的是儿童文学而有所轻视,恰恰相反,他对认真研究儿童文学者给予了支持和鼓励,所以很快处理了我的稿子,我很幼稚的稿子也在他主编的学报上变成了铅字.于是,我认识了这位对学问没有任何偏见的主编.而且,后来又逐渐发现,夏明宇主编也爱好儿童文学,比如他创作的中篇童话《小黄鼠狼鸣冤记》就写得十分幽默有趣[1].该作品也可说是一篇童话体小说,它描述小黄鼠狼一家虽然偷食过人们喂养的家禽,但也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消灭了许多偷吃粮食的老鼠,但它仍然遭到人们的追杀.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人开始喜欢历史,并开始关注那些有关历史谜团的时候,意味着他已经在慢慢变老。比如我,上高中时最讨厌的课程就是历史课,那时,教我们历史课的老师是一个刚从北师大毕业的毛头小伙子,没有任何的授课经验,每次上课,不是秀他的牛仔裤就是秀他的朗诵技巧,他总是照本宣科,把教科书朗诵得声情并茂,以至于让我在课堂上神情恍惚,产生严重错觉,以为这是一堂语文课。总之那时的历史成绩可想而知。而最近一段时间,我却开始对以前厌恶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苏东坡游转》、《旧宫殿》、《守宫砂》和《嘉宝传》统统成为我的枕边书,而那些乱七八糟的时尚杂志却被我无情地当废纸卖掉。另外,我还喜欢上了《百家讲坛》,历史在方寸之间鲜活的凸现,厚重的历史故事在谈笑间灰飞烟灭,如蛛丝般被后人轻轻抹去。  相似文献   

15.
(续上期)上了高中以后,因为玩得多一些,读书似乎少一些。原因之一是自己眼睛老不舒服,只好经常嘱咐自己尽量不要看书。但还是禁不住读过一些,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林海雪原》《红日》《红岩》《蓝天哨兵》《碧空雄鹰》《西沙儿女》《虹南作战史》等等。那时有个同学在读《烈火金刚》,我想借读,可是他必须及时拿回家去还给别人,我再三缠着借也没有如愿。初二那年还曾经向副校长借读《较量》,副校长坚决不给。这些事当时都感到十分遗憾。后来在城里的图书馆里或旧书摊上多次见到这些书,即使有人请我读我也不想读了。但有一件事是我一直感到遗憾的,高二那年发现班主任有一本《中国文学史》,是北京大学中文系50年  相似文献   

16.
马志信 《社区》2013,(5):59-59
现今流行“穿越”一词,我就讲六个“穿越”:第一是我先“穿越”去结识小说《黄土地的女儿——金城公主》作者,德国作家莫妮卡·冯·鲍里斯伯爵夫人。这要越过几个亚欧国家和乌拉尔山到多瑙河岸边的德国,才能与莫妮卡夫人精神相见。  相似文献   

17.
自费订阅《山西老年》已有10年的时间,10年来,我不仅是《山西老年》的忠实读者,也是《山西老年》的一位撰稿人。每当心中有了喜怒哀乐的时候,总想对《山西老年》说说,每当看到好人好事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时,也想对《山西老年》讲讲,遇到一些不平之事想倾诉的对象还是《山西老年》。还有在阅读《山西老年》杂志时,每读到一篇好文章,无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还是作者流利的文笔,都使我感触颇深,收获巨大;每发表一篇文章时更使我喜不自禁,尤其当许多熟悉我的老同志说看到我的文章时,我更是高兴得心花怒放。更高兴的是,通过在《山西老年》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读书不多,也一直没多少长进,但我经常尝试着读各种不同风格的书。王小波的书我前两年就买过,也读过一些他的杂文,但那时还不怎么喜欢。最近我又迷上了王小波的文字。比如最近看过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杂文集《思维的乐趣》。不但从书上看,也从网上阅读。如果要我谈谈读王小波的感觉,我认为用两个字来概括很贴切,那就是:有趣。由此我几乎可以断定,他必定也是个有趣的人。因为只有有趣的人才能写出有趣的文字。此外,王小波本人也把有趣当作他一生不可动摇的信念,还说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他情愿不活。他的妻子李银河评价他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一向觉得他有两个东西比较突出,一个是他的那种已经形成了的个人的写作风格,我觉得这个并不简单。另外,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这从他的杂文里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9.
书法一直是我的业余爱好。匡亚明校长是当时南京大学的校长,他倡导学习书法要继承传统,善于创新,我一直受他的影响。后来还编了一本《当代硬笔书法》杂志,是赵朴初题的,我做的主编。那时虽年轻,但还是推动了硬笔书法的发展,像刘炳森老师当时就是硬笔书法的支持者。我与刘老师也是因为硬笔书法熟悉的,当时是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展,我是副秘书长。那几年,硬笔书法持续了一段时间。对于书法的学习,我觉得首先是爱好,没有爱好做什么都不行,有了爱好才会对书法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印度当代著名评论家圣·笈多的《伟大的哨兵——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研究》(中译名《泰戈尔评传》),①对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及创作做了比较系统的评论。他的许多见解都颇有见地,尤其他又是“对泰戈尔和泰戈尔所创造的文化最为熟悉的那些人之一”,②所以,这部研究著作对于我们了解泰戈尔其人其文,有着十分有益的帮助。如果我说,我在拜读过程中对某些看法产生歧意,绝没有不恭敬之意,而纯粹是学术上的研讨。例如作者在该书的第十章对《河边的台阶》、《玛莎》两个短篇小说所作的评论,就引起了我不同的看法。在谈到《河边的台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