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物流服务品质是物流供需均衡理论分析的重要媒介,其内涵可以界定为依托于物流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能被消费者感知的、物流服务的质量特征。分析指出物流服务品质主要由时效性、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五个方面内容构成,并通过设置指标体系加以量化描述,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物流服务品质的合理定位,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促进物流供需均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联系密切,物流企业亦是如此。从物流企业文化与物流企业管理的关系入手,探寻新时期两者的均衡融合,为物流企业文化构建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进而实现现代物流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环境驱动下,我国物流业正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过程中。现代物流强调物流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现代物流视角来看,我国铁路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以大宗货运为主要运输方式,其他专业化物流服务种类在多元化经营领域发展较慢,限制了其盈利空间;由于物流管理方式亟待创新,铁路专业化物流水平还有待提高;限于目前管理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车运输、冷链运输等专业化物流存在供给不足。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具有运输优势、产品优势和信息优势。铁路货运企业应扭转只重货运增量的观念,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引领,依托铁路优势特点,借鉴物产中大集团和北汽中都物流等企业的成功经验,围绕产品和客户两个维度进行物流服务的深度融合和管理创新,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物流市场“小散乱差”、大多数货运企业未真正实现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问题,从哲学角度分析物流的本质属性,以经济学中的社会分工与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物流产生及发展机理。研究认为,物流是社会经济的派生性需求,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自相似同构,物流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朝着个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依据服务理论,物流的本质是服务,是物流企业提供给客户的物品空间与时间位移的服务,物流以运动的形式存在于整个过程中;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可见物流需求与供给性矛盾突出,建议增加物流供给数量,扩大物流供给范围,提高物流供给质量,物流企业应找准细分市场、提供精准物流,政府应定位好角色、物流行业协会应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X方物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物流 (MF) [1 ] 的属性和企业发展理论 ,在国内首次提出物流新理论———“第X方物流”(X’sPartyMaterialFlow ,简称XPMF)。认为第X方物流不仅指由某一方提供的物流服务业务模式 ,更重要的是指由各有关方综合提供的物流服务业务模式。物流理论和实践证明 ,企业不可能采用某一种固定的物流服务业务模式 ,采用哪种物流服务业务模式是一个事先不能确定的未知数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故名第X方物流。第X方物流理论符合物流服务业务模式的发展规律。讨论了第X方物流的概念和其运作性质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方法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决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流服务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企业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它的作用是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集成物流服务企业一般通过业务转包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功能型物流企业来为物流需求方服务。运用AHP和LP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例探讨了供应商选择以及物流采购量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业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现有理论无法有效支撑物流的发展。通过对均衡理论的研究,结合物流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物流均衡理论,给出了数量均衡、结构均衡、时间均衡的三维均衡结构,分析物流均衡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物流均衡层次的关键因素,对物流均衡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丰富物流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8.
市场竞争由单位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需链与供需链之间的竞争。谁掌握了物流和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市场。中国的邮政拥有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长期从事实物传递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理所应当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担当重任。中国邮政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时间,逐步将物流业务发展成为支柱业务,最终把邮政建成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中国邮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邮政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邮政作为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和功能性物流服务的提供商,要运用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物流服务,并逐步向企业供应链推进,最终成为企业供应链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整合者。  相似文献   

9.
合理化物流是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物流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客户.合理化物流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利润及服务水平,而且可以拓展企业的成本降低空间,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及高效经营.合理化物流包括三种模式: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同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使增加的销售额远远大于增加的物流成本;保持原服务水平和适当降低服务,使成本下降的程度远远大于销售额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物流金融的主体服务内容和模式,分析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竞争,不单是物流设备、仓库、运输工具、物流信息系统等硬件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服务软实力的竞争,本文试图界定物流企业软实力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物流企业软实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物流金融的主体服务内容和模式,分析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今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它们提供的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物流服务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中国的物流企业首先应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技术,其次要努力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最终实现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运输业在整个运输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这一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功能型物流服务企业———多元化物流服务企业———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企业。政府在促进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方面,也应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为其创建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物流发展滞后,物流服务简单,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因素。通过把握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给我区物流发展,提出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科学定位物流园区、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物流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确立了成都市作为全国性21个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使得成都物流业面临空前的机遇和巨大的物流服务需求。但目前成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单一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成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物流服务作为企业顾客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物流服务的概念及其特性,指出了物流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物流服务水平,运用BSC法建立物流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提出了物流服务水平实现合理化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物流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级政府也积极开展各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筹建。在物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物流活动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废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均衡,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而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到物流领域,就产生了环保物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物流客户尤其物流大客户,是物流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是物流企业生存或覆灭的关键。物流企业越来越关注大客户,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物流大客户管理已成为物流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物流大客户的管理原则及服务定位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规模经营,确保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的科学技术也已逐渐进入商业市场,使先进的商业市场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物流服务是企业客户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也是直接影响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国企业的物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从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数字化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借助外包资源入手,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