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儒家文化海外传播在学术研究史上呈现出文本和言传两条传统路径。美国汉学家孟久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第三条传播路径,即表征儒家思想的视觉传统。由此出发,孟久丽引入“中国叙述性绘画”的概念,并对其隐喻的儒家意识形态进行梳理;同时还将研究对象从图像符号衍生至建筑、器物等实体符号,从跨媒介视角,尝试复原儒家学说提出的历史语境,建构起较为完整的儒家文化视觉记忆。这一儒家文化研究的视觉理路,为民族文化内在传承和海外传播带来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的双重启示。  相似文献   

2.
昭君出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事件,通过两千多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和民间社会的塑造,昭君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多元多义的符号,王昭君故事也在各类昭君文化事象中形成了诸多情节单元。越南的昭君文艺作品在14世纪就已出现,此后随着中国王昭君故事的持续传入,在传播与接受中又不断产生新的文艺形式,且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形式变化等因素而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通过对中国清代小说《双凤奇缘》和越南喃诗传《昭君贡胡》、越南改良剧《昭君贡胡》中王昭君故事情节的比较分析,我们能管窥越南昭君文艺在历史演变中的情节选择、艺术特征、时代因素以及它与中国昭君文艺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从纸质媒介的式微到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的兴起,社会主导媒介的表达形式开始从文字符号向图像符号转变,形成了媒介环境的图像化趋势。从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传播现状来看,其创造性转化与活态化传承有融入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也有融入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可能性。未来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想要突破现有传播困境,则要坚持以图像符号传播为核心、以数字媒介传播为主导、以大众文化传播为导向;通过传统民间游戏资源的资本化、产品化,打造文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观屏”时代的到来,以动态图像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新媒体传播在大众范围内普及开来,而这样的传播媒体又与动态图像天然地结合。基于对UGC视频的创制需求与传播范式分析,分别从动态图像的视觉呈现和传播手段两个方面揭示了动态图像个人化的视觉主题、多中心的视觉布局、多角度的视觉场景和多元素的视觉附加特征,并从界面设计、视频剪辑及互动交流三个传播新手段中进一步分析电子屏幕上呈现出的可视化的传播手段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广告图像传播的修辞现象及其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大量的广告图像产生。广告视觉传播在广告信息传播活动中具有特别的功能和意义。广告视觉传播以图像载动信息,通过媒体图像向受众传达信息,进而达到视觉说服的目的。修辞与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有密切的联系,研究修辞现象的目的就是“从表达效果出发”。广告视觉传播存在图像传递信息表达效果的研究需要,因而修辞现象的研究有必要从传统语言修辞的领域扩展到广告视觉符号修辞的范畴中来。这意味着载负修辞现象的外在符号形式发生了转换,而这种修辞现象的载负外在符号形式的转换,与受众心理有着很重要的内在联系,并使广告图像传播获得较理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众多名画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时代的变迁,名画几经易手,加上好者喜欢模之,使画作的断代成为难题,《韩熙载夜宴图》便是其中之一。诸史家通过对文献与画作中的人物、服饰、器用、家具等进行研究,建构各自的时代归属之文本。然美术史家依赖图像中的诸多视觉要素,本身具有多源性特点,对《韩》卷鉴别形成的文本亦同样有多样性和争议性。这些文本在流传时,由于是立足于各自鉴别立论背景下,势必反过来对《韩》卷中的陶瓷器物的窑口归属形成相异性,在器物的释读方面亦造成干扰。故而,通过出土器物形制与画作中的器物样式及窑口史料比较分析,可探究《韩》卷中器物的窑口来源。  相似文献   

7.
作为视觉研究的新兴领域,图像修辞不同于传统语言修辞的第一重表征体现为跨媒介符号建构的文本修辞实践。中国传统的"题诗画"为这一图像修辞提供了理想的范本。"题诗画"中由语、图符号构建的修辞范式形构了从符号表现形式的审美互动到符号话语意指的内在呼应乃至语图互文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产生联动的多重逻辑,它建构了图像修辞跨媒介符号文本实践的知识模型,使得超越传统语言修辞建构图像修辞的本体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的演进和大众的阅读认知中,人物角色转型为社会角色,并超越其文本意义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承栽着伦理、道义、情感等多重社会边际意义.道义宣示、劝惩主题、自我隐喻、角色认同等阅读感受寄寓着大众的审美体验.其意义的传承则在时空的转换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科技时代,空间的物质表现形态即是大众传媒造就的各种图像符号。这一点,已经被我们的现实生活感受所证实,由电影、电视、数码照相机、DV、网络、短信、广告、时装秀、游戏机、时尚杂志、动漫书籍、宣传招贴画等等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各种符号和图像,正在迅速地侵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占据着人类生存的一切空间,成为俯拾皆是的生活内容。通过分析对形象与语言、幻象与现实、视觉与听觉之间关系的演变,我们可以透视当代文化的图像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广告通过图像传播强化了它的文化功能,成为隐含在销售目的之下的深层内涵。图像对于广告的意义有其历史的衍变过程,在当前的图像时代,商品生产逐渐向符号生产过渡,广告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图像在视觉基础上具有传达信息,甄别标识和审美意向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既是图像所特有的认知优势,又是当代广告通过图像实现其文化功能的机制,也是当今世界图像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这个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时代,随着数字DV的普及,中国影像生产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对当 代中国文化传播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影视领域,对大众视觉思维的启蒙、民间话语权的解放和影像工业 的发展均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口味,制造了阅读上的快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在革命故事的重述中掺杂进大众文化中常用的娱乐元素,表明的是作家对市场经济实用法则的一种认同和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动退避。  相似文献   

13.
摘要: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最终成为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木兰故事在每个时代的再叙述,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而木兰故事中最为吸引当代人的则是木兰故事在孝道、英雄、女性认同方面的精神价值。木兰故事的主题变迁,是从一个传统孝道典型,变成家国一致尽忠尽孝的典型,到成为爱父亲和自我成功的典型。木兰故事的传奇性形成了中国女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式。在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和女性解放的大背景下,木兰故事中的女性自主意识被放大与发扬,而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却被有意忽略。通过梳理木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分析木兰故事蕴含的精神价值,以木兰故事在不同时代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诸多木兰作品中对不同价值的解读与取用,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化符号的形成变化过程及精神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要 :从传播功能看 ,人物符号是广告中最具形象性吸引力的传播符号 ;是最具情趣和人性化的传播语言。它还具有替代、解释、补充、强调等影响认知的独特性质 ,具有跨文化、国际性传播等方面的优势 ;它较之语言符号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 ,是广告中最具说服力的传播语言。在未来网络传播时代的广告中 ,人物符号将不断地与新的传播语言符号结合 ,在叠加状态中发展 ;在应用范围、程度等方面都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图像艺术是记录和表现历史的重要方式。毛泽东图像艺术在百年党史的真实情境之中不断发展,既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形象的视觉呈现,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大变革的真实缩影。以摄影照片、美术创作、影视作品为类型分析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毛泽东图像艺术的特点,对增强文化自信、彰显革命精神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数字化媒介艺术的图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媒介艺术,汇集了图形、影像、声音、文字等交互信息,其图像建构朝着动态化和交互式方向不断延伸,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不同的设计语言相互协同融汇成新的图像信息传播模式,图像的形式不只限定在单一媒体上,更趋于多向度的演绎,为图像的多样化扩张和集成化传播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它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激活了图像架设的创生性,也不断地刷新文化形态的符号印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历史使句践的故事成为大众叙述的热点之一,在不同的形势下,这种叙述对中国历史具有异乎寻常的影响力.上至政治领袖,下至草芥凡夫,句践故事都时常被提及,与当时中国的形势紧密相连,它所强调的意义也被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8.
论摄影的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是一种传播.其传播的特性可以从多方面展现出来.从人类的传播历史去考察,摄影是人类书写传播的延伸.分析摄影过程的符号学特征,不难确定:摄影是非语言符号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拍摄过程的动作性符号传播和图像符号传播.摄影通过特殊的编码实现其有效的传播.在摄影的信源编码过程中,摄影的记录特性产生着正面和负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南宋民间学校教育传播的发展和兴起,是继春秋之后教育重心再次实现整体下移,推动教育传播主体转向平民化过渡,开创封建社会后期大众教化传播与"精英教育"传播互为层次、共同发展的教育转型时期.南宋民间学校教育传播系统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承载时代变革继往开来的社会使命,其要素组成与社会化特征表现在高素质和职业化特色的教育传播者,教育传播信息开发的丰富多样化,印本书成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及受传者的普及化与公平性等几个方面.这些特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民间学校教育传播高度灵活的发展自觉、丰富多彩的内在生机与引领时代教育潮流的创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认同与传播的基础。通过民间传说故事即民间社会语言,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与文化精神,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是民间社会各个行业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规律。洛阳平乐正骨民间传说故事可以分为神奇人物传授起源、救世传奇和医术精湛传奇三类。其通过传播,增强记忆,广泛而持久地塑造、维护着洛阳平乐正骨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在强化其精神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乐正骨从地方走向全国,是国家权利话语与民间社会权利话语相结合的结果。这一过程的转变在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中表现为不同的故事类型与文化类型。这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