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人口视角看,拥有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乡村人口,同样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依据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本课题组2022年对山东省88个纯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数据,描述分析当前农村人口转变新格局。从实践角度指出其对乡村振兴产生的重大影响,从理论层面分析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谁来振兴”和“为谁振兴”的现实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进一步关注农村人口形势变化,更加重视人口要素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当前人口形势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发挥人口数量优势、人口质量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城镇化发展优势;但也面临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城乡人口比例失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民生短板突出等方面的挑战。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弱项,从而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何以可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学术追问。将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的理论基础在于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人民高品质生活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指引。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的中国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的现实挑战在于驾驭资本的逐利本性和物化形态,化解人民普遍性与特殊性需求的张力,以及整合有限资源和多元任务。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的实践进路在于秉持系统观念,把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紧密结合,把提升人口综合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把统筹谋划人口发展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人口红利不是永恒的经济增长源泉,要正确认识人口发展新常态,加快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撑。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人口负增长的经济困境、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短缺、人口结构的少子老龄化趋势、人口分布的城乡阻碍与区域失衡等现实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活力,提升人口综合素质增加高质量劳动力供给,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是为了人,也需要依靠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这是一场激发人口巨大潜能和力量,全人口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全面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蕴含着人口力量大、人力资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等优势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口压力大、生育率极低、人口结构失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婚姻家庭出现新问题等风险和挑战。优化人口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把握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打造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和谐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历史经验表明,“以城市群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为高质量城镇化提出新的要求。从“人的城镇化”出发,迈向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握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及阶段性要求,以新发展理念科学地建设城市规模体系并改善人口空间分布,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动态地破除现阶段城镇化过程中粗放城市蔓延、规模体系失调、劣质空间形态、激进土地出让等问题,在协调发展过程中优化空间布局,在规模增长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深入推进中国式新型城镇发展模式,改善城市群结构,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人口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发展潜在风险层叠且加剧。大变局呼唤大调整,亟待重塑应对全球人口问题的治理体系。自1954年第一次世界人口大会以来,世界人口治理格局经过全球治理的价值倡导、规制设置、明确主体、细化客体及前瞻成效五个阶段的构建历程。全球范围内人口发展的丰硕成果虽显而易见,却始终在呼唤一种新全球治理的理论转向。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催生世界人口发展与新全球治理的新动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既彰显着崭新的全球担当,统筹人口、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协调发展,也兼顾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同源进步,可能是应对世界人口“复合型不确定性”的全球治理策略革新。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号召,并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作为现代化过程和形态的重要引擎,承载着9亿多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构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场域,研究人民群众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观感受既是新发展阶段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在科学把握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基础上,通过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回答了“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时代课题。首先,从城市发展条件和结果等2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城市发展先天条件、后天努力和发展结果等3个一级指标,城市先天禀赋、营商环境、政府治理能力、人居环境、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空间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协同发展等9个二级指标,历史文化底蕴、市场环境、民生环境等3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依此设计了居民主观感受调查问卷。之后,在对全国200多座城市的居民主观感受展开大规模问...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论断,是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最新表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三重超越”性质,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特征,也蕴含现代化的“新”特质,与西方现代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共享的现代化、人民民主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共享性、正义性与和平性,是有“根”、有“魂”、见“人”、见“物”的现代化。消除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碦琉斯之踵”,做好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大学问”,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新”向度。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长三角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采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先后经历了“民间组织局部合作”“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和“嵌入性一体化发展”三个阶段。如今,迈向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治理模式也从协同治理转向了元治理。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三角职业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成效明显,但行政管理的“漏斗式竞合关系”、经济发展的“诸侯式分布格局”,以及社会网络的“捆绑式合约链接”制约了长三角职业教育的协同治理,也延缓了高质量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长三角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要建构实体性嵌入的制度框架、重构统一性尺度的标准体系、打造多样化类型的办学格局、创新校企“双元”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重点性支撑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二者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提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必要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华文明的浸润和支撑,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力量、奋斗力量、方向力量和智慧力量;就可能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生长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中华文明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方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理想蓝图、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提供思想资源、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文化基础。就推进路径来看,面向未来,要使中华文明能够给予中国式现代化更为持久、更为坚实的支撑,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超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其中健康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之基,又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性与长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引领性和促进性作用。本文对中美两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作了纵向(1950~2050年)比较。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多年,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之国到“东方巨人(健康中国)”之国的转变,实现了全局性、根本性和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积累了最丰富、最具竞争力的健康人力资本。展望未来时期(2022~2050年)中国式健康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指标的发展趋势,旨在全面促进国家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投资于全体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不断创造规模宏大、更高质量的健康红利,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民健康型社会,迈入世界健康强国行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健康人力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自身特色的质的特性。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于本国国情探索发展道路、坚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光明的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国特色的实践内涵,体现为“五位一体”的内容全面性和并联叠加、均衡发展的时空演进性。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发展与均衡两大维度的现实挑战,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发展数字经济是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抓手,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有利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体系,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构成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路径,能够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竞争优势,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均衡优势,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食物观作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思路,对标粮食安全内涵主线中数量、来源、质量、能力四重向度,以我国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以满足人民食物消费需求升级为旨归,以“多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内核为动力,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科学指引。梳理以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逻辑思路,使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食物观的真理价值,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认知的跃升转型,清醒认识“两个大局”下优化粮食安全理念的紧迫现实。大食物观内蕴的现代化要素、社会主义性质、人类文明性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底层逻辑上高度耦合,决定了树立大食物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有互嵌式结构作为社会基础,并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内生发展动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有其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发的历史基础、优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以及与共同富裕目标同频共振的实践机制,堪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关键因素。以业缘纽带下各民族的互嵌式发展为杠杆,可撬动城镇化并轨、东西部协同及高质量发展,亦可推动中华民族作为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走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特征的全面系统阐释,成为指引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城市耕地资源不断锐减、自然生态超负荷运行、开发建设粗放低效益以及以城市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大城市病”等现实问题,推进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越来越需要选择集约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形成更为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在此背景下,依托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城市经营目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改善人口结构,落实“三孩政策”这一新人口政策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新人口政策实施的宏观背景,分析中国人口结构转变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政策选择。研究认为,正确认识改善人口结构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新人口政策,实施积极应对国家老龄化战略,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人口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拉动内需扩大,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推动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协调人口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民健康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的鲜明底色。从价值特征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健康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巨大的健康保障。从价值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从拓宽人民群众健康理念的新视角、打造人民健康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空间、推进公共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及推动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改革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实现人民健康的应然性要求。 从价值引领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夯实卫生健康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民、社会和国家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因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夯实健康中国建设成效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系统谋划、整体统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开拓创新,是着力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图景、高质量发展、现代性道路和新形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内涵指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谋划此内涵指向实现开拓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逻辑路径。在系统论视域中,这一逻辑路径体现在:以整体思维全面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图景,以结构思维协调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以涌现思维多样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道路,以共享思维多元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态文明。科学、精准地运用以上系统思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开新进行有效的系统谋划,既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开拓创新、行稳致远,又有助于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助于引擎世界现代化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