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语义启动实验的基本思路,通过语言内和语言间不同水平的实验,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蒙班和汉班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考察不同的语言获得者的年龄对英语学习者英语表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68人为实验对象,通过FLCAS问卷,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合作学习教学形式与大学生英语课堂语言焦虑及其英语水平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能有效缓解大学生英语课堂语言焦虑,提高其英语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3.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以武汉科技大学2015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例,利用SPSS统计软件比较分析了学生大学二年级公共英语教学结束和大学四年级毕业前两个时间点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结果发现: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出现了明显的磨蚀;②高分组的学生英语磨蚀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③男女生英语磨蚀程度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英语磨蚀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语言经济学和大学生英语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语言经济学为视角,独辟蹊径,找到解决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从而普遍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语言交流能力.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经过数年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沈阳工业大学抓住教育部教学评估的良好机遇,开展大刀阔斧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经过六年艰苦摸索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大学外语教学新模式,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建立大班型“读写译”与小班型“视听说”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新世纪英语的发展也具备了全球化的特征,英语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以及21世纪的公民参与未来社会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很大程度上讲,判断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最终能有效地输出多少英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运用英语,为此,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强调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进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出现了“应试教学”等不良倾向,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大学生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对此,国家教委提出,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国大学英语要上一个新台阶,并调整题型,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有一个较好的后效.英语教师今后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上,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特征、应具备的条件及其优势,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教学领域中,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我校理工科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在众多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中,焦虑、动机、自尊心在英语学习中占主导地位。与以往研究结果略有不同的是,其中焦虑这一要素先于学习动机,在比例上占第一位。针对这三个情感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条件和资源,增加语言实践活动,加强交际性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2.
传统英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创新英语教学课堂,应该着力于跨文化的认知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英语学习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英语教学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渐渐凸显:我国的英语教学缺乏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口语教学相对薄弱,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因此,探究适合于我国实际的交际英语教学和口语教学方法,寻求方法使用的有效模式,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交际英语教学和口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人际交流。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作者从语言习得与英语语言学习的关系上,分析了目前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是建立良好的使用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二是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案;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真实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媒介,这种介质消除了时空距离带给人们交流的障碍,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为此也改变着语言的形式。作者认为英语传统语言拼写形式的改变和语法结构简化,引发英语语言思维对语言形式的重新解构和建构。这是英语语言的改革,由此使人们对它产生新的认识。表征是在英语语言交流的表现形式上,而隐藏在深处的是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阻碍人们的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并不是英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而是思维方式。因此,研究思维方式是相当重要的。文章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英汉语句子,试图探索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句法结构上的体现,以便排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思维方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高校英语必须建构文化教学,落实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教学,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决不能将文化等同于目的语国家的基本情况以及人民的一般世界观和价值观、将本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割裂开来。英语文化教学要循序渐进,灵活或综合创设宽松自然的教学氛围,从教材入手进行文化导入,结合时事分析其内涵,要组织多样化的文化学习交流,鼓励学生课外研究性学习,丰富大众文化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阐述了大学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研究英语名祖词的分类标准,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例证分析法,以名祖词来源为出发点,在总结国内外名祖词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的新原则——真实性。在此原则指导下对英语名祖词进行分类研究,以期丰富英语名祖词的相关研究,服务于英语词汇教学,进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习策略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证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引起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同时,也为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