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哲学关于"幸福"的探讨观点各异。文章以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切入点,对中西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唐代以前以悲为美,这种审美理想在白居易那里得到明显改变.白居易的生命观经历了从悲剧体验向喜剧体验的转变过程,他的关学思想也经历了从追求"审悲"向追求"审乐"的转变.白居易后期极力推崇具有"审乐"意识的闲适美,致使宋代以后"审乐"成为文人的重要审美理想和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文思想,体现出了人与自然间的高度和谐.在沈从文的小说中,作家极力表现一种体现了强烈巫楚文化情结的人文神话.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就是作者要极力打造的极乐世界,即人神和悦的自然家园、人类智慧与情感本真的摇篮、爱与美和谐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陈碧 《船山学刊》2003,(4):129-131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不足万言.从题材和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咏怀、田园、哲理三类.其中重点描写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宜划入田园诗的,约30首左右.其诗歌具有"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苏轼<东坡题跋·评韩柳诗>)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衍变,这种"素"的美愈来愈现出其光辉,倍受人们推崇.我们认为,陶主体个人对"素"的审美追求,诗化了平淡素朴的田园生活,使得普通的农村生活具有了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学意义,这也给现代社会审美追求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沿袭至今的说法认为,冯云山当年在广西布道时,创建了一个名为"拜上帝会"的宗教组织.本文根据大量中西原始记载进行考订,认为"拜上帝会"一说属以讹传讹,其确切名称为"上帝会",系自称;另简要辨析了有论者提出的洪秀全根本没有创立过"上帝教"一说.  相似文献   

6.
庄子主张一种自然纯朴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超越了一切事物美与丑的界限,追求一种顺应自然的"大美",即"备于天地之美",肯定了天地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审美尺度,都有其自身独有的审美价值.庄子的审美观追求"至美至乐"的境界,实际上是在追求一种自然、纯朴、和谐的人生,追求一种超越的精神,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人生的自由.庄子的自然纯朴的审美观,至今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别现代理论在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中穿行,受到美欧国家学者的重视,并以机构的形式在美欧国家安营扎寨,其表面现象是本土话语的国际化,但深层原因却在于别现代理论对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精准概括,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全新的探讨,从而在本土现实中生成有别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思想和理论。别现代的"别"与"后理论""后真相""复数的现代性"作了切割,具有复句和反转批评的功能。别现代从现实出发的理念和方法,构成解剖中国问题的一个切口,也因此而形成了中西对话的端口。别现代理论的实质性创新很多,但最主要的创新还在于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思和批判伪现代的理论主张和求真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 ,由于各自不同的传统哲学背景 ,中西美学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理论和价值取向 :如果说西方美学是一种以主客的统一为其理想的美学学说的话 ,那么中国美学则代表了一种追求主体间的统一的美学思想。然而 ,现代西方的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哲学的出现 ,尤其是其两种类型的统觉理论 (对事物的统觉与对他人的统觉 )的提出 ,其从根本上论说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对物的统觉与对他人的移情的实际一致 ,则改变了以往中西美学的歧异状况。因此 ,现代哲学的理论发展表明 ,美不仅是主客的统一亦是主体间的统一。唯有在美的领域 ,人类才能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而获致自己的完整的人生 ;中西两种不同的民族才能克服其自我隔绝的困境而使彼此的心灵深深默契、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9.
王静 《阴山学刊》2020,(1):85-90
面对晚明衰颓,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追求更具现实急迫性。徐光启在对中西学术深入学习比较后,创造性地将西方科学融入对内圣外王的追求中。他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天文历算知识、农业水利技术、军事装备等达成"外王"的追求;同时,通过推广西方演绎逻辑,开辟了由智达德的新途径,希冀实现"内圣"。徐光启的努力激发了明清之际中西科学会通的高潮,促进了科学方法融入儒学,提供了儒学与科学良性互动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中西“天人合一”、“神人合一”两种审美理想中,人作为主体,都明显地只是作为客体———天或神的派生和对象,主体人的潜能的自由实现,只能表现为对作为客体的天、神的顺从与趋同。可以说,中西古代的美只是大自然、天、神之美。这完全符合“依生之美”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依生之美”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1.
"阳美"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张力,是儒道所共同追求的哲学理念,它是针对私有制观念而提出的,主张人的欲念是可以调控的,最终可以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这即是儒道的"情色"论的核心内容,皆归于"乐感人生"。"阴美"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张力,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宗教境界,它以"缘起"和"色空"论著称,与"乐感人生"观相反,主张"苦感人生",并且在教义内涵上追求"苦修来世"的"涅般木"式的空间跨越性,在传播上也展示出"融帝化儒""融入化道"的空间魅力。佛教的"阴美"对儒道的"阳美"在客观上起到了补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作"无我"、"有我"二境界分别为"优美"、"宏壮"的判断,不仅与我国古典诗词创作和欣赏的实际相乖违,而且从学理层面看也存在两大理论误区:一是片面解读叔本华的"优美"、"宏壮"论,并以此为前提,单凭把握"无我"、"有我"二境界的主体心理特征分别与"优美感"、"宏壮感"相似之一端而遽下断语;二是在移用西方美学概念来讨论我国的文学现象时,忽视了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周仕敏  程国赋 《学术研究》2020,(3):163-170+178
晚清粤方言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一个特殊分支,主要有传教士小说、劝善小说、清末劝业小说和革命派小说四个来源,其创作目的均明显指向思想宣传。思想宣传的关键在于取信于读者,因而"真实"成为这一批小说生产者的共同创作追求。这种"真实"通过语言艺术、叙事技巧、题材选用等外在形式体现为"感觉真实"与"历史真实"两个方面。晚清粤方言小说并非一批孤立发展的作品,而是始终参与到中国小说的近代化和中西文学对话中。过去研究者对于中国小说近代化关注到的更多是小说虚构性的"合法化"和虚构手段的提高,然而小说这种文体的"虚"与"实"是辩证统一的,中国近代小说的虚构所追求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恰是艺术真实,晚清粤方言小说的"感觉真实"与"历史真实",亦恰为中国近代小说发展的一个特殊缩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模糊美学的发展,模糊概念引入了美学领域,模糊美成为模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不确定性是模糊美的主要特点.中国古典诗歌讲求"意境"、"情景交融",体现了丰富的模糊美特性.英语诗歌虽然具有较严格的语法规范和严谨的逻辑关系,仍然把对模糊美的追求作为最高境界,这使得英汉诗歌翻译成为可能.不过由于不同层次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背景,英汉诗歌中的模糊美再现具有相当难度.通过对比李白所作的<长干行>的三首译文,阐述了汉诗英译中模糊美再现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再现模糊美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5.
李欣然 《文史哲》2020,(4):116-128+167-168
"西学中源"说是甲午戊戌时期流行的一种讨论中西学关系的观点,王仁俊的《格致古微》即为其代表。该书以"表古籍之微,发西学之覆,将以严华洋之辨,大中外之防"为宗旨,既要沟通"古籍"和"西学",却又同时区分中西,本身即潜藏着悖论。从中西学异同的视角看,"西学中源"说不仅关涉促进或阻碍西学引进的问题,更是一种介于中西相通和中西相异之间的独特认知,既暗含着中西学本质上的贯通,又强调二者现象上的区别。在近代思想光谱中,"西学中源"说有其独特的位置,既不同于严复所主张的中西各有体用,也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的尝试,还异于张之洞以中西之别为基础的"中体西用"之说。它反映了一种以中学为主的融通中西的努力,这种努力在中西竞争的一面日益彰显时逐渐退隐。  相似文献   

16.
许丙泉 《天府新论》2011,(5):143-146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精髓。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密切联系。"仁"是关于人性的理论,如何"做人"、"成人",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孔子的"仁"学出发,对其美学理论应有新的理解,不是"以善为美",而是发挥人类的精神活动特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程丽娜 《船山学刊》2010,(3):167-169
魏晋六朝时期,"哀美"开始成为艺术审美的风尚,成为文人自觉的追求,表现哀美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逐渐放出了异彩。究其源头,"哀美"自有其深厚的历史及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中西艺术理论中“自然”之不同涵意.全文分三部分.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艺术中的“自然”在艺术本体论、艺术表现论方而具有不同的倾向和内容,这导致了中西艺术创作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丁为祥 《学术月刊》2020,(10):18-31+129
中国文化一直以"天人合一"为至上追求。但在不同的时代,天人合一又有其不同的内涵,比如在理学的开创阶段,天人合一就表现为本然与实然的统一,这种统一正好表现在张载以"虚气相即"为代表的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并建与统一上,理学的本体宇宙论即由此得以确立。到了朱子时代,天人合一又表现为理与气的不即不离;但理和气本然与实然的两属以及"所以然"与"所当然"的不同侧重,又意味着"尊德性"与"道问学"、理本论与气化宇宙论的分裂。到了王阳明,才从官场与学界共同的内外背反现象中发现了知行为二的根源,所以其从身心一致的"知行合一"出发,并通过致良知,从而完成了从知行到身心、主客包括本然与实然两重世界的统一;而从批评程朱未能"定于一"的罗钦顺起始,则又从理与气之不可分割特征入手走向了气学。这样一来,心学与气学,既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追求的两种不同走向,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现代化追求的双重资源。  相似文献   

20.
追求理想是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由于承载主体的不同,理想表现为"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两种类型。由于承载主体上的重大不同,使得二者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关系。"个人理想"是安顿个体生命的超越性价值追求,"共同理想"是社会共同体的"集体梦想",在二者关系上,既不能以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真正的"共同理想",必然是既容纳"个人理想",为"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实现创造必要条件,同时又使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和谐和团结成为可能的价值追求。在这里,"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既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实现了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