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悟空与夏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描写神猴孙悟空的出世,从石头里进出了生命,似属奇闻。究其实,不过是上古的灵石崇拜的“蛮性的遗留”。在远古,我们的祖先是相信人的生命自石中进出并与石始终密切关联的。“禹生于石”(《淮南子·脩务训》)或“禹产于(石昆)石”(《艺文类聚》引《随巢子》),均是其证。直到春秋时代,还有“石言于晋”(《左传》昭公八年)的异事。在上古发生漫天盖地的洪水于猖狂吞噬人们和禽兽草木的生命时,“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这就使整个人类的生命得到拯救。息石是一种“生长不息的石头”(袁珂《古神话选释》第293页),这种灵石本身就具备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长篇神魔小说在明清时期的兴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透过其虚幻神秘、惝恍悠谬的表面,我们不难看出道家道教思想对神魔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一神魔小说的主角往往是神仙、妖魔,基本情节模式大致为神仙妖魔的斗法较智,虽历经曲折坎坷,但结局总是以妖魔被得道的仙人、真人降服而告终。孙悟空、哪吒、八仙等神魔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与《西游记》的作者都是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他们借鉴不同的故事传说,依靠自己天才的构思,分别描述了屈沉下层的宋江与孙悟空自我实现的不同方式,前者在现实的层面上描写了宋江的失败,后者则在幻想的层面上勾勒了孙悟空的"成功"。然而无论是宋江的失败还是孙悟空的"成功",留给读者的都是无尽的思考:自我实现的路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神话人物形象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美学风貌构成对比的姿态。从与时代契合的角度观照这两个形象 ,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折射出浓郁的心学色彩 ,他们分别代表了处于流变之中的阳明心学对人性的呼求———狂与欲。狂与欲在晚明个性解放思潮中呈现出合流和变异的态势 ,成为晚明士风的主基调 ,从这个角度看 ,《西游记》确实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先驱之作  相似文献   

5.
最近重读《西游记》,觉得人们在经历了林彪、“四人帮”的一场浩劫之后,把孙悟空有点儿看歪了。一提起大闹天宫,往往把他同某些无法无天的造反派联系起来,这不免冤枉了悟空。 其实,孙悟空精神,不仅驱妖灭怪,为民除害这一点堪可赞赏,就是大闹天宫这一条也值得提倡。人们只要稍微客观一点就可看出,孙悟空闹天宫,一不是出于野心,二不是胡搅  相似文献   

6.
魏晋六朝朴素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和变文、话本等市井文学共同孕育了明清神魔小说,形成了由文言志怪小说至白话神魔小说的演变体系。从题材来源看,神魔小说更多的是取自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以及宗教化了的历史传说,产生了《西游记》、《封神演义》、《西洋记》等一大批作品,因而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背景。可以说,神魔小说是明清两代在“三教同源”、“三教圆融”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传说为题材,以宗教幻想  相似文献   

7.
8.
<正> 傅继俊同志之所以认为《西游记》“是反动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主要是因为他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看成是农民起义的反映,把孙悟空当成“是被统治阶级中造反者的化身”,把孙悟空的皈依佛教,帮助唐僧取经,看成是叛变投降,从而断言作者是用孙悟空的形象说明:“被统治者只有死心塌地为统治者卖命,才有可能得到好处,找到出路。”还有些同志虽然对《西游记》和孙悟空的形象给予肯定的评价,然而对大闹天宫的性质和孙悟空阶级属性的看法,却跟傅继俊同志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9.
10.
明代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明朝相对较为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市民阶层的扩大和个性思潮张扬给明代神魔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明代神魔小说以《西游记》为代表作,在整体上达到了神魔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对后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魔小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酝酿期、繁荣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神魔小说是在<西游记>确立的编创方式的影响下,经由书坊主与下层文人的模仿、炮制,迅速走向繁荣的;又在小说评点的引导下,在心学思潮的濡染下,继承、发展了<西游记>寓言、讽世的创作手法;后来,世情小说的勃兴、时势的变迁、读者阅读需求和审美口味的转移,导致神魔小说一方面向荒诞寓意的创作路子上拓进,另一方面又朝着与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合流的方向蜕变.  相似文献   

12.
吉朋辉 《阴山学刊》2009,22(3):106-112
孙悟空的形象原型问题是上世纪初被提出来的,但到现在为止仍没有人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很多研究者不能将孙悟空的原型问题扣演变问题区分开来,所以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清晰明确。对于孙悟空的原型,有人认为是一个形象,有人认为是很多形象组成的一个群体。在一些学者的结论中,孙悟空的原型带有中国某些特定地域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孙楠 《快乐青春》2014,(1):73-74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凶极恶的妖怪,他无恶不作,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他吹气成风,飞沙走石,所以人们管他叫“风妖”。  相似文献   

14.
有关孙悟空原型的讨论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鲁迅先生认为孙悟空这一形象取自唐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淮河水怪无支祁;胡适认为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还有人认为孙悟空是个“混血猴”。我们认为:《西游记》故事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故事和人物受多方面作用和影响,包含的思想、文化因素也是十分复杂的,同时,艺术形象的创造大多为“杂取种种”而形成“这  相似文献   

15.
朱军利 《东岳论丛》2006,27(3):140-142
根据容格(Carl Jung)的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从共时性角度看,孙悟空同夸父、耶稣(JesusChfist)、赫拉克勒斯(Herakles)等跨文化神话形象一样,都是遍布世界的“英雄-太阳原型”的化身,都不约而同地呈现了“出生-追求-历险(受难)-永生”的原型模式,反映了人类自古就有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建功立业(英雄崇拜)和死而复生(太阳崇拜)。  相似文献   

16.
论衰蜕期的中国神魔小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神魔小说1是独立特出的一支。我们依照其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创作特点,将之划分为初兴期、发展期、因革期、衰蜕期四个阶段。这里尝试剖析其衰蜕期的创作。  从清乾隆至道光前期(1840年),这100多年的时间,我们视之为神魔小说的衰蜕期。本来,清中叶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是硕果累累的繁盛期,不仅产生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光耀千秋的巨著,作品数量之多也令人吃惊。据粗略统计,清代前期、中期的白话中长篇章回小说(包括亡失者)总计约有250多部。遗憾的是,创作、出版于此期的神魔小说数量却大大减少,只有区区2…  相似文献   

17.
试论道教对明代神魔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明代神魔小说的兴起与发展,独特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大抵与道教影响息息相关。研究道教对这类小说产生熏侵、渗透、启迪等作用的原因,搞清道教对其潜移默化的诸多意象,说明研究这一命题的审美价值,对深入探讨明清小说的发展规律和民族传统是不无裨益的。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和宗教,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不过,二者不同于政治、法律那类意识形态可以直接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而是要通过上层建筑的其他“中间环节”来发生作用。经济基础与文学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往往离不开宗教这个中间环节。同样,经济基础与宗教间的相互作用,也常常离不开文学这个中间环节。文学与宗教互为中间环节的关系,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中都能探寻出线索分明的轨迹。而这正是我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两个宗教意味的别称"心猿"、"金公","心猿"由纯粹的宗教术语转化为文学的一种象征,经历了诗歌、戏剧、小说等阶段;"金公"成为《西游记》的象征,是受了道教内丹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一、道教三五为一的观念;二、干支配合五行的观念。《西游记》以"心猿"、"金公"指代悟空是通过小说文本文字反复说明的。两个别称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统一于一个人物形象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是作者并不清楚术语概念的内涵;更主要的是受到小说《西游记》之文学性的限制。这使得后世评点者在解读《西游》时,不能有效地将象征喻意整合在一起。也证明了《西游记》故事是在流传中完善起来的,可能中间受到全真教思想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并没有改变《西游记》通俗小说的性质,使之蜕化为宗教的"辅教之书"。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古典神话小说。由于本书所采用的原始素材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传奇性质,长期的民间流传过程更产生了富于幻想性的奇情异趣,再加上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杰出的创作才能,这一切,足够使《西游记》成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科学、正确地分析《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关系,是《西游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论<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对立》(载一九八一年第五期《文史哲》)一文中,曾对“神佛与妖魔的根本对立,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神佛与妖魔之间关系的本质,而且构成了贯穿《西游记》全书始终的基本矛盾冲突”这一观点做了初步论证,然意犹未尽,试为文再探。最早做出《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根本对立这一论断的,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上)开头,鲁迅先生说:“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