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就是说,世界上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物质的世界如此,作为上层建筑的文艺也是如此。因为文艺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是“都受‘支配于经济’”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群众观。各种群众观之间的区别,最核心的就是如何认识群众和对待群众问题。 历来的历史唯心主义者都是看不起群众的,认为广大群众只不过是低贱的“愚民”,应该受到虐待和践踏。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尼采的“超人”学说和唯意志论。在尼采看来,人民群众只不过是统治阶级(“超人”)任意指挥和蹂躏的奴隶。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故事新编》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进行了成功的改制性运用,不仅传达了时代精神,而且还显露了鲜明的五四神话精神。鲁迅还在更高层次上传承了神话关注人的生存的命题,进而弘扬了神话传说顽强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近代中国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的憎恶以及对传统罪恶揭露之深,使张扬“全盘西化”的胡适都为之黯然失色。鲁迅猛烈抨击“礼教与家族制度”的罪恶,揭露国民的奴隶性格,他认为中国文明就是一席吃人的筵宴,中国历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个时代的循  相似文献   

5.
西方资产阶级记者问我:列宁同彼得大帝相比,究竟谁更伟大?我说:列宁好比是无边的大海,而彼得大帝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约·维·斯大林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天才作品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懂得并非常爱好俄国文学,曾经以不小的精力和不少的时间阅读和研究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在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和忌辰(1910)期间撰写的论述托  相似文献   

6.
鲁迅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即鲁迅形象的接受,是鲁迅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鲁迅形象一直在被塑造着,不同接受者心中有不同的鲁迅形象,这与真实的鲁迅相关又不完全相关。鲁迅形象的塑造与接受也与时代变迁有密切联系,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制约着鲁迅形象塑造的方式和效能,不同的时代背景,鲁迅形象的传播和接受呈现不同的样貌。总的看来,鲁迅形象的接受有两个基本的走向,即神化鲁迅和人化鲁迅。  相似文献   

7.
文艺心理学认为:文学乃是作家内心情感外化的产物,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的内在冲动息息相关,都要受作家心理的支配和制约.作家的心理虽然像那激荡的大海,其深难测,作家的情感虽然像那飘浮的云霞,色彩缤纷,但倘若仔细探索,却不难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中发现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心理要素.笔者认为,鲁迅创作心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孤独情结.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土鲁迅,在他的光辉的战斗一生中,不仅重视而且善于开展批评或斗争。他的杂文,特别后期的杂文,大部分是对付敌人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批评人民内部、革命队伍内部的错误倾向和缺点的。这些杂文,为我们正确开展批评或斗争树立了典范。毛主席赞扬说:“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这不仪对鲁迅后期杂文作了崇高的评价,而且也深刻地说明了鲁迅开展批  相似文献   

9.
小说模式是作家用来传达艺象的一种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异与更新,但相对于社会思想和艺术观念的更迭和变化来说,它的演化却是极为缓慢的,甚至可以说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又可能发生突发性的变化。我国传统小说从魏晋六朝志怪小说起,到明清章回小说,历经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正体现了这种相对稳定而又缓慢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赵献涛 《晋阳学刊》2009,(6):113-11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杂学之家,其知识构成可一言以蔽之,曰:“杂学”。鲁迅杂学知识结构的形成与清代学术精神、杂家著述以及章学诚史学理论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杂学涵养了鲁迅博及古今中外的文化内涵,养育了鲁迅反抗正统、敢于怀疑的人格,奠定了鲁迅“新文学开山”的地位。杂学不仅是鲁迅杂文思想的历史资源,而且对其杂文创作态度和艺术特色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漱渝 《东岳论丛》2004,25(2):40-46
文化遗产的研究通常包含着纯学科研究与该学科当代性研究这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纯学科研究可以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 ,当代性研究可以使该学科在不断阐释过程中得到价值增值。综合运用文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尝试对鲁迅的政治观、道德观、文艺观进行当代阐释 ,并澄清一些背离鲁迅生平事实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鲁迅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儒、道、墨、释持有不同的态度,展示他对基于儒家传统思想的封建礼教以及儒、道之下而形成的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对佛、墨思想,鲁迅更多地持一种积极评价的态度。但是作为文化传统的社会思想,它的演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个提出“整理旧文学”口号的,我认为是郑振铎。一九二○年秋,郑振铎作为核心人物,在北京开始酝酿组织我国现代第一个最大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章的起草人。该会章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将“整理中国旧文学”与“研究介绍世界文学”、“创造新文学”并列作为工作任务,这在新文学运动史上是首次;在整个新文学社团史上,将这三者同时作为宗旨的,也并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新疆民族文学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刘宾文学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集中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美德和民族特性。它们是折射各民族历史的镜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 鲁迅是一位卓越的讽刺大家。讽刺艺术的运用,几乎贯穿在他的整个创作中,成为他的艺术风格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本文只就鲁迅小说运用讽刺艺术的主要特点作一些探讨。一、讽人与讽世讽刺,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它的主要职能是揭露和批判,就是扫除社会的尘垢,拯救道德的沦亡,匡正思想的谬误。鲁迅对讽刺艺术有许多精辟见解,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把讽人与讽世结合起来。在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中,他最为推崇的是《儒林外史》,认为其可贵就在“以公心讽世”,作者讽喻的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不搞人身攻击,而“兼持公心,指擿时弊”,所以他认为这才是“足称讽刺之书”。鲁迅的创作实践也遵循“以公心讽世”的原则,这是他的讽刺艺术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个性主义是人道主义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作为资产阶级的学说,针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天命论、群体本位主义等思想意识,要求尊重自我,发展个性,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这比人道主义的一般涵义,即关心人、爱人之类,更深刻地体现了人道主义关于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可以主宰世界的基本思想,显示了“把人当作人”的深层内涵。如果人道主义中没有个性主义的内容,而仅仅止于关心人、爱人的层面,它就会变质,成为封建统治者也可以接受的居高临下的“仁政”学说,或成为一些宗教教义也可以容纳的慈善主义。中国近代,随着封建阶级的统治开始动摇,封建势力对人们的束缚相对松弛,必然地产生了人道主义思想,而个性主义正是它的核心。鲁迅的人道主义也是如此,它主要就是在中国近代这样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20世纪中国知识界最具深刻性、复杂性的一个代表,鲁迅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出路血肉相关。同样,作为一个不断被阐释与塑造的文化符码,"鲁迅形象"是在五四时期被建构和生成的。从20世纪中国的视角来考察"鲁迅形象"的生成、选择、想象、利用及发挥,超越了简单的鲁迅"形象学"的体系,能将"鲁迅本体"与"鲁迅映像"有机关联,从而呈现百年中国文化思想的转型轨迹。这种研究体现了以"个案研究"来反映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怀中 《东南学术》2006,(3):131-135
本文从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的文化建设切入,概括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文化品格,即开放型、批判型和创新型。鲁迅的开放型文化品格主要体现在汲取世界上属于全人类的积极文化成果,来建设中国新文化,并把中国民族文化介绍到外国。鲁迅的批判型文化品格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历来采取批判的态度,进行理性思考,避免了在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两极性”和“单向度性”的片面性,即拒绝外来文化的传统主义,和抛弃传统主义的“全盘西化”的两个极端。鲁迅的创新型文化品格,首先是思想文化观念的创新,其次是鲁迅学术著作的创新,他把文化创新精神提升到关系时代进步、民族命运的高度,同时,他把敢不敢汲取外来的东西,加以创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弱盛衰的标志。鲁迅的文化思想深刻之处,还在于认识到培养新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是什么?在不止一篇文字里,笔者说过,文学史应该是文学结构史或结构的文学史。同样,对于文学批评史,笔者也主张,应该着意研究文学批评史的结构系统。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注重批评运作过程,反对琐碎的枝蔓描摹;需要倚重批评模式构造,反对并消解被神化了批评大家。总之,犹如文学史不应是作家作品论的简单组合一样,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20.
我們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們勤劳智慧的祖先創造了极其光輝灿烂的文化。在无产阶級登上历史舞台并創造出本阶級的文学以前,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国古典文学出现了許多伟大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无論是詩詞歌賦、小說戏剧,还是文学理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丰富着我国文学遺产的宝庫。《詩經》以后的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宋元話本、明清話本戏曲等民間优秀創作;屈原、李白、杜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