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试一试,这样,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也就萌发了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中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无疑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有力的工具。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发展和提高,从而形成创造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顿悟非常重要,它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顿悟的诱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可以说,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的顿悟水平的高低。
  顿悟,即人们对长期探索悬而未决问题所获得的一种突发性领悟,这是潜意识蕴育成熟后,显意识的瞬间表现。顿悟的突发性不等于偶发性。学生顿悟必须建立在相关知识储备、思维发展能力基础上,并且善于通过显意识控制下自觉积极的信息加工,以及潜意识控制下的非自觉信息加工活动而形成。顿悟印证了人们长期观察、分析、思索、探究的智慧结晶,它是人们苦思冥想后的“恍然大悟”。因此,强烈的求知欲,坚定的信念,不懈的毅力,创造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心境,专注的品质,都是诱引学生产生顿悟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为了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加上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一条。因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振新都离不开创新。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这一轮课改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一、鼓励争辩,培养创造思维的独特性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与众不同,独具见解,勇于标新立异,敢于叫板权威,从…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生已具备了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是发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坚持民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自主探讨是教与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现代领导者的必备能力,是领导者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办法、提出新方案、作出新决策、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成果。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也同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的。一、打破思维定式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思维定式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就会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造成一种习惯的行为方式。不可…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更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帮指出: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能够充分发展其创造思维。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一定的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力的重要测量指标.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角度去寻求问题的多种解答或提出新的见解,不受常规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答问题别具一格.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深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发散”因素,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注重发散性提问,精心设计练习,多种形式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是一项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合理、协调、有序地处理有关信息,以产生积极效果和成果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适于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的。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开发个人潜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兴贵 《科学咨询》2009,(22):71-72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英语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创新的作业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入的阶梯,长进的桥梁,触发的引信,觉悟的契机。”教师应该认真设计数学作业,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3.
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模式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所制定的培养模式,与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人的创造意识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思维需要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提高,那么物理教学无疑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最好的实践活动。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创造新型学生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性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发掘和培养,致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低下。这个问题,已受到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卢维友 《科学咨询》2007,(18):58-58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不但能促进个体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着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下面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初中美术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翟国富 《决策探索》2013,(20):58-5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因此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学生的责任。一个人语文水平越高,他获取信息的范围就越广,提取信息的能力就越强。语文课堂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并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更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民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学生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考试频繁、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更是人类生活和学习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情的推理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不仅要传授音乐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