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外位性思想和巴赫金众多学术创见之间有着隐秘而密切的联系,并在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使它成为了国际学界巴赫金研究的持续热点。国内学界对这个术语及其内涵和发展演化史还相当陌生,尚未对它展开系统而深入的专门考察和分析,这难免造成对它理解和把握的混乱和偏差,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巴赫金研究的深入发展。应当在对国内和国际学界在巴赫金的外位性思想研究现状对照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外位性思想的内涵、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内涵的丰富和侧重点的转移,将巴赫金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自由的人"是巴赫金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主体之人"、"思想的人"以及"人身上的人",狂欢精神是其内在精神,但"自由的人"的"自由"又必然是相对的。巴赫金的自由思想是深深植根于俄国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精神之中的,"一切都是对话,自由才是目的","自由"是对话的根本目的,"自由的人"超越了社会学诗学的范围,成为巴赫金诗学体系的原点和归宿,引领巴赫金及其诗学研究走向生活、艺术与人类理想交融互渗的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3.
4.
行为哲学是巴赫金美学、文艺学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的哲学基础。这种行为哲学强调人的行为必须"应分"(应承担责任),而行为世界的建构实质上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人的具体存在方式是:在言语交往中的存在、与他人对话中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交互性、对话性的。"外位性"是巴赫金人文科学研究,尤其是其"主体间性"思想的方法论基石。"外位性"即"我用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以他人的视点评价自己",其实质是强调审美活动中不同主体的交互性、对话性。"主体间性"是主体的审美观照方式,即不同文本(表述)之间、作者与主人公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包括当代读者与历时性文本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都是处在相对的"外位"而进行交往与对话。  相似文献   

5.
人的主体性包括实践主体性与精神主体性。文学创作是人类创造的高级思维活动,其核心是精神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作者、主人公、接受主体的主体性。这三者之间互动的关系影响到了作品最终要实现"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巴赫金的"外位性"与伍尔芙的"双性同体"从各自的角度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主体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事件”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术语,他认为复调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所谓“事件”的展现中。事件不仅发生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关系中,主人公与作者、主人公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也构成一种“事件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以德国哲学人类学家卡西尔为代表的文化哲学为文化诗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和落脚点,因为无论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还是国内的文化诗学,其共同的、最终的追求都是人类意识的成长与人性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一点正是文化哲学所集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诗学的哲学精神和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两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8.
"狂欢化"不仅是巴赫金所创立的小说诗学概念,同时还是广义上的文化哲学范畴.一个被彻底"狂欢化"了的文本世界是摆脱了独白意识和威权秩序的自由多元世界,是人民大众普天同庆的文化广场.这一范畴因其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强烈颠覆性和文化乌托邦色彩而带有鲜明的文本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的小说理论是结合一定时代和一定类型的作品和现象提出的,是当代小说理论中的一家之言。巴赫金热在我国八、九十年代两度兴起,但其小说诗学的能指与阈限更能为我们的文学变迁提供参考与借鉴,在此做专门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0.
米·巴赫金 (1895— 1975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重新发现后 ,他的“对话”和“狂欢化”理论在西方文论界广泛传播开来。八十年代以来 ,巴赫金作为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家、民俗学家的价值 ,日益为学者所认识 ,确立了其世界公认的“2 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地位 ,特别是其作为语言学家的贡献更为研究者所注意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理论受到各个学科的关注,近年来也有一些从传播学角度切入的,但多停留在简单的类比和运用上,研究很不充分。实际上,巴赫金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资源之一,值得深究,当务之急是从其思想价值入手。19世纪以来,在一种怀疑和断裂的思想氛围中,在人与人的相互隔绝中诞生了传播的问题 :在传播中思考世界的可能性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这是现代思想突变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思想结果之一。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交流和媒介问题,而巴赫金理论就是这宏大的知识背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面对技术的主宰,对话思想能够丰富我们对传播的全面理解,对于我们思考传播和传播中的世界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话与自我意识:巴赫金的自传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以对话理论为依据,以"自我客观化"和"自我审美化"为基本标准,区别了自传中的各种形态,将具有对话性的文学自传凸显了出来。他还着重分析了欧洲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自传的历史发展和类型,并由此指出了欧洲自我意识由公共性向私人性转化的历程。强调自传的对话性和文学性,使其自传观带有了理想色彩,但巴赫金的对话和自我意识观念对当前的自传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从审美文化精神的角度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造就了二者不同的理论品格,共同的世俗压抑和社会不公又给他们注入了相似的叛逆因子。在他们的性格和理论中,“孤独”与“旷达”并存,“出世”与“入世”对待,“狂欢”与“逍遥”辉映。二者异曲同工,各具千秋。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流形态,实践美学有着巨大的影响。要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应从其内部着手,整合"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核心概念,生成"‘自然人'化"观,创新实践美学理论内涵,增强实践美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以事件性、对话性、主体间性、敞开性、多元性和互文性颠覆了传统思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从而使它彻底摆脱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真正现代性甚至是后现代性的诗学和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16.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野下的林纾翻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也为人们理解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翻译的多重对话性。本文从对话理论角度,详细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与合译者、作者/原文、读者及时代语境的对话关系。这也证明,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共同参与的以文本为主题、以文化语境为背景的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17.
叶维廉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流定位于道家美学,提点出“任物自然”的诗学法则。然而叶氏在对待美学史时所表现出的静止的史观和有欠踏实的考究态度,却有悖于他“任物自然”的思想主张,也与他一再强调的“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意旨相违逆。  相似文献   

18.
虽然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科的建立,其理论基石基本上依赖于对域外理论的接受,但有关域外文论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在<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问世之前,基本上还未受到重视.该著不把"知识"创新的根基落在新观念、新方法、新视野之上,而是让"知识"回归到"问题"的求解这一原始的根本上来,以及它总是自觉地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进行考量,从而在展露出新颖的研究领地的时候,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有关接受史的独到的研究概念与方法的体系,这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的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范式开创意味的.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