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爱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3):100-10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金庸小说婚恋的现代性特征:以人物少受或不受社会制度束缚,来实行男女平等;拥有为爱献身的牺牲精神;具有真实的自我,能够弘扬自由精神,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相似文献
2.
宋雪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94-96
金庸小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这也是金庸小说作为新派武侠文学的代表作的主要特征。关于其作品中的古典文化部分,前人已有论述,但关于其中的现代性文化特征则少有论及。金庸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成果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作家,虽然其作品描写的是古代生活,人物基本按照古代社会的规则处世,但同时也具备很多人文精神的风格,所... 相似文献
3.
魏仪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43
金庸小说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 ,既是精练典雅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式的语言 ,又充满明晰流畅的口语化特征 ,还富有细腻传神动感十足的特点 ,也不乏诙谐轻松的现代娱乐气息。 相似文献
4.
胡小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
金庸小说的人物为"侠",主旨则为"义"."义"在现代化设计中是"正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诚信",在传统道德中是"侠义".读金庸小说,心里藏着"侠者"之梦,从自己开始,将它用于利国利民之中,而不是好勇斗狠. 相似文献
5.
沈燕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262-265
金庸是一个难得的自觉追求个人语言风格的通俗小说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铸造了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物我一体”的优美意境。对电影艺术的借鉴,又使得金庸小说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金庸小说常常通过人物的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特点、语言的内容及说话的方式等等不同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一种幽默、风趣,又不乏讽刺、批评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6.
肖丽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107-112
大量的舞蹈意象和场景进入了现代主义小说中。D.H.劳伦斯的作品就充分地利用舞蹈象征、变化、神秘、模糊的功能来暗示主题、刻画人物、表现无意识。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桂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4):35-39
鲁迅小说在文化属性上既具有"现代性"的一面,又具有"非现代性"的一面。这一特点主要来自鲁迅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其他复杂心理因素之间的矛盾性。鲁迅小说的这一特点使其内涵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声音",造成了其思想意蕴的复杂性和人们阅读理解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8.
在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的文学区分视野之下,金庸作为一名畅销书作者,他所提供的快速消费型文学并不能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金庸小说代表了中国极度向往的传统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性"的作家,他的创作不是应对当代汉语文学60多年来面临危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论金庸小说的民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庆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5)
"民族意识"是考察金庸小说的一个重要角度,金庸小说描写和展现了民族斗争画卷、民族正义斗争、反对民族霸权、塑造民族英雄、汉族文化反省以及反战和平的大同理想等.金庸小说在民族问题上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都是罕有匹敌的. 相似文献
10.
何求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22-26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是宋元明故事的宝库,而金庸小说非常讲究故事性,又多以宋元明等朝代为小说的历史背景,自然会对“三言”的情节借鉴,这主要表现在寻宝、行侠、吓蛮、伏鬼等方面,当然作者在借鉴同时又加以变化,以增加小说情节的传奇性、曲折性和趣味性,或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就侠士人格、名士人格、政治人格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庸小说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文化品位.认为金庸小说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这方面.而那些无视其文化品位而对之进行粗暴的否定,以及简单的拔高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王维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1):62-66
女性形象在金庸小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金庸将理想和幻想符码化,建构了一个美好、虚拟的性别乌托邦世界。在这个性别乌托邦中,主要女性形象呈现出这样的共性:容貌姣好、纯真善良、用情极专等。总体看来,此种模式的形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寄托了金庸时理想女性的期待和向往,也是对现实爱情缺失的一种补偿;二是继承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审美界定;三是以现代文化意识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改造,并从现实需求出发迎合了受众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试论金庸小说人格理想的转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创作根据人格理想侧重点的不同可分群体本位英雄、个体本位英雄、反英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人物的社会价值和群体意识,力图从传统道德标准和审美习惯方面,表现人物伦理道德上的完善,但客观上存在先验论的痕迹以及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人物普遍缺乏真实感和鲜明的个性力量。第二阶段作致力发掘人性的本真美感,对人性、化作了深刻的批判,但作运用了过多的巧合,作品带有模式化倾向,部份人物性格也有失丰满和和谐统一。第三阶段突破了对理想人格的探索,以日常化、世俗化的人物形象对政治、历史、化、道德、明等方面的负面因素进行了深刻、独特的审视和批判,艺术形式臻于圆熟与精纯,从而完成了金庸武侠小说创作历程从畅销书到经典由量而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何求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29-33
金庸在创作武侠小说时自觉地借鉴古典诗词,范围广,数量多,方法灵活,不拘一格.金庸武侠小说对古典诗词的借用主要有四种情况赋诗言志,构思情节,诗化武功,引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王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47-51
金庸较为重视冰蚕的药用功能,"药用"的深层情结构成了金庸小说重要的母题动机。唐人心目中的冰蚕,带有海洋文化仙道气息,宋代笔记关于冰蚕的明确记载,仅提到出自西域、云南,足以显得遥远而新奇。金庸先生与香港、海外和大陆南方众多读者一样,对北国雪地风光,有着一种好奇和向往,冰蚕实际上属于作者的一种"意识形态形象",而非西域实物,其更加衬托出北国冰雪严寒地带及其"异域风情"作为"意识形态形象"的可信度,强化南国人们对其想像联想。这一与雪景酷寒相联系的物象,便于构筑奇绝诡异的"异域风光",为作品的形象和情节构设出较大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6.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伦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28-31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生悲剧是在人性与社会性的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因为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性悲剧与社会悲剧两类。本文着重探讨金庸作品中人性悲剧的产生根源、表现形态及其包涵的文化意蕴,并评述金庸为人生苦难指出的解脱之道。 相似文献
17.
叶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6):68-73
金庸小说大多完成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香港的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使其在书写中国传统武侠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融入了对香港这一独特的都市文化的认知。而80、90年代改编金庸小说而拍摄的影视剧中,同样也包含了诸多这样的香港本土文化内涵。在这文化内涵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庸小说及改编后的影视剧中所显示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是大众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是通过对金庸作品及改编后的影视剧中体现出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个案,来探讨身份认同在全球化的后工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王忠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0-55
自《史记》游侠、刺客列传以降,武侠文类延及金庸而登峰极。本文从金庸对该文类论人模式及精神母题的扬弃,对人与世界这一人论命题的反思和对个性人格复合性的动态展示及开放性把握,对当代人论方法的融汇借鉴等方面切入,探讨其小说系列由“侠之大者”到“侠之人者”的当代人论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余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1):50-54
"在路上"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别无它选的生活状态.然而这又不仅仅指侠客,实际透视了现代人精神、情感和心理上的困境:缺乏存在的根据,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无所归依,想追寻精神的家园,然而一切的追寻都是无意义的,一切的追问只是更加说明了存在的荒谬,于是生命中只剩下无尽的行走与悲凉."在路上"就是指这样的一种存在状态:不知道从何处来、不知道向何处去,始终在宇宙中悬浮着. 相似文献
20.
蒋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22-24
张欣是当代文坛上拥有读者较多的一个作家。本文分析了她小说的语言艺术及其生成途径,并从语言这个角度,剖析了她小说的通俗性特点。 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张欣小说语言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