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五四”新旧思潮和中西文化的大激战中,陈独秀不仅以唤醒国人“伦理觉悟”,提倡“文学革命”,被誉为“思想界的明星”;而且试图以教育“救国新民”,借鉴西方近代教育“真精神”,谋求中国教育的革新,而独树一帜。鉴于后者人们论列不详,谨略陈管见。一五四时期,救亡和近代化的神圣课题,萦绕在有良知的知识者脑际。以政治家和思想家一身而二任的陈独秀,抱定济世救邦和唤起民众的宏愿,大声疾呼以教育“救国新民”,导引中国教育摆脱封建主义的羁绊,向民主、科学和近代化的方向转轨。  相似文献   

2.
清末和民国的社会教育突出了理论上的创新性、时间上的持久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对象上的普遍性,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其宗旨可以概括为“作新民”与“唤起民众”。“作新民”为宗旨的教育运动与“新民说”以及“新青年”观密切相关,“唤起民众”的教育运动根源于“总理遗嘱”,两者的共同目的在于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同一性则是变革教育、培养新国民,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3.
国家对电化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曾用法律条文作过多次指示,从《九年义务教育法》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有过专门条款论述,如“纲要”第13条就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就确定了电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前年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对电化教育阐述的更加具体,第66条专门论述了电化教育,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和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国家把发展电化教育用法律形式作出了规定,上升为政府行为,把发展电化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总体战略的一部分,这充分表明政府对发展电教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决心。发展电化教育任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特别是由高师教育来承担,高师是培养教师的,只有高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掌握广播、电视、电教的理论和技能,才能为我国普及、提高电化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师开设电教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了。 一、适应当前教改潮流,电教课势在必设 1. 当前教育本身的特点与电化教育:20世纪教育的本身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信息量大幅度  相似文献   

4.
人民乃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从中国的近现代史来看,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了"唤起民众"这四个字,但是,他却没有把它付诸实践,后悔莫及。真正把"唤起民众"付诸实践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历经开创"唤起民众"的伟大先河、开辟"唤起民众"的特色道路、担负"唤起民众"的特殊使命、发展"唤起民众"的实践理念、奔赴"唤起民众"的梦想征程这五个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已不遥远。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铿锵有力地迈步着。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教育教学过程,都是信息传播和增殖的过程,电化教育也不例外。在现代教育中,由于采用幻灯、电视、电影、广播、通讯卫星、程序教学机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此出现厂电化教育。这样,教师就不再作为一种唯一的直接信息源而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厂。他可以作为一个教学信息的收集者和组织者,广泛地收集各种反映最新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的内赛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供学生学习,使他们尽可以迅速地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并引导他们达到预期的求知日的。电化教育的出现,使得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晚清的留学教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鸦片战争后的留学欧美,甲午战争后的留学日本,八国侵华战争后的庚款留美。从晚清留学教育倡导者、留学教育归国人员和晚清留学教育学习目的、内容四个维度对留学教育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留学教育倡导者在强烈爱国救亡意识的激发下推行留学教育,目的是救亡图存,学习内容也是围绕爱国救亡展开的,留学归国人员在救亡图存中均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救亡气概,从而厘清了晚清留学教育的主线——爱国救亡。  相似文献   

7.
鲁迅编辑理想的生成与缘起跟当时国势丕变危亡时局和知识分子普遍的焦虑和救亡话语密切相关,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人在救亡的努力过程中暴露了救亡主体的缺席和主体素养问题,寻找乃至建构救亡主体就成为当时的首要选择。鲁迅"立人"话语的提出与形成显现出其对中国文化的洞察力和国民问题的独到思考。通过编辑报刊普及文艺以撄人心便是鲁迅"立人"的思考起点与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电化教育的现状我国以广播电视大学为标志的电化教育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了.十五年来形成了以中央电大为信息中心,地县电大为办学实体的上下勾通,多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多层次的电化教育体系.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质基础日益雄厚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劳动者的生存水平,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电化教育机构相继出现.如农业广播电视中专学校,交通部电视中专学校,高师卫星电视教育,中师卫星电视教育,还有面向中小学的地方教育台等.这些名堂不同,所属行业不同的电化教育机构,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了贡献.显示了远距离教育的电化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从发展的双点看,也可以说是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教育领域的变化令人惊叹。中国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为特征的嬗变期,以启蒙和救亡的变奏为特点的自觉期,以思想和政策的并轨为内容的协同期等阶段。山西铭贤学校恰好处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教育思想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特色,面对传统教育的转型,自觉地向现代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的方向发展;面对思想的禁锢到个性解放的转型,自觉地担当起改造中国社会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面对新的"政教合一"的思想束缚,自觉地结合当时抗战的形势发展抗战教育,挽救民族危亡。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铭贤学校时期教育思想的变化发展及其在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化教育是指利用电影、电视、幻灯等电光器械来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党员电化教育的五种形式即:录音、录相、广播、电视、电影.是党组织利用电化教育对党员进行一种比较优化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党代会常任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洁政府的关键是执政党廉洁,而造成执政党腐败的重要根源是只“对上负责”体制可能造成的以第一把手为核心的高层腐败。党代会常任制是根除第一把手腐败的一剂良药。党代会常任制的核心涵义有三:一是党代会年会制,使党代会真正成为党的最高决策机关;二是全委会常设制,使之真正成为党的执行机关;三是党的纪委独立制,使之成为党的最高监督机关,从而实现执政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设与协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崛起初期面临多方面的安全挑战.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增强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的冲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宗旨,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新发展理念和治理机制,建构服务型政府;弘扬和建设先进文化,再铸伟大中华民族之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才能防范和化解面临的危机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党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软实力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也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前提,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提高政党软实力有着良好的基础与传统。提高政党软实力除了要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注重提高政党文化软实力,要提升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要加强政党外交来展示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14.
15.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在领导新四军和江南人民进行艰苦的敌后抗战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和策略,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话题之一,马克思认为解决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的根源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探索国家贫困治理之道,从实行"耕者有其田"到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虽消除了贫困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但并没有解决现存的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现阶段贫困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不发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消灭贫困的有效之举。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剩余的贫困群众已经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摆脱贫困,而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的扶贫大格局,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则是消灭剩余贫困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国家贫困治理之道,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的最大特点是创新性,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贯穿十九大报告通篇的"纲"和"魂";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主要有八大理论创新:一是首次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二是首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是首次提出了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四是首次对伟大工程的历史坐标与战略地位做了精准定位;五是首次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四个力";六是首次提出适应新时代党的执政环境的"八大执政本领";七是从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维度,首次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八是首次提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这些创新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8.
以国共两党博弈为主线的近代中国政党互动受到学界长期的关注,然而在特定历史时刻,以第三大党自居的中国青年党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单方面宣布将召开所谓"国民大会",国共战端重起。国共的决裂使得包括青年党在内的第三方必须作出抉择,经过一番挣扎的青年党决定参加"国民大会",彻底倒向国民党。现实地看,青年党既无武装力量亦少武装行动,倾向于和平推动国民政府的政治革新;国民党的利益诱惑也使得许多青年党人期望跻身于政界实现他们的书生理想。历史地看,青年党与共产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与国民党有着较为相近的政治诉求。多重合力决定了青年党的抉择,这一抉择也使青年党的民主理想最终归于幻灭。  相似文献   

19.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坚定信念的有力体现。该文从历史的视野提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历史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并用大量的史实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党和国家永恒的奋斗目标,作为执政之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观、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观、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真学习和总结新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与发展,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