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否定了哲学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以期实现由自由意识到实践力量的转化,从而充分肯定了实践力量的革命性。而"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命题,又内在地与马克思提出的"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以这种实践力量来"消灭哲学"使"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来"实现哲学"。同时,马克思又强调必须把哲学同革命实践、无产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要求"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其宗旨在于强调哲学不应满足于对世界是什么的理解与说明,而应当致力于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和人的解放,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超越历史上一切旧哲学的一次深刻变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学说。它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的哲学",对构成资产阶级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法律的社会结构以及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进行总体批判。这种总体革命观要求把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来对待,它的目的在于把消灭哲学作为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一个部分。柯尔施的这种"反哲学"为我们从本质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具有历史性、永在生成和发展中的一种理论,哲学从来没有统一的对象、稳定的内容和终极的结论,因而哲学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性质.谈哲学的本性必须特指某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哲学本性正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根据之一.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在指导思想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条主义是执迷于自我的主观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根本对立.历史经验表明,奉行教条主义,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与教条主义进行划界,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时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排除洋教条迷信和文本崇拜这两种倾向的干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为中心,如此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直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简称马克思主义人学。哲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普遍规律,以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宇宙中存在的无非是自然、社会和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包括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的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创立的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也全面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自然、社会、人三种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获得了三种不同的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  相似文献   

6.
哲学从来没有统一的对象、稳定的内容和终极的结论,因而哲学也没有固定的性质.谈哲学的本性必须特指"某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本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根据.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在指导思想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和颇多争执的问题。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同理解,一方面表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它又会成为不同理解的根源。从解释学的特定视角出发对这一关系进行考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者,恩格斯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具有同一性和创造性,据此,我们反对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论"和"等同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马克思哲学有过理想主义阶段、黑格尔哲学阶段和"费尔巴哈派"阶段.从思想史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世界的一般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认识论,也包括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与发展”两大视域应运而生.随着时代背景发生变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视域实现了从革命到发展的现实转换.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存在的衰微而使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担负起支撑人们生活在世界中的大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代概念的强化,解构了纯思辨的存在与时间的虚无化关系,使人们始终拥有改变世界的勇气,还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以清白;多层面厘定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这就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需关注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嬗变中历史辩证法的逐渐露面在场;而挖掘掩映在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必然回归马克思原生态、本真的新唯物主义,从而远离解释学似的苍白无力的纯教条式诠释;从而才能使被当代西方哲学弄得混乱不堪的思辨哲学在新唯物主义中的维度得以走向澄明。  相似文献   

12.
问题范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之中,它以提问方式展现研究者的致思路径,通过对时代问题的总结归纳从不同视角表达哲学范式及范式转换的主旨。本文从问题意识、问答逻辑、问题表征和问题域等方面展开对问题范式内涵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马克思哲学放在整个哲学史的背景之下,通过对“人”自身的理解,通过对哲学的理解,试图揭示马克思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双重必然逻辑,即哲学史的“思想逻辑”和资本主义时代的“现实逻辑”,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引起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的合理性所在。  相似文献   

14.
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性和革命性,把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一种“总体性”特点的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辩证法和革命相统一的哲学性原则。柯尔施反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哲学提出批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绝对化,破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意识形态施“意识形态”的功能,强调主观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哲学的困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它反映了工业化社会普遍存在的科技与人文的失衡与矛盾。然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证明 ,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就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立足现实 ,与时俱进 ,具有世界眼光和感召力 ,才能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观”,分析了电机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电机产生的热量与电机故障间的因果关系;运用“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关系探索了检测电机短路故障的传感器发展;电机与电器信息系统的虚拟数字平台突破了线性因果必然的思维方式,变革了非此即被的两极思维方式;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历程映照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哲学思维能够帮助电机与电器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把电机与电器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谈数学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教育价值和数学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责任在于教会学生用运动观点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教师为此应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数学教育活动,利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国外对马克思技术哲学的研究,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日本与苏联学者为代表;国内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技术论的兴起而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9.
文化哲学作为研究文化的哲学理论萌芽于古代社会,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西方文化哲学的形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产生。二十世纪初以后,在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文化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哲学成为世界性的哲学倾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已经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转变,从发展历程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由“抽象的人”的学说到“现实的 人”的学说的转变;从解释原则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从“单一的人道尺度”到“人道尺度和历史尺度统一”的转 变;从总体性质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由物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