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在党的教育下,我反复学习了“老三篇”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在这些文章中,处处教导我们要一心为革命。我不由地要问自己:久兰呀!你学习毛主席著作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革命学,那么,革命要不要从自己革起?自己思想上不革命,能把革命工作做好吗? 原来,我在前些年思想上曾经一度走了岔路:我编的新山歌,有  相似文献   

2.
对于很少参加实际斗爭,仅仅从书本上学到一些馬列主义知识的人,往往需要经过曲折的思想改造过程,才能逐漸认识调查研究对于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个人就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在1958年以前,我虽然学的、教的是馬列主义货币信用学,但是由于沒有经历过革命斗爭的严重鍛炼,加上旧社会学校中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使自己很难领会馬列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基本原则。因此,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是学以致用,而是为理论而理论;学习的方法不对头,不懂得向社会调查“是比较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而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对头,不喜欢研究具体的  相似文献   

3.
批判资产阶級学朮思想,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政治上和学朮上的革命任务。我們从旧社会来的資产阶級知識分子,在这个运动中,应当一面接受別人的批判,一面作自我批評,另一面也批評别人的資产阶教学朮思想,在批評与自我批評中,提高自己,也就是在思想战斗中兴无灭資,改造自己。近几个月来,我把較近出版的几部有关美朮史的著作讀了一下,觉得这方面学朮观点的間題,很值得批判。在美朮史的研究中,問题較大的是繪画史的研究。因为雕刻、建筑、工艺等美朮,有的作品直接出于劳动人民之手,有的思想意义較少,技朮所超的作用較大,所以籠統敘述起来,问题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自己的工作,我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只要需要,我愿干一辈子。”读了王杰同志这句充满强烈革命情感的话语,我不能不为之肃然深思。检查自己,对工作还是比较安心的,历年以来,一般地说没有讲过什么价钱;也有一  相似文献   

5.
全国“为农村服务的音乐作品征稿”评选会议,前不久在北京举行。湖北音乐工作者作曲、编曲的六首歌曲得到了好评。这些歌曲,在政治思想内容上紧密配合社会主义三大革命运动,抒发了贫农下中农的革命感情;在艺术手法上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想起往日苦》的歌词,绝大部分是天门群众的口头创作。编曲者甘朝清,前年在天门工作,听了贫农下中农对旧社会的控诉,阶级仇恨在胸中燃烧。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我学得不够,对整个精神也领会得不深。我理解,《文选》是我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与林彪四人帮斗争的产物。所以作为今后的建国大纲,《文选》是名副其实的。现在,我就自己有切身体会的两点来谈谈个人的感想。第一点是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从党和群众来讲,应该说是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毛主席讲过,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但事实上,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五七年反右派以后,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了偏差,过低地估计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他们的问题、缺点和错误。  相似文献   

7.
巴金是深受人们喜爱和尊敬的著名现代作家。他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和严厉批判,引起了旧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共鸣,为他们走向革命铺设了思想跳板。然而,巴金又是一个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人,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从不讳言。而从二十年代起,无政府主义已成为一股抵制革命的反动思潮,这在学术界又已成为定论。于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被提出来了,既然巴金深受无政府主义这一反动思潮的影响,他为什么又能写出如此进步的作  相似文献   

8.
俺是一个生长在貧农家庭的妇女,在旧社会里被人看不起,天天受地主的剝削,受地主狗腿子的气,終年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沒有吃,沒有穿,更談不到上学讀書。解放后,党把俺从苦水里解救了出来,一九五○年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分配在阜阳县人民銀行做出納工作。一个不識字的农村妇女,能够参加革命工作,是做梦也沒有想到的事情,这完全是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每当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秘书思想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主席是我党、我军和新中国主要创始人,人民心目中最敬仰的伟大领袖,也是我党秘书工作的先驱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革命早期和青年时代曾任过多次秘书职务,由于亲身实践秘书工作,体会极其深刻。可以说,他一生的政治生涯是在伴随秘书和秘书伴随下度过的。因而,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多次论述过领导人和秘书工作问题。这些论述客观上反映了毛泽东主席的秘书思想。学习,探讨毛泽东秘书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秘书科学,做好秘书工作,培养秘书人才,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对护士工作本来很不安心。领导上叫我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两文。张思德、白求恩两同志那种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不安心做护士工作是十分错误的,这个工作是整个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把它做好。这样,我就解决了思想问题,下定决心好好为人民服务,安心做好护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徐寅生同志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讲话,贯串着“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看了这篇讲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打球是为了革命,站柜台也是为了革命。在任何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要有了“为革命而工作”的思想,都能作出不平凡的成绩来。常言道:“隔行不隔理”,徐寅生同志讲的是打乒乓球,可是和我们在商店里站柜台是一个道理。徐寅生同志说得好:“小小乒乓球手里一攥,看你想的是个人还是国家。”我们营业员,天天往柜台里一站,也要看你想的是个人还是国家。这个问题,时时刻刻都摆在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保证,是革命的传家宝。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指导:“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做无产阶级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我们党从开始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13.
三十四年来,我区的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工作中电出现过一些失误。列宁曾经说过,“无产阶级不怕承认它在革命过程中哪些事情作的非常好,哪些事情没有作好。……因为我们不怕说出自己的弱点,并且能够学会克服弱点。”本着这一精神,本文试对我区经济工作中的如下问题从政策思想上进行粗线条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服务和被服务在我們社会主义国家里,凡是为革命而工作的,人人都是人民的服务员,人人又都是被服务的对象。服务和被服务是相互的。但是在以前,由于我存在着个人主义,对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认識不清,甚至輕視服务工作,对本职工作不安心,更談不上热爱。我是1964年初参加工作的。刚到民航候机室当服务员时,只是抱着好奇心、新鮮感来工作的。可是,时間一长,就感到服务員工作整天老一套,不是端茶送水、迎来送往,就是扫扫抹抹、洗洗刷刷,不再那么新鮮了。一次,碰到一个同学問我:“你干什么工作?”我說:“在民航当服务員。”她說:“民航这块牌子倒滿好,就是服务員工作不大理想,沒有技术。”由于自己没有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思想就开始动搖起来,心想:就这样一輩子干下去嗎?干什么不比服务员好?和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诈,这是新形势对我们党提出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也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拟就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从而保证革命和建设的不断胜利。毛泽东同志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伟大倡导者,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四年春节以后,领导上号召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当时我感到自己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识字又不多,沒啥学头。可是后来看到大家通过学习,思想开了窍,工作劲头也大了,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跑到新华书店买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几本小册子。读不下来,就請同志们念  相似文献   

17.
我以前,对自我思想改造,缺乏自觉性,不懂得要革命首先要彻底改造自己思想的道理。相反地还有许多糊涂观念,认为自己出身于贫农家庭,父亲在抗日战爭初期就参加革命,是个老共产党员;母亲是贫苦农民  相似文献   

18.
赵家祥 《河北学刊》2003,23(4):189-19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展开过热烈的讨论 ,在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思想的同时 ,也在不少方面误解或误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笔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否提出了在落后国家首先发生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思想、马克思在“跨越”问题上早年思想和晚年思想是否相互矛盾、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否在“跨越”思想上相互对立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否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证实等四个方面的冷静反思 ,得出了与不少学者不同的结论 ,意在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跨越”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前言 1961年9月26日,茅盾同志在回答笔者问时写道:‘钱杏邨说的《文学导报》上的对于‘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文章,署名为‘石萌’或‘石崩’者,我自己记不起来了。当时我写过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论文,但究在何处发表,用何笔名,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可能就是‘石萌’或‘石崩’的,也可能不是。我用笔名也是随手拈来,用过即不再用,因而也不能肯定我是否用过‘石萌’、‘石崩’的笔名。原因是我从来不写日记,也不把自己的杂  相似文献   

20.
一、愈学就愈覚得自己急需要改造我生在一个贫农的家庭,父母亲抗战前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家庭给了我一些好的影响。在学校里,我总是按着父母的教导:“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干起来也觉得滿愉快滿热情的。一九五六年,我加入了共青团,在学校里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就是这样,我顺利地由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至于“思想要改造”,仿佛从来也沒想过。考入山大以后就下定决心:大学的五年要好好干!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在这个时候,母校党组织来信鼓励我爭取入党,并且提醒我说:“你的出身好,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