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位于拉萨市老城区内的唯一一座尼姑寺--仓宫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就仓宫寺的历史沿革及当前寺庙的组织形式、经济状况、学习生活和宗教仪轨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老一点的拉萨人都知道,有一首民谣,道出了拉萨及其周围三座尼姑寺的特点: 米钦日的尼姑, 在悬崖顶上修行; 嘎丽寺的尼姑; 在深山沟里放牧; 仓宫寺的尼姑; 既有宗教,又有世俗生活。 仓宫寺我比较熟悉,米钦日山也爬上去过。只有嘎丽尼姑寺,一直无缘观瞻。寺庙坐落在拉萨最北面的大山里面,离城特别远,交通更是不方便,听说里面芳草鲜美,花开遍地,幽静而美丽,尼姑们在山水中自得其乐,有点世外仙境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庄严 《民族论坛》2005,(7):50-52
2005年6月1日,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皇后”常香玉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常香玉的逝世如同一出精彩的戏剧落下帷幕,兰香一缕成追忆,留给大家的是无尽的追忆和哀伤。常香玉曾在生命快要走到终点的时候,亲手给小女儿常如玉留下两张纸条,一张是“五毛好女儿,忍下再想有好处”——妈妈希望她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另一张写着“戏比天大”——常如玉深知,这四个字是妈妈一生的追求和原则,妈妈把这四个字留给她,是对她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好苗子不肯学豫剧现已年近半百的常如玉小名小五,又叫五毛。她从小嗓音洪亮,化妆特别漂亮,悟性极高,在学戏…  相似文献   

4.
偷渡大姐大     
蛇头之“母” 程翠萍看上去豪不神奇,只是一个粗壮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妇女。她在纽约唐人街上卖了13年的布和小吃。那里的人们常常能看到她在大街上,硬把行人拉进自己的布店里。到了中午时分,她会在一家福建菜馆里切菜、洗菜,等着客人上门。 就这么个平常女子,在很多人眼中却是“恩人”,施舍给他们怜悯和未来。这些追随者们都叫她“萍大姐”,因为在暗地里,她是一个国际性偷渡网络的头目,积敛了4000多万美元的横财。多年来,人们对她望而生畏,叫她“蛇头之母”。偷渡者的偷渡组织 程翠萍曾经也是个充满梦想的偷渡者。她…  相似文献   

5.
格鲁派在创立后的五百余年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学经制度,其中以著名的六大寺院最为典型,成为所有格鲁派寺院的楷模,是藏族地区寺院教育的最高学府。一座寺院犹如一所大学,其中设有专门授习显宗和密宗的显宗学院和密宗学院,授习天文历算的时轮学院和授习医药学的宗学学院.所以,我们对六大寺院的学经制度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对整个格鲁派的寺院教育就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一、格鲁派寺院的组织机构 格鲁派寺院的组织机构大同小异。拉萨三大寺的组织机构分拉吉、札仓、康村三级管理。拉吉是由各札仓堪布、堪苏(卸任堪布)组成的磋钦会议厅,是全寺的最高管理机构,推选德高望重的高僧充任总堪布(法台),执掌全寺。总堪布之下有磋钦吉索(总管)、磋钦协敖(总法官,又称大铁棒喇嘛)、磋钦翁则(总引经师)等几个重要僧职人员,分掌全寺财务、僧众纪律、僧众诵经等事宜,对外代表全寺。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放牧员萨木扣,在旧社会是一个贫苦牧民的女儿,从小就死了母亲,九岁上给牧主放羊,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她十三岁那年,因为生活不下去,舅父领着她从青海逃难到甘肃张掖平山湖来,还是给牧主牧放骆驼,整天挨打受骂不得温饱。一九四九年,这个十五岁的少女,带着  相似文献   

7.
李彪 《民族论坛》2004,(8):23-25
家住宜章县莽山中学的赵长军夫妇,其女儿江梦南在半岁时经历一次持续20多天的高烧,造成听力完全丧失。赵长军和妻子江文革倾其家产,带着女儿四处就医,就连中国耳科的权威,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耳科主任顾瑞都下同样的结论:像她这种极度耳聋,目前世界范围内无法解决。然而,他们夫妇俩没有放弃过对女儿的救治,坚持走家庭康复之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让他们的女儿学会了说话,进入了正常人的学校。因成绩优秀,女儿还跳了级。 (一)1993 年5 月,江文革刚刚半岁的女儿突然发高烧到41度,她和丈夫赵长军带着女儿到诊所打了两天针,却没什么作用。两天后,…  相似文献   

8.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他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他的造化。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护…  相似文献   

9.
旦增遵珠  泽拥 《民族学刊》2011,2(4):40-47,93
"夺多"(破戒僧)是藏传佛教寺院里独特又十分重要的一个群体,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历史事务中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寺院组织的微观参与者。但长期以来这个群体较少受到学界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以色拉寺的"夺多"为研究对象,从"夺多"的特质、其存在的原因、其所形成的"陀仓"组织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以此作为"夺多"研究之一瞥,为今后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做一铺垫。  相似文献   

10.
国家内贸部部长陈邦柱多次赞扬她:不简单!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听了她的故事,伸出大拇指,说:不简单哟!三十年时间,她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无悔地献给了革命老区;一万个日日夜夜,她把自己的精力和汗水献给了少数民族人民。巍巍天子山,滔滔法水河,都在诉说一个平江女儿的故事。她就是桑植县民族贸易局局长方美林。好女儿到湘西去方美林出生在平江县长寿镇。在长寿镇小学、在岳阳中学、在省财政学校,她都被尊为校花。学习,她是尖子;唱歌跳舞,她是领衔。1966年9月毕业,她本来可以分到省城,坐机关,享清福。在分配表上,她主动填报…  相似文献   

11.
黄勇 《中国藏学》2003,(3):71-86
阿尼仓空寺系拉萨著名的尼姑寺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文献对该寺的护法神、度母、药师佛、胜乐金刚上师、尊胜佛母、十六罗汉、大威德金刚、瑜伽母、东夏等仪轨的供品形制和意义 ,年朵及相关供品形制和意义、朵玛聂决及相关供物形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勇 《中国藏学》2003,(4):54-67
阿尼仓空寺系拉萨著名的尼姑寺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文献对该寺的护法神、度母、药师佛、胜乐金刚上师、尊胜佛母、十六罗汉、大威德金刚、瑜伽母、东夏等仪轨的供品形制和意义 ,年朵及相关供品形制和意义、朵玛聂决及相关供物形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的原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两年前又从美国回来了。不过如今她的位置,已是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想当年,郎平回来的唯一目的,或者说是她的愿望,是帮助渐入低谷的中国女排重振雄风。 是郎平在国外不如意、不安逸吗?她在美国曾主修热门的体育管理专业,学业有成,而且还受聘执教一个大学生排球队,待遇优厚。并且她的丈夫和女儿,也都在美国。  相似文献   

14.
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对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地区来说,不能不对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起足够的注意。特别象青海这样的省份,五个世居民族全部是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在这些民族中长期传播流行的结果,在历史上形成过比较雄厚的寺院经济,寺院占有土地,拥有一定数量的房产、牲畜、园林等。有的寺院在封建统治阶级的  相似文献   

15.
弱女铁肩,挑起家庭一座山 时光回溯到二十年前耶个风雪交加的寒冬之夜。在白河东岸的新野县五星乡台庄村的两竟破瓦房里,一位饱受病魔之苦的中年妇女,正一步步走向她人生的终点。昏黄摇曳的煤油灯下,她半睁着浑浊的泪眼,伸出骨瘦如柴的双手,抚摸着女儿满是泪水的面颊,断断续续地说:“雪荣,叫个弟……弟,全靠你……你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带着她无限的牵挂,留下她最后的嘱托,永远地去了。在她的身后,撇下了哭成一片的五个儿女:20岁的大女儿台雪荣,10岁的大儿子台雪城、刚上小学的二儿  相似文献   

16.
1997年9月,沈阳的天气仍有些闷热。可我的心却已飘到了沈阳市起重机设备厂一间13平米的小屋。那里住着本文的主人公翟桂芬和在她背上生活了整整8年的女儿胖娃。感动我的,也许是翟桂芬和女儿胖娃那乐观和面对困境的坚强,抑或是一位平凡母亲那伟大的母爱……她发誓,要在艰辛历程中为女儿创造一个奇迹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日子——1989年10  相似文献   

17.
当你来到普米村寨,不管去到谁家作客,在他家主火塘正后方的神龛中,都供立着一块刻画着古拙而原始图案的石块,这就是普米族火崇拜的标志——“仲巴拉”。 “仲巴拉”,也叫“阿鲁詹巴喇”,系普米族语,汉译为火祖母或始祖母之意。不仅普米族视她为吉祥、幸福之神,摩梭人也把她尊为吉祥的祖母神。其图案的意蕴,是普米族民族史和宗教史的凝汇。画面正下方,是一朵盛开的红色莲花,是普米族传说中人类诞生的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内蒙古西部重要寺院阿拉善南寺的创建者和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tshangs dbyangs rgya mtsho)传》的作者阿旺多尔济(ngag dbang rdo rje)的生平事迹作了较为系统的叙述。作者从比较多的蒙、藏、汉文献中找出有关阿旺多尔济的零散记载,把它们按年代顺序整理汇编,从而比较完整地描述了 他一生中的重要活动。这对研究六世达赖喇嘛和《仓央嘉措传》一书及其作者,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角镜     
目前国内达赖家族已有41人。他们与普通拉萨市民一样,虽然不很富裕,但都生活得安定。拉姆才旦,达赖的堂弟,54岁。现任拉萨市民政局社会救济科科长。达赖的亲侄子、47岁的索朗群培是西藏话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师。达赖的表妹格桑卓玛,今年43岁,是拉萨市城关区政协常委,同时还是自治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达赖的姐姐的女儿次仁吉姆,一家五口住在达赖喇嘛当年封给她母亲的那块土地上——拉萨市郊的玛区。次仁吉姆今年  相似文献   

20.
藏传天文历算学是世界重要天文历算传统之一。藏传天文历算自17世纪后的重要传承机构有寺院系统的丁科尔扎仓(dus’khor grwa tshang时轮学院)②和噶厦官办机构曼孜康(sman rtsiskhang,医算院)等,其中安多地区,自18世纪初伊始由格鲁派诸大寺先后建立了诸多丁科尔扎仓,而拉卜楞大寺丁科尔扎仓是整个藏蒙地区延续至今教习制度完备、典籍收藏丰富、人才辈出的最重要的传承机构之一。本文以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系统考察和梳理了拉卜楞寺丁科尔扎仓为主的该地的藏传天文历算学的传承历史、研习制度、修习内容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