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评估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32例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3.5岁.骨折采用Se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Ⅳ型6例,V型7例,Ⅵ型1例.本组术前骨密度测量(DEXA)值为:0.55~0.82 g/cm2,平均0.71±0.18 g/cm2,提示本组存在骨质疏松.采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平台塌陷较重者予Wright人工骨粒植入.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同时予鲑鱼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1~3个疗程.结果 本组平台塌陷均满意复位,术后无骨筋膜室综合症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8%.随访1~4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台复位无丢失.结论 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近期疗效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可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同时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症常见的有峡部裂型及腰部退变型。目前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1996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在老年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chatzberⅠ~Ⅳ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复位术,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优良率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与观察者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15.21vs16.05(P=0.121),术后6月、12月随访时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3.82vs21.67(P=0.021),26.17vs23.05(P=0.006);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P=0.029。结论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有助于术后回复,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Ⅳ型骨折采用肱骨头置换及锁定钢板固定的疗效对比,指导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我科2012年至2016年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及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的63例肱骨近端粉碎(NeerⅢ型、Ⅳ型)骨折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周、12周)Neer评分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月、9月、12月)Neer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骨头置换术优良率为82.7%,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5.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发生骨折移位后畸形愈合1例,患者耐受良好,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头置换组发生腋神经损伤1例,术后经消肿及营养神经等药物应用4月后康复。发生脑血管意外1例,转神经内科治疗。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早期临床效果,锁定接骨板固定术远期效果相对优于置换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索支气管哮喘Ⅰ号和支气管哮喘Ⅱ号(下称哮喘Ⅰ号、哮喘Ⅱ号)的临床疗效及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机理。方法严格按照中华医学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来选择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2006年至2008年为第一组,单用哮喘Ⅰ号治疗,2007年至2009年为第二组,采用哮喘Ⅰ号和哮喘Ⅱ号联合治疗。通过症状体征、嗜酸细胞计数、IgE、X线等项的临床观察,详细记录,准确统计,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Ⅰ号的有效率分别为:夏季型哮喘100%,冬季型哮喘95%,常年型哮喘88.24%,常年型哮喘的治愈率为47.05%。哮喘Ⅰ号和哮喘Ⅱ号联合应用,对三种类型的哮喘有效率为100%,常年型哮喘的治愈率高达57.14%,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有效率差别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哮喘Ⅱ号具有选材严谨、配方科学、用量适应、中西药结合、优势互补、服法简单特点,适合个体化治疗,疗效独特,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深得哮喘患者的信赖,其疗效远远超过了哮喘Ⅰ号。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全部患者均为2016年4月8日—2017年4月8日雅安市石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手部骨折),把患者分为2组(抽签)各48例,分别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以及常规石膏固定(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7. 79±6. 28、37. 65±6. 14) 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4. 83±3. 22、38. 74±5. 62) m L以及愈合时间分别为(6. 71±1. 34、8. 08±1. 97)周,对比均差异显著(P 0. 05); 2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 83%与75. 00%,对比差异显著(P 0. 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17%与29. 17%,对比差异显著(P 0. 05),说明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如海 《山西老年》2010,(12):55-55
骨折后,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阿新兰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对短蛸(Octopus ocellatus)消化系统各器官中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将粘液细胞分为红色(Ⅰ)、蓝色(Ⅱ)、紫红色(Ⅲ)和蓝紫色(Ⅳ)4种类型.短蛸口膜、口球、胃盲囊、肠、直肠、肛门侧瓣、前唾液腺和后唾液腺均有粘液细胞分布,而食道、嗉囊、胃和肝胰脏没有粘液细胞分布.口膜外上皮内粘液细胞较多,多为Ⅱ型;口球中副舌腺内含大量粘液细胞,多为Ⅱ型.胃盲囊侧褶基部粘液细胞较多,其中Ⅰ型最多,Ⅱ型次之,Ⅲ型和Ⅳ型很少;侧褶中部小褶上的粘液细胞全为Ⅱ型;侧褶游离端粘液细胞全为Ⅰ型.肠、直肠和肛门侧瓣粘膜上皮内均有大量粘液细胞,多为Ⅱ型.前、后唾液腺内均存在大量粘液细胞,其中前唾液腺中多为Ⅰ型和Ⅲ型,后唾液腺中Ⅳ型最多,Ⅱ型次之,Ⅰ型和Ⅲ型较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类骨折常合并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和/或其他系统脏器损伤,临床处理困难,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1].组合式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特点和严重粉碎胫腓骨骨折治疗需要的外固定器材,具有立体弹性固定、操作简单、便于观察处理伤口、能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特点[2].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6月共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的胫腓骨骨折29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椎体加强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04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为52~76岁,平均62.5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1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6例,腰椎退行性侧凸4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减压、融合节段和方法,采用PMMA骨水泥强化的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矫形.采用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术后影像学资料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6.5个月.患者腰痛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X线片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的松动或脱出,椎弓根螺钉周围未发现有透亮线出现.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46±2.24减至3.15±1.47(P<0.01),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24±2.32减至2.11±0.84(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3.15±5.72下降至15.41±16.42(P<0.01).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16例次,未造成机体残余损害.结论 对于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应用PMMA行椎体加强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增强螺钉的稳定性,防止螺钉的松动或脱出,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和保持.  相似文献   

12.
收集自1999年8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36例四肢长骨骨折及若干例关节融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病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髓外固定系统与髓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髓外固定组与髓内固定组,髓外固定组患者予以动力髋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髓内固定组患者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60.81±18.32分钟与113.28±16.47ml,明显低于髓外固定组患者;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髓外固定组患者,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髓外固定系统相比,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行髓内固定系统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速离心方法以及DNasel、RNase消化法制备并纯化了黄鳝(monoplerus albus)肝脏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的鉴定,采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黄鳝mtDNA进行了分析.黄鳝种内存在广泛的mtDNA多态性(Polymorphism).BglⅡ、XbaⅠ、XhoⅠ在mtDNA分子上均只有1个切点.经EcoRⅠ、PstⅠ、BamHⅠ酶切mtDNA都出现2种酶切类型,Ⅰ型各具2、4、1个片段,Ⅱ型各具1、1、3片段.BglⅠ、HindⅢ酶解后亦出现2种酶切类型,切点总数分别为11、7个.黄鳝mtDNA分子量为10.05×10~6d,大小约为16.27Kb.  相似文献   

15.
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可移位成为内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出血、脱出、瘙痒等.我院采用普济痔疮栓治疗内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对12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经随访7~15个月均骨折愈合,髋、膝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生再骨折。结论锁定钢板较传统方式固定能更方便有效地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骨基质和矿物盐比值不变,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正常荷载功能受损,骨脆性增加的一种疾病,可伴有骨疼、驼背且易发生骨折。原发性骨质疏松可分为二型:Ⅰ型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Ⅱ型称老人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nterTan系统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更少(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比对照组70.00%的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大李 《山西老年》2011,(6):58-58
骨折后关节僵硬是四肢及其周围组织创伤或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关节外发生纤维性粘连、关节囊及周围肌挛缩。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关节强直,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甚至造成终身残疾。早期正确的整复、局部有效的固定、恰当的功能锻炼、合理应用药物,是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也是预防关节僵硬的根本方法,尤其是恰当的功能锻炼,能够推动气血流通,促进去淤生新,是目前加速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防治关节僵硬最理想的方法。因为任何治疗都无法代替自主锻炼而只能促进或辅助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牛膝醇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骨转换和骨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背侧切口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分为去卵巢组,牛膝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雌激素对照组,另设一假手术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治疗药物,12w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胫骨和腰椎的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骨转换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肌酐比值(NTx/Cr)进行测定,并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去势后骨密度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骨转换指标有较大变化.牛膝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可使去势大鼠骨密度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显著提高,改善骨转换指标的变化,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牛膝醇提取物能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