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英语名词词义语法化是指具有实在意义的英语名词逐渐虚化为表语法意义或功能的名词或语素的过程。隐喻、转喻和主观化在英语名词词义语法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语法化的主要方式。另外,英语名词词义语法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产生新义、发生转义以及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相似文献   

2.
宋德生 《云梦学刊》2010,31(2):147-149
从线性结构看,汉语是十足的左分支结构语言,其名词修饰语具有“显性的前置优势”。由于后置定语的存在,英语向右扩展明显.但从作为语法单位的名词修饰语出现的频率和语法理论来分析,前置也占优势。这种前置因为零冠词的使用和修饰语的后置及其对前置修饰语的包孕常常被忽略了,是为“隐性的前置优势”。名词修饰语的前置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一种优势语序。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汉语中,人称代词或指人指物名词可以直接做处所宾语。而到现代汉语中,它们后面要加上“这里”“这儿”“那里”“那儿”,才能构成处所词语做处所宾语。本文追溯了从先秦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这一历时演变,从中可以窥见汉语语法格局各个部分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蒋翃遐  师彦灵 《兰州学刊》2002,(3):69-70,55
一、英汉在造句方面的差异1.词类选择上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类选择上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汉语多用动词表示动作 ,而英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则多而灵活。汉语动词丰富 ,因此中国人很擅长使用动词 ,句子往往以动词为主 ,如“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等等 ,一个短语或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的情况在汉语中随处可见。英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很多 ,如用名词、介词等。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 ,在英语写作中 ,学生不由自主地大量使用动词 ,造出了许多虽然符合英语语法结构要求 ,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Familieslivingupsta…  相似文献   

5.
每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街头的广告词中、在我们的英语报刊中、甚至于在政府报告的英译文本中,各种带有赘词或冗句的英译文随处可见。下面我们对这些须“减肥”的汉译英译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类剖析。一、汉译英译文中包括了重复或不必要的名词、动词等汉语和英语对名词、动词的用法不同,所以对重复强调的用法也不一样。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而英语则较多地用代词或省略来表达。另外,由于汉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行文用字宜双不宜单的习惯和四六骈体的传统,因而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构成了广泛使用形式整齐、字词对称…  相似文献   

6.
名词的数(Number)和主谓一致(Concord)是英语语法体系中两个重要的语法范畴。然而汉语语法体系中根本就没有这两个语法范畴,也就给我们学英语带来极大的困难,往往受母语的影响乱用名词的数,也不管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数是否一致。 谈到名词的数当然就要涉及到单数(singularity),复数(plurality),可数名词(count nouns)和不可数名词(noncount nouns)等概念。可数名词的复数是通过字形的曲折变化来体现的,即在名词单数形式后附着表示复数概念的词位(morpheme)“-s”,由于受字形结构的影响,该词位附着于名词形式时有一些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7.
零冠词,是指名词前面没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并且在语义上也不要使用其他限定词的一种语法形式.由于汉语中不讲限定词,所以,中国学生在英语造句时经常会漏掉或误用限定词,给英语表达带来许多不便.本文将对零冠词和后位限定词的词序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该用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汉俄名词、形容词比较研究沈燕刘小南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汉语属于依靠词序或虚词表示语法关系的“孤立语”;俄语则属于词的本身有形态变化的“屈折语”。汉语和俄语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尽管汉语和俄语的发展方向不同,但是汉...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汉语中,一个主谓结构是句子还是词组,取决于主语的有定无定。名词主语无定时,主谓结构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功能上,都等于一个谓词性成分。因此,主语无定的主谓结构也就是主谓词组。相应地,主语有定时,主谓结构就是句子。句子和词组这两级语法单位典型地体现出汉语意合语法的本质特点,同时也说明了汉语“名词重点”说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英语作文的病句入手,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的结构特点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话题-说明”为主轴的语义语法更能概括出汉语的基本特点,而英语是以“主语-谓语”为基本结构的形态语法。明了英、汉语结构的这种基本差异,对于学生写好英语作文会有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建构了自己的元语言系统,充分体现了马建忠对建立汉语语法学和开创中国语言对比研究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马氏的模仿不是机械的,而是部分地继承了中国古代语法学说,结合汉语的实际,将西方的语法理论运用于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突显了汉语的“字”不同于英语的“词”,用“字类”替代了西方语法学中的“词类”;马建忠的“实字虚用”和“虚字实用”,直指“汉语实词不可分类”的事实;在字类中专设“助字”,体现了汉语助词与英语虚词的不同功能;“句读”及省、顿、次、式等概念,“为华文所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章学与现代“篇章学”的有机结合.马建忠较为成功地建构了汉语的语法体系,体现了“体用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用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是比较特殊且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它一般是被看作表示判断的动词,所以,过去有不少语法论著认为“是”字句就是典型的判断句,它的宾语或补语一定是个名词性的成分。但是,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复杂的,实际语言的复杂性带来了词的复杂性。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是”除了作动词外,还可以作副词、形容词、连词或代词等;“是”的后边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本文拟从几个方面谈谈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其具体的用法。 需要说明的是:“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如“于是”、“但是”、“可是”、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分别是偏重形合和意合的语言。受时间一维性原则的制约,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在某一时间位置如果有多个动词表达相关动作(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就只有一个动词(并列动词除外)具有时体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其他动词则通过名词化或非限定形式来消除与时间信息相关的句法特征;汉语的动词在句法上也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研究发现英汉语中的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的对立在本质上相同,在句法表现上不同。此外,对比分析了英语动词名词化过程的连续统和汉语名动词的相似点,更好地揭示英语-ing分词、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的本质和汉语名动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语法与文章     
前 言 一提到语法,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名词动词,单句复句,单句成分和复句层次等。我们不否认,这是语法。但我们还要说,这不是语法的全部。我们在这里说的题目是“语法与文章”,要在文章中研究语法,用语法分析文章,把语法与文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这样做是否太牵强了呢?不是。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语言结构规律。文章呢?文章是各级语言结构的有机组合。张寿康先生在《文章学说略》中说,“汉语是组装型的”,文章是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  相似文献   

15.
黄颖 《南方论刊》2007,(7):104-104,53
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法则,英汉语法中绝对相同或完全相同的语法现象几乎是没有的,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感到非常困难,他们往往会用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16.
“性”(GENDER)是某些语言(LANGUAGE)的名词(NOUN)的分类,属于语言学(LINGUISTICS)的概念,不属于生物学(BIOLOGY)的概念.在各式各样的教科书和很多专著中都讨论了英语名词的“性”这一语法范畴.有的书把英语名词按其性别分为阴性、阳性、中性和通性.那么英语名词的“性”到底怎么样呢?我们知道,在不同的语言中,名词语法范畴(Category of Grammar)的“性”的作用是不同的.法语(French)里边有两个性 即阳性(如Le Liure—书)和阴性(如La table—桌子);德语(German)里有三个性,即中性(如das madchen—女孩)、阳性(如der tisch—桌子)和阴性(如die hand—手).这两种语言的性都是用冠词(Article)来表示的,而名词本身并不表示性.而俄语(Russian)名词的性则是用词语  相似文献   

17.
再谈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3,16(2):56-58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一种修饰性的从句 ,其主要功能是作名词或代词的后置定语。然而 ,它有时又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翻译定语从句时 ,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发现其与主句的逻辑关系 ,译成汉语的相应结构作名词或代词的修饰语 ,或译成汉语的偏正复句的一个分句或状语 ,或译成汉语的一个独立单句、并列复句的分句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汉语“的时候”进行功能分析,旨在提供一个功能角度解释.“的时候”可以分析为助词“的”与名词“时候”的词语搭配之外,还可能是“的”与“时候”融合成“的时候”,形成一种语法手段;从词汇到语法,意义逐步虚化,体现了词汇与语法的互补.  相似文献   

19.
确定有主句的子系统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主语角度,一是谓语角度。从主语角度看,能作主语的语法单位有代词、名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名词构成的联合词组、同位词组、“的”字词组、数量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等,因为主语一般是传达旧信息的,情况比较简单,因而从这种角度所作的分类对我们提纲挈领地把握汉语无限丰富的句子没有多大的帮助。从谓语角度看,能作谓语的成分有两类,一类是词或词组,二类是传统语法的分句共主语的复句。名正方能言顺,我们可以把谓语属于第一类的句子叫做单谓语句,把谓语属于…  相似文献   

20.
从数量上来说 ,《水浒传》的“些”族词多于现代汉语。从使用频率上来说 ,《水浒传》的“些”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比现代汉语要高 ,使用范围要广。《水浒传》中“形容词 +动词 +些 +名词”中 ,“些”的语义指向形容词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些”一般移至形容词后 ,或用“点”。《水浒传》中“些 +名词”能单独作主语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些 +名词’不作主语 ,常用‘有些 +名词’代替”。《水浒传》中的“些”族词显得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