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学校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地方,而高等学校学报则是直接反映该校人才成长和成果水平的窗口。苏州大学学报的前身东吴大学学报有着悠久的历史,转眼之间已经办刊一个世纪了。其间培养人才、展出成果可谓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创办于1900年,1903年,东吴大学  相似文献   

2.
苏州大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年历史的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加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东吴大学、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和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建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近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圆满完成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合并工作;则加年4月,有88年办学历史的苏州医学院又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  相似文献   

3.
1986年12月6日,东吴大学校友总会在东吴旧址苏州大学成立。来自全国的近五百名东吴大学校友和来宾参加了成立大会,许多美国、香港和台湾以及大陆各地的校友拍来了贺电,寄来了贺信和贺礼。会后,举行了东吴大学校友总会的挂牌仪式。会牌由赵朴初校友书写。在成立大会上,原则通过了《东吴大学校友会总会章程》和校友总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人选的名单。东吴大学创办于1901年,由原博习书院和中西书院合并而成,是国内历史  相似文献   

4.
苏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校。1952年9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系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三校合并而成)、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和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建立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将江苏师范学院改办为苏州大学。从东吴大学建校至今,已有91年的历史。苏州大学前身各院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历尽沧桑,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封建的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对其影响颇深。尽管如此,仍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哺育了一批优秀的爱国者、革命者,在历次爱国民主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学者、专家,其中不乏声望卓著、出类拔萃者。数十年来,遍布在神州大地、大洋彼岸的校友们为祖国的统一富强、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中山先生思想学术研讨会召开潘庆德由逸仙文教基金会和东吴大学发起主办的首次“海峡两岸中山先生思想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月9日-10日在台北中央图书馆举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云...  相似文献   

6.
1904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林传甲先生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黄人先生各自独撰的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文学史》面世了。为纪念“南黄北林”的学术开山之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苏州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文系于苏州大学联袂隆重举办了“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1904-2004)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韩国、港台地区与大陆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的代表近 150 人出席了大会。会议开幕式由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罗时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陈跃红教授代表两院系致开幕词,白伦副校长代表苏州大学致欢迎词,与苏州大学同根同…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的历史追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是创办于1901年的教会大学,在办学上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也是在中国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及开展研究的大学之一.本文力图梳理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脉络,借此探讨社会学依托教会学校从西方入中国后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最早开办的一些大学和一些后来发展为大学的学堂,都曾创办过自己的学报,如《东吴月报》、《北京大学月刊》、《复旦学报》、《北直农话报》、《约翰声》等。其中,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于1906年创办的《东吴月报》是中国创刊最早的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号《学桴》发刊词申明该刊为东吴大学堂所刊发之杂志,定为月刊,并确定了学术性宗旨。创刊时期的东吴大学学报自然不很成熟,但为后来的学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龙协涛:《〈学桴〉领航,百舸争流——学报诞生百年感言》一文指出:100年前,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一本取名有深刻含义的杂志《学桴》诞生了。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应特别  相似文献   

10.
100年前,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一本取名有深刻含义的杂志《学桴》诞生了.桴者,船也.一艘学术航船扬帆鼓浪从这里出发,揭开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大学创办学术杂志的序幕.在中国大学学报走过的100年的发展历史中,有四个事实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东吴大学的创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吴大学创办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晚清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美国监理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和创办教育事业,是东吴大学创建的历史条件。东吴大学的创办酝酿于1899年,决策于1900年5月,1900年冬制定校董会章程、建立校董会和选举校长,1901年3月正式开办,1901年6月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以1900年或1901年为东吴大学创办的时间各有所据,而以1901年3月为最妥。  相似文献   

12.
肖姗  下史宣 《金陵瞭望》2011,(16):86-87
煤炭港22号:中共南京铁路地下党支部旧址。1945年12月.中共南京市地下工委为了更好地领导铁路工人运动.决定成立中共南京铁路下关车站支部.支部书记先后由原地下党市工委交通员马文林、马续善担任。煤炭港22号唐绍泉的家就成为地下党秘密活动地点。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马续善、唐绍泉等同志先后被捕。南京铁路地下党遭到全面破坏.1982年12月2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追认唐绍泉等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13.
侨讯乡情     
《华人时刊》2006,(7):82-82
美籍华人唐仲英捐建的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落成 5月18日,由美国唐氏工业公司董事长、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捐建的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新校区举行了落成仪式。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市委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省作协、苏州大学、苏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陆文夫作品学术讨论会于三月二日至六日在苏州召开。这次会议,在筹备和召开期间,得到了苏州市委、吴县县委和苏州大学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致使大会胜利召开,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圆满闭幕。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报刊总编和编辑等共66人。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范伯群副教授作了中心发言。大家在认真探讨了  相似文献   

15.
旧中国的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它的早期校史,在一些文章、专著与辞书里,均有涉及或介绍。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一书说:“七十年代传教士开设的学校有,监理会于一八七○年在苏州的存养书院”;又说:“一八八一年林乐知在上海开办的中西书院,后来形成了东吴大学”;还说:“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一年建校,由苏州博习书院、上海中西书院、苏州中西书院等合并组成,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开办”。《辞海》三卷本上册说:“东吴大学,美国基督教会在旧中国办的大学。校址在苏州、上海两地。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美国监理公会设中西书院于上海,一八九七年又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合为东吴大学”。滕亚屏同志在《旧中国的教会大学》一文中说:“一八九七年,美国监理会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改为东吴大学”。那末,苏州东吴大学的建校经过如何?苏州存  相似文献   

16.
1906年6月,今苏州大学的前身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大学学报《学桴》(又名《东吴月报》),所以2006年6月是《苏州大学学报》创刊百年的华诞,也是我国学报界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桴》的创刊号,今已只存孤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弥足珍贵。其封面是一幅国画:翻滚的波涛上一叶扁舟,桅杆上挂着阔大的风帆,“学桴”两个大字占满帆页;桅杆顶上系一面小旗,翻飞出“东吴月报”四字;上空两三朵祥云,云中间有“壹期”二字。“学桴”的封面,使人想到孔夫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当是《学桴》名字的来由。而“学桴”从字面与画面上看,…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苏州大学前身之一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创办人、原江苏师院名誉教授唐文治先生,我校于1985年11月9日至10日举行了唐文治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唐先生的学生参加了讨论会。原无锡国专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给讨论会发来贺电,江苏省高教局、省社联也发来了贺信。因病因事不能到会,来信、电致贺的还有唐先生的学生或无锡国专的校友赵祖康、钱伟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声名洋溢之上庠,无不具有源远流长之文化学术传统,域外如牛津、剑桥,禹域如北大、清华皆是也。苏州大学,今日矗立于东南之上庠也。其前身之大学非一,而东吴大学建校为最先。远在曼殊朝光绪辛丑前,即已建立,辛丑岁即正名为东吴大学堂,为余降生前八载,迄今约百年矣。苏大文学院今日之成就辉煌,后海先河,溯源自当上及东吴建校之初矣。东吴建校,即聘我乡黄人摩西为文学总教习,犹今世之主任也。与摩西同时任教者,馀杭、章炳麟太炎、吴县吴梅瞿安、常熟金叔远鹤冲,俱当时学林巨子,各有不朽之著述传世。黄人,原名振元,中岁改名人,慕韩、摩西…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主办、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四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定于2012年10月24—28日(24日报到)在苏州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八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在抗战初期即沦陷的江南地区人民首当其冲,他们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关系民族存亡的拚死搏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东吴大学的师生,同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爱国主义立场,以民族大义为重,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守教育阵地,为抗日救国,为培育人才,作出了贡献。东吴大学历史悠久,早于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今卫理公会)在苏州博习书院旧址开办,是解放前美国基督教会在我国开办的13所教会大学之一。东吴大学分设文、理、法三个学院。抗战爆发前,文、理学院在苏州,法学院在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