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 ,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增值税制度 ,对企业的盈利有了更加合理的赋税比重。当然 ,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下面 ,就我国增值税的确认与本人看法简单阐述如下 :一、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应纳增值税额根据增值税有关规定 ,企业应纳增值税额的确认选择了购进扣税法。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确认销项税额是按企业的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来的。销项税额的确认与企业销售额的实现联系在一起 ,进项税额的确认是依据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所负担的增值税额 ,具体操作是企业凭取得注明增值… 相似文献
2.
3.
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对照新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发现统计工作中存在统计教材未及时修订、上报时间不配套、数据采集准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建议统计报送期限应该考虑现实可行性、在一般纳税人中建立异地分支机构、考虑规模以上界定的标准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建设贷款中财政贴息资金的会计处理与《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所规定的与资产相关的财政贴息会计处理方式不同,这给财务人员实务操作带来了困惑。本文对两项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选择建议,对会计实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关于《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2001]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中关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占用资金的会计处理是这样规定的: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以支付资金使用费的形式占用上市公 相似文献
6.
7.
一、股权投资差额及其产生的原因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 ,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的产生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 )从证券市场购入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 ,购买价格高于或低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保证完成各项计划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政府收资分类改革方案》的出台,2007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也进行了部分调整, 相似文献
9.
10.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 ,不仅以有形资产计量和报告为重心的传统会计规则的运用 ,而且也冲击了以某一具体企业为中心的传统会计计量和报告模式。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必然带来传统产权结构关系的变化 ,使之成为将来会计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位问题,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的性质、目标和原则,也关系到其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本文拟从事业单位会计的性质、特征、地位等方面做一些研究,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会计在整个会计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应发挥的效应。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属性事业单位会计属预算会计体系,用于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业务资金,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它们从事各种业务活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与非企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方面的职能,是否具…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目前会计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令人担忧,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会计具有监督的职能,这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被广为认同、接受.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纳税筹划主要是指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导向,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合理的事前筹划和安排,取得“节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5.
统计学是20世纪最有成就的学科之一,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最重要的分支。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进一步认清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经济类统计学专业的办学模式,对于我国未来统计科学的发展和统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学界同人批评指正。 一、是社会科学还是理学?——对经济统计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恐怕没有一门学科象统计学这样,在诞生和形成数百年之后,人们仍然在为该学科的性质和内容而争论不休。从学术发展史看,统计学这一术语是17世纪中叶,由德国的“…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对纳税的影响及其会计处理,有不同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企业实际操作的计税问题和销货收入的确认问题,关系到企业损益的确定和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本文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认识“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实质“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非销售发出货物而“视同销售货物”纳税的行为。包括:(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相似文献
17.
18.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其定量测算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42年,丁伯根(Timber-gen.Jan)首次利用生产函数配合时间序列资料测算技术进步。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l。w.R。bert)又进一步提出了测算技术进步的“余值法”,他是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中推导出一个生产函数的增大速度方程,然后通过检验经济资料来测算技术进步的。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提出了“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广义的技术水平的衡量。之后经济学家丹尼森又在库兹涅茨的基础上,进行了经济增长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要求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会计计量主要解决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的问题,传统会计以货币作计量尺度,但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经济资源中最为活跃,独具主观能动性的资源,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的特征。所以人力资源会计除要用货币计量外,还要合理采用非货币手段来反映,这样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对其计量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1、未来收益折现法。这种方法以职工工资报酬为基础,将企业职工从录用到退休等而停止支付报酬… 相似文献
20.
如何现实有效地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拟从目前农民就业现状入手,探讨一些可能解决问题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